國家核安全局公布中國各大城市輻射環境監測值
據環保部網站消息,環境保護部(國家核安全局)今日發布全國省會城市和部分地級市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站實時連續空氣吸收劑量率監測值,監測結果表明中國輻射環境水平未受到日本核電事故的影響。 環境保護部(國家核安全局)有關負責人今日介紹說,環境保護部(國家核安全局)3月15日16時發布全國省會城市和部分地級市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站實時連續空氣吸收劑量率監測值。該負責人介紹,監測結果匯總圖中綠色曲線代表監測值,藍色柱體代表天然本底水平,綠色曲線均在藍色柱體范圍內。監測結果表明中國輻射環境水平未受到日本核電事故的影響。 中國氣象局:未來三天日本核電站污染對中國無影響 新華網北京3月15日電(記者董峻)世界氣象組織和國際原子能機構北京區域環境緊急響應中心經過專題會商分析認為,未來三天日本核電站核泄漏產生的放射性污染物主要影響區域為日本本州島的中部和北部,對我國沒有影響。 世界氣象組織和國際原子能機構北京區域環境緊......閱讀全文
法國核電站爆炸暫無核輻射外泄危險
法國南部加爾省的一座核電站9月12日中午發生爆炸,造成1人死亡、4人受傷,其中1人傷勢嚴重。法國核安全局證實,爆炸系因位于南部尼姆市附近的馬爾庫爾核廢料處理廠存放輻射廢物的儲間起火引起。但核安全局認為,爆炸不會造成核輻射外泄的危險。 爆炸發生后,法國環保部長莫利塞女士趕往出事地點。她
日本七級核危機對我國有何影響?
圖為核輻射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日本大地震后,福島核電站一直險情不斷,有關核輻射的陰云不僅沒有散去,而且更加濃重。截至4月12日,日本經濟產業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把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泄漏事故等級,由原先確定的5級提升至最高的7級。至此,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泄漏事故與切爾諾
福島核電站險情不斷-核輻射在日本擴散
自11日強震發生以來,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險情不斷。目前,該核電站的6個機組當中,已有4個發生爆炸。核電站泄漏的放射性物質正在日本地區擴散。 共同社于日本當地時間15日23時許稱,無法向福島第一核電站4號機組的核廢料存儲池注水,也沒能掌握水溫和水位。當日上午,該機組
國家核安全局公布中國各大城市輻射環境監測值
據環保部網站消息,環境保護部(國家核安全局)今日發布全國省會城市和部分地級市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站實時連續空氣吸收劑量率監測值,監測結果表明中國輻射環境水平未受到日本核電事故的影響。 環境保護部(國家核安全局)有關負責人今日介紹說,環境保護部(國家核安全局)3月15日16時發布全國省
PNAS:評估福島事件的食品安全問題
雖然福島核泄漏事件已經過去五年了,但帶來的災難性后果不亞于當時地震及海嘯的威脅,尤其是在食品安全這方面,許多地區的人們都擔心核泄漏給周邊環境帶來的危險,如韓國一直全面禁止進口日本福島周邊水產品,美國也禁止部分日本農產品的進口(主要針對部分受核污染區域),同時我國國內也是目前十個日本都縣的農產品食
美將在日部署地面裝置監測輻射-派無人機赴福島
日本政府表示,當地時間15日晨6時10分左右,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反應堆附近傳來爆炸聲。早些時候的報道指出,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反應堆容器出現部分破損,這表明可能導致更為嚴重的核泄漏。據日本NHK電視臺報道,目前,當天風向朝北,風從太平洋吹向日本內陸,估計對日本影響較為嚴重。核污
食品行業需關注日本進口食品輻射水平
近日,日本特大地震導致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核泄漏事故,泄露出的放射性物質在溫帶季風與日本暖流的共同作用下不斷向外擴散,放射性物質可能對周邊及其它地區的水產品與農產品造成影響,日本食品安全形勢面臨潛在的風險。作為預防,部分國家和地區已采取了相應的措施來檢測日本進口產品的輻射水平。我國食品業
中國軍事醫學專家:民眾對核輻射無須過度檢測和防治
日本9級地震、海嘯及隨之引發的核泄漏,使民眾對核輻射的關注度大幅提升。解放軍307醫院核污染檢測中心的專家們今天在北京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日本核泄漏事件對中國影響甚微。民眾應科學客觀地了解核輻射相關知識,無須過度檢測及防治。 隨著從日本返回中國的人員增多,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
