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抗氧化劑不防癌,反促癌
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兒童研究所(CRI)的一個科學家小組獲得的一項發現表明,相比正常細胞,癌細胞從抗氧化劑中受益更多,由此對癌癥患者服用膳食抗氧化劑提出了擔憂。這些研究是在移植人類患者黑色素瘤細胞的特殊小鼠身上完成。以往的研究證實,人類黑色素瘤細胞在這些小鼠體內轉移可以預測出它們在患者體內的轉移情況。 轉移是指癌細胞從原發部位傳播至身體其他部位的過程,轉移導致了大多數癌癥患者死亡。該研究小組發現當給予小鼠抗氧化劑時,癌癥的擴散速度比在未服用抗氧化劑的小鼠體內要快。這項研究在線發布在《自然》(Nature)雜志上。 很早以前人們就知道,癌細胞從身體的一個部位擴散至另一個部位是一個低效率的過程,絕大多數進入到血液中的癌細胞都無法存活。 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兒科遺傳學教授、CRI主任Sean Morrison博士說:“我們發現轉移黑色素瘤細胞經受了極高水平的氧化應激,導致了大多數轉移細胞死亡。喂給小鼠抗氧化劑使得更多......閱讀全文
NEJM:抗氧化劑加速癌癥發展
幾十年來,世界各地有健康意識的人在平常生活中都會吃一些富含抗氧化劑的食物,此外還會購買一些抗氧化劑,人們一直認為這是一條健康長壽之路。隨著“抗氧化劑可以通過保護DNA免受自由基等物質的傷害,從而預防癌癥等疾病”的觀點出現,抗氧化劑迎來了巨大市場。 然而,近來多次抗氧化劑臨床試驗的結果都澆滅了消
Science醫學:抗氧化劑加速癌癥生長
盡管一些人花費了無數的金錢在抗氧化補充劑上想改善她們的健康,許多的研究卻發現這些所謂的靈丹妙藥實際上有可能導致商家宣稱可以預防的疾病惡化。 現在,來自瑞典的一個科學家小組證實,兩種抗氧化劑維生素E和N-乙酰半胱氨酸(NAC)可以促進小鼠體內的肺癌生長。該研究小組還闡明了這一效應的原因。
癌癥細胞可被健康細胞“圍獵”至死
英國研究人員首次發現,有兩個基因在人體自身細胞抗擊癌癥細胞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發表在7月13日《公共科學圖書館·生物學》期刊網絡版上的此項發現,將可能導致出現全新的癌癥研究概念,那就是未來的癌癥療法將通過使人體自身的健康細胞“裝備更為精良”來攻擊癌細胞。 由英國倫敦大學
Nature:細胞程序可控癌癥干細胞
近日,來自懷特黑德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國際雜志Nature上刊登了他們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者表示,在乳腺癌中,癌癥干細胞和正常干細胞往往來自不同的細胞類型,但二者卻利用不同但非常相關的干細胞程序,兩種干細胞程序間的差異或許可以幫助研究者后期開發新型的癌癥治療手段。 致命性腫瘤起始細胞的“種子”會
Nature:抗氧化劑不防癌,反促癌
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兒童研究所(CRI)的一個科學家小組獲得的一項發現表明,相比正常細胞,癌細胞從抗氧化劑中受益更多,由此對癌癥患者服用膳食抗氧化劑提出了擔憂。這些研究是在移植人類患者黑色素瘤細胞的特殊小鼠身上完成。以往的研究證實,人類黑色素瘤細胞在這些小鼠體內轉移可以預測出它們在患者體內的
抗氧化劑:對黑色素瘤有害還是有利?
聯想起“抗氧化劑”,常常與健康、活力等掛鉤。它也被廣泛視為一種阻止織癌癥、抗衰老物質,在很多水果、蔬菜和營養補充劑中存在。然而,在最新一份以患黑色素瘤老鼠為實驗對象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抗氧化劑使得黑色素瘤轉移速度加快了兩倍。 這項研究成果于10月7日發表在《Science Translat
《細胞》特輯:癌癥免疫療法
“Cell Press Selections”是由Cell出版社推出的一份推薦文章集合手冊,主要介紹某個生命科學研究領域最新的進展及突出成果。相關特輯內容包括研究論文,評論性文章以及snapshots,涉及了同一領域的方方面面,更為重要的是這些文章由贊助商贊助,可以免費獲取。 腫瘤發生是一個復
癌癥干細胞的定義
具有“自我復制”(self-renewal)以及“具有多細胞分化”(differentiation)等能力。通常這類的細胞被認為有形成腫瘤,發展成癌癥的潛力,特別是隨著癌癥轉移出去后,產生新型癌癥的來源。在功能實驗中被定義為當移植進免疫缺陷小鼠體內時能形成腫瘤和自我更新的細胞。
成體干細胞和癌癥
近年來,對成體干細胞的概念的接受已經增加。 現在有一個假說,干細胞駐留在許多成人組織,這些獨特的細胞庫不僅負責正常的修復和再生過程,但也被認為是遺傳和表觀遺傳變化的主要目標,最終導致許多異常條件包括癌癥。
MolecularCell:干細胞與癌癥
干細胞在未來的醫學中前景廣闊,但它們也同樣可以是導致疾病的一個原因。當這些自我更新的非特化細胞無法分化為各種細胞類型時,它們可能會啟動無法控制的細胞分裂,導致癌癥發生。 早在數十年前,魏茨曼研究所的科學家就率先證實了癌癥與干細胞錯誤分化之間的聯系。在新的研究中,來自魏茨曼研究所的一個研究小
什么是癌癥干細胞
癌癥病人的干細胞是癌癥病人血液里邊的原始細胞,干細胞是可以抵抗腫瘤、治療癌癥的。臨床上的生物治療,或者說干細胞移植治療是治療癌癥的一個方法,將病人的血液抽出來以后在實驗室進行培養干細胞,讓病人的血液產生更多的干細胞,這樣的干細胞回輸到患者的體內對病人的免疫力提高了,通過這些干細胞來殺滅癌癥細胞,
癌癥干細胞的療法
癌癥干細胞被認為是造成癌癥轉移、復發,或是腫瘤對于化療、放射性療法產生抗性的原因之一。目前針對這個理論,學者希望研究出針對癌癥干細胞的療法,能夠專一性地殺死癌癥干細胞,以降低腫瘤產生抗藥性或是轉移的現象。目前的癌癥療法都是基于動物實驗的結果,目前的認知是只要癌癥療法能將動物身上的腫瘤有效地縮小,就會
癌癥中的NK細胞
NK細胞在防御實體瘤及其擴散方面發揮著核心作用。研究表明,外周血中的NK活性與總體癌癥風險的降低有關,腫瘤浸潤性NK細胞是多種惡性腫瘤的陽性預后標志物。盡管NK細胞對于浸潤腫瘤組織和消除實體瘤的能力較差,但NK細胞可能位于間質外圍,募集樹突狀細胞,這些細胞隨后遷移到次級淋巴器官,在那里它們加速反應性
癌癥免疫細胞療法介紹
由“魏則西事件”,引發的醫療事件讓百度、莆田系、部隊醫院等成為眾矢之的,影響頗廣,其原因是癌癥免疫細胞療法引進和臨床醫學應用的真與假,同時也把癌癥免疫細胞療法這一技術推上了風口浪尖,也使得國內對免疫細胞療法采取了懷疑的態度。近幾年,癌癥的發病率越來越高,癌癥的病發除了外在條件和遺傳因素以外還跟人類自
癌癥干細胞與癌癥治療研討會召開
由中科院上海交叉學科研究中心主辦,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協辦的“癌癥干細胞與癌癥治療研討會”,于7月6日至7日在上海交叉學科研究中心舉行。中科院副院長江綿恒、生物局局長張知彬、上海分院副院長朱志遠、上海生科院院長陳曉亞、副院長李林、上海高等研究院籌建組組長
研究:抗氧化劑會加速癌細胞生長無關天然食品
據卡塔爾半島電視臺網站1月30日報道,瑞典一項在本周三(1月29日)發布的最新研究解決了醫藥界長達數十年的問題:為什么維生素E與β-胡蘿卜素會“使易罹患肺癌人群(如吸煙者)的癌細胞增長速度在癌癥早期加快”,而不是像理論中那樣保護他們免受癌癥的侵擾。 瑞典歌德堡大學生物學家比爾·林達爾是一項
《細胞》雙重磅:揭秘維生素E促肺癌轉移機制!
抗氧化劑可實在是個大明星。 各種養生、保健以及護膚美容產品里,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并且還傳出了具有抗癌的能力。 不過,事與愿違,今年初我們就報道過,抗氧化劑維生素E可不能亂吃,要是沒有相應的基因突變,癌癥風險不降反升。 最近一個瑞典團隊的發現,再次給用于膳食補充的抗氧化劑:維生素E和N-乙酰
找到癌癥干細胞標志蛋白可對癌癥“斬草除根”
治療癌癥如果不把癌癥干細胞徹底清除,癌癥很容易復發和轉移。日本京都大學的研究人員說,他們找到了癌癥干細胞含有的一種標志蛋白,有望對癌細胞做到“斬草除根”。 京都大學消化內科教授千葉勉領導的研究小組在研究中注意到消化道中的一種蛋白質Dclk1,他們分析了罹患大腸癌的實驗鼠,發現含這種蛋白質的
發現癌癥免疫新機理:為何有時巨噬細胞促進癌癥
近年來,人們越來越多地認識到腫瘤微環境中的免疫細胞有助于腫瘤進程,而且更重要的是,腫瘤對治療的反應。為了更好地了解不同免疫細胞類型發揮的特定作用,一組由貝勒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領導的多機構團隊分析了多種小鼠模型的免疫細胞組成和三陰性乳腺癌的臨床數據集。 他們主要針對兩種類型的免疫細胞:中性粒細胞和
Nature:發現緊急造血系統
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兒童醫療中心研究所的科學家們,確定了在需要更多血細胞的緊急時刻機體的響應機制。在發表于《自然》(Nature)雜志上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報告稱在組織損傷、過量失血之時或懷孕期間,脾臟中的二級緊急造血系統會被激活。 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兒童醫療中心主任、兒科遺傳學教
Cancer-Res:腫瘤細胞與癌癥?