德專家說日核泄漏不會對海洋生物造成長期污染
德國負責漁業環境放射污染監測的約翰?海因里希?馮?杜能研究所日前發表公報說,根據切爾諾貝利核事故取得的經驗,從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泄漏的放射性物質不會對魚類等海洋生物造成長期污染。 該研究所根據日本公布的有關數據推測,福島核電站泄漏的放射性污染物近日未出現明顯變
德國專家稱日本核泄漏不會對海洋生物造成長期污染
德國負責漁業環境放射污染監測的約翰·海因里希·馮·杜能研究所日前發表公報說,根據切爾諾貝利核事故取得的經驗,從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泄漏的放射性物質不會對魚類等海洋生物造成長期污染。 該研究所根據日本公布的有關數據推測,福島核電站泄漏的放射性污染物近日未出現明顯變化,其成份包括半衰
研究稱福島核泄漏事故釀史上最嚴重海洋污染
3月22日,日本東京電力公司表示,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3號機組發現冒出黑煙,工作人員已迅速撤離現場。 綜合報道,法國核輻射防護與核安全研究院(IRSN)10月27日稱,因日本福島核事故向太平洋泄漏的放射性元素銫總量達到27.1千兆貝克,釀成了迄今為止最嚴重的一次海洋污染。 但該
日美聯合繪出福島第—核電站核輻射污染地圖
共同社東京5月6日電,有關福島第—核電站事故,日本政府與東京電力公司的聯合應急指揮中心6日公布了由文部科學省和美國能源部根據飛機監測數據繪制的地表附近輻射量污染地圖。地圖顯示,核電站西北30公里范圍以外的大片區域1年累計輻射量可能超過100毫希沃持。 該地圖顯示了4月29日的輻
福島核電站輻射量再次上升-醫護人員遭受核輻射
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道,地震之后,日本福島核電站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 昨天下午和傍晚,第一核電站1號機組接連發生兩次氫氣爆炸,一號機組報廢,三號機組冷卻系統也突然失靈。另外,第二核電站喪失了冷卻功能,一號和二號機組被迫釋放蒸汽減壓。核泄漏危機今天上午又傳出進一步擴大的消息。福
核輻射會不會危及中國-權威專家解答十二大疑問
?3月17日,日本新瀉縣被疏散的災民在接受核輻射檢查。 從3月12日開始,日本大地震所引起的核輻射危機一天比一天引起全球更多人的關注和擔憂。短短幾天之內,福島第一核電站先后發生多次爆炸、起火,日本首相菅直人指出,災難性的核泄漏陰云正籠罩在日
江蘇未現輻射環境異常數據-應急工作升級
根據媒體最新消息,15日上午日本福島核電站2號機反應堆安全殼的壓力抑制池附近傳出爆炸聲,核泄漏擴大。江蘇省輻射環境監測管理站站長陸繼根表示:江蘇未現核輻射環境異常數據,應急工作已升級。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不確定因素增多。我們已經加強了應急工作。一開始我們是啟動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站,現
如何防核輻射
1、什么是放射性 1896年貝克勒爾在研究軸礦的熒光現象時發現軸鹽礦發射出類似X射線的穿透性輻射。兩年之后,法國物理學家居里夫人從軸礦中相繼發現的另外兩個能發射射線的新元素——釙和鐳。居里夫人稱這種能自發釋出射線的性質為放射性。 2、核輻射有哪幾種? 輻射分為兩類。一類是電離輻
核泄漏事故初步確定為4級-造成局部性危害
本文導讀: 13日日本政府初步確定此次核泄漏事故為4級,即造成局部性危害。這個等級有可能會隨著事態的發展而調整。 日本福島郡山居民排隊領取飲用水 13日,日本政府初步確定此次核泄漏事故為4級,即造成“局部性危害”。這個等級有可能會隨著事態的發展而調整。 檢測到兩種放射性物質據
分析認為日本核泄漏近期不會影響我國
【事件】 環境保護部(國家核安全局)3月15日16時發布了全國省會城市和部分地級市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站實時連續空氣吸收劑量率監測值,結果表明,我國輻射環境水平未受到日本核電事故的影響。環境保護部核與輻射安全中心總工程師柴國旱表示,雖然總體上說目前日本的核安全狀
核輻射可致白血病和甲狀腺癌-及時補碘防范輻射
人一年內能接受最高核輻射量就是1000微西弗,已從事30年核輻射防治的湖南省勞衛所(湖南省化學中毒與核輻射醫療救治基地)副所長、核物理專家李植純說,這相當于我們照射一次X光片接受的核輻射量。 “目前,日本核電站爆炸幸虧只是一般化學性爆炸,而不是反應堆的爆炸。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是反應堆的
放射科醫生指導:面對核泄漏-我們如何防護