腫瘤中的細胞并不都是一樣的,這些腫瘤細胞在生長和患者治療的整個階段會產生不同的遺傳突變,同時也會表現出不同的特性,這些差異就使得腫瘤非常難以對付,從而往往會產生因許多惡性腫瘤細胞而導致的腫瘤耐藥性的發生。近日,發表于國際雜志Cancer Research上的研究論文中,來自莫非特癌癥研究中心的研
攻克癌癥干細胞的新藥
所有腫瘤細胞都是一個單一的異常細胞的后代,但它們并非所有都一樣。只有少數保留原來細胞的能力,形成一個完整的腫瘤。這樣的癌癥干細胞可以遷移到其他組織,并成為致命的轉移瘤。所有的癌細胞都可以形成另一個腫瘤?還是只有挑選出來的癌癥干細胞可以生成新癌細胞?密歇根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答案為兩者皆是,他們將這
癌癥干細胞的療法介紹
癌癥干細胞被認為是造成癌癥轉移、復發,或是腫瘤對于化療、放射性療法產生抗性的原因之一。目前針對這個理論,學者希望研究出針對癌癥干細胞的療法,能夠專一性地殺死癌癥干細胞,以降低腫瘤產生抗藥性或是轉移的現象。目前的癌癥療法都是基于動物實驗的結果,目前的認知是只要癌癥療法能將動物身上的腫瘤有效地縮小,就會
細胞爆炸可引發“瞬間癌癥”
英國科學家找到了“瞬間癌癥(instant cancers)”的形成原因:細胞內的染色體發生“爆炸”破壞了DNA,從而讓人有可能在短時間內患上癌癥。相關論文發表于《細胞》。 傳統理論認為癌癥是人體經歷成千上萬次的細胞突變后,慢慢演化的結果。但英國著名的疾病研究機構桑格研究所的新發現推翻了這種
阻斷免疫細胞能夠抑制癌癥
根據最近在《eLife》雜志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表明,當T細胞缺少一種名為SLAMF6的調節劑時,T細胞殺傷皮膚癌細胞的能力將會增強。 通過增強免疫系統破壞癌細胞能力的免疫療法已成為一種重要的癌癥治療方法,但僅對大約一半接受過這種方法治療的患者有效。這項針對小鼠的新研究表明,關閉SLAMF6的免
Nature:癌癥讓免疫細胞叛變
免疫系統是機體對抗疾病、感染甚至癌癥的武裝部隊,但這個隊伍中也會出現叛徒。荷蘭癌癥研究所的科學家們發現,特定免疫細胞會被乳腺腫瘤“策反”,促進癌細胞的擴散。這項研究發表在三月三十日的Nature雜志上。 在西方國家,大約每八個女性中就有一個患上乳腺癌。而乳腺癌死亡90%是因為癌癥擴散到了機體其
癌癥細胞具有傳染性
癌癥細胞具有傳染性 癌癥細胞是否可以傳染,似乎不會傳染早就成為定論。為什么不能傳染,或許可以傳染,如果可以傳染,又似乎是必然。許多科學發現在沒有發現時,往往難以想像,一旦被發現,很多都是看上去自然而言。 癌癥細胞都會通過一種裝置釋放出自身產生的垃圾,癌細胞釋放的這些垃圾可將附
癌癥干細胞的形態特點
癌癥干細胞(英語:Cancer Stem Cell,簡稱:CSC),又稱癌干細胞、腫瘤干細胞,是指具有干細胞性質的癌細胞,也就是具有“自我復制”(self-renewal)以及“具有多細胞分化”(differentiation)等能力。通常這類的細胞被認為有形成腫瘤,發展成癌癥的潛力,特別是隨著癌癥
癌癥干細胞定義及功能
癌癥干細胞(英語:Cancer Stem Cell,簡稱:CSC),又稱癌干細胞、腫瘤干細胞,是指具有干細胞性質的癌細胞,也就是具有“自我復制”(self-renewal)以及“具有多細胞分化”(differentiation)等能力。通常這類的細胞被認為有形成腫瘤,發展成癌癥的潛力,特別是隨著癌癥
-干細胞揭示癌癥的秘密
在培養基里生長的胰腺癌細胞 通常情況下,當細胞受損或出現分裂異常時,機體內環境在自然循環過程中會選擇將其清除掉,那么,細胞就會凋亡。然而,世事難料,如若損傷發生在控制細胞分裂增殖的基因上,細胞增殖就有可能失控,這就容易形成癌細胞。 一幫拿著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助研基金的研究人員們在癌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