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部發生里氏九級大地震,隨后福島的核電站發生爆炸,15日福島第一核電站的多個機組出現險情,日本首相菅直人宣布東京監察到輻射超標。截至17日,福島縣發現有67人受到輻射。 核泄漏發生后,放射性物質可通過呼吸吸入、皮膚傷口及消化道吸收進入人體
日本茨城核輻射水平上升-福島核電站繼續注水
3月14日下午,兩名日本仙臺女性在看關于福島核電站報道。報紙頭版寫道《第三號機組也發生氫氣爆炸》。據報道,位于福島縣境內的福島第三核電站發生了氫氣爆炸。 據共同社15日最新消息,據監測,日本茨城當地的核輻射水平上升。 據報道,茨城位于發生爆炸的福島第一核電站和日本首都東京之間。 福島
上海啟動核輻射防護應急預案-專家誡勿盲目服碘
記者3月17日獲悉,針對近日民眾普遍關心的服用穩定性碘的問題,放射防護專家認為,目前中國和上海的輻射水平監測結果表明,日本福島核電站核泄漏事件未對本市造成不良影響,不需要通過服用碘片或加碘鹽等其他含碘食物來預防本次核泄漏事件造成的放射性碘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同時,專家
福島2號機組堆芯恐熔毀-燃料棒空燒系人為失誤
福島第一核電站3號機組內部 核危機再升級?2號機組堆芯可能熔毀 福島第一核電站3號機組昨氫氣爆炸?2號機組反應堆芯曾一度空燒 2號機組 輻射量超標6倍 昨日,福島核電站的情況仍不容樂觀。在11日福島第一核電站1號機組發生氫氣爆炸后,昨日中午當地時間11時01分(北京時間10時01
日本核泄漏呈擴散趨勢-多國采取應對措施
自日本3月11日發生地震和海嘯災難以來,核泄漏危機一直是全球關心的焦點所在。特別是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機組的混凝土豎井近日驚現裂縫導致大量高輻射水直排入海,隨后東電公司又將1.15萬噸核污水排入大海,均招致多方不滿。隨著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地區檢測出不同程度的核輻射,一些國家已經開始采取應對措施,安撫
福島核電站疑發生核裂變-核輻射陰云已籠罩日本
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反應堆可能產生核裂變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今天距離由于福島核電站事故的發生,已經過去半年多。事件的影響隨著時間的推移,本應逐漸平息。然而昨天,本東京電力公司宣布,現已查明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機內的可能出現了放射性元素氙,反應堆內可能存在核裂變。核輻射疑云再度籠罩在日本國土?
福島核電站4號機組爆炸-東京核輻射達20倍
據共同社最新消息,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四號機組當地時間15日中午12時(北京時間15日上午11時)左右發生爆炸。據稱,這是一次與一、二、三號機組類似的氫氣爆炸。日本官房長官枝野幸男15日早些時候在記者會上說,第一核電站的四號機組起火,放射性物質輻射量有所上升。 當地時間15日上午11時,日本
關注日本大地震-核泄漏會給我們帶來什么?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 2011年3月11日,日本發生9.0級大地震,震驚全世界。此次地震最讓人關注和擔心的問題是由地震引發的海嘯、核電站泄漏等次生災難。福島第一核電站1號反應堆發生爆炸后,3號反應堆、2號反應堆和4號反應堆也相繼出現問題,現已發現有一定程度的核泄漏,并已確認有多人受到放射性物質污染。
國際權威機構:日本核泄漏污染物對中國暫無影響
世界氣象組織和國際原子能機構北京區域環境緊急響應中心3月12日22時權威發布,由于中國位于日本國的西部,日本核泄露發生地區近日風向盛行由西向東,其核泄漏放射性污染物未來三天對中國沒有影響。 世界氣象組織和國際原子能機構北京區域環境緊急響應中心,綜合分析最新氣象資料和放射性污染物擴散模式運行
公眾如何防護核輻射
日本地震引發的核泄漏引發了公眾的關注。公眾如何防護?記者采訪了中國疾控中心輻射防護與核安全醫學所所長蘇旭博士。 記者:核電站事故有哪些危險因素?它會通過哪些途徑危害人的健康? 蘇旭:核電站事故在反應堆的堆芯損壞事故中,包含核裂變產物的混合放射性物質會釋放到外部。放射
福島核電站除污作業被指偷工減料-當局展開調查
據日本新華僑報網4日報道,距日本福島核電站發生核泄漏事故已經有近兩年時間。福島第一核電站周邊的核輻射污染處理情況備受人們關注。而近日,負責“核泄漏”事故中受污染地區除污作業的日本相關中標企業,被曝光在除污作業時“偷工減料”嫌疑。日本環境省4日對該企業的除污作業是否符合標準展開調查。 據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