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所:發現刺參免疫通路基因
燦爛弧菌(Vibrio splendidus)是刺參(Apostichopus japonicus)腐皮綜合癥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嚴重危害刺參養殖產業的發展。 為篩選涉及燦爛弧菌侵染的刺參免疫基因,并探索這一過程的分子機制,中國水科院黃海水產研究所王印庚研究員領銜的課題組對燦爛弧菌侵染的抗性型和敏感型刺參的相關轉錄組和基因表達譜進行了系統分析。 研究人員使用轉錄組測序共獲取319,455,942個Reads,組裝成186,658個contigs。之后,對89,891個代表性的contigs(無異構體)進行聚類分析。接著采用DGE測序對基因表達譜進行分析(轉錄組測序和DGE測序項目均由聯川生物承擔完成)。相比于對照組,在細菌抗性組中鑒定出358個差異表達基因(DEGs),在細菌敏感組中鑒定出102個DGEs。參照文獻報道和來自BLAST,GO和KEGG的注釋信息,研究人員從DEGs中鑒定出30個假定的細菌抗性基因和19個假......閱讀全文
聯川生物遇難基因測序”紅海“,DNA合成技術或為破局關鍵
時隔四個月,杭州聯川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聯川生物”)自撤單后再度啟動IPO上市工作。日前,聯川生物在浙江證監局進行上市輔導備案登記,輔導機構為國金證券。 聯川生物成立于2006年,一直以來專注于基因治療領域,建立了翻譯轉錄組學、表觀調控組學、微生物與基因組學及蛋白與代謝組學四大服務條線
-安科生物擬斥資4.5億攬入中德美聯-推進基因測序
安科生物11月23日晚間公告,擬以人民幣4.5億元現金收購核酸檢測法醫領域的領軍型高新技術企業——無錫中德美聯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簡稱“中德美聯”)100%股權,推進基因測序技術的研發及產業化,促進主營業務擴展至標的公司的精準醫療領域。雙方已簽訂《框架協議》,安科生物股票將從24日起復牌。 資料
生物芯片用于基因測序
基因芯片利用固定探針與樣品進行分子雜交產生的雜交圖譜而排列出待測樣品的序列,這種測定方法快速而具有十分誘人的前景。研究人員用含135000個寡核苷酸探針的陣列測定了全長為16.6kb的人線粒體基因組序列,準確率達99%。用含有48000個寡核苷酸的高密度微陣列分析了黑猩猩和人BRCA1基因序列差異,
-布局基因測序!安科生物擬≤1.13億購中德美聯25%股權
7月13日,安科生物發布公告稱,公司10 日與無錫中德美聯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德美聯”)股東代表簽署《合作意向書》,公司擬支付現金不超過人民幣1.125億元,收購中德美聯25%股權。昨日復牌后漲停。 公告顯示,中德美聯是目前經營涉及生物基因測序、DNA 檢測等業務,擁有具有良好發展潛
生物芯片技術用于基因測序
基因芯片利用固定探針與樣品進行分子雜交產生的雜交圖譜而排列出待測樣品的序列,這種測定方法快速而具有十分誘人的前景。研究人員用含135000個寡核苷酸探針的陣列測定了全長為16.6kb的人線粒體基因組序列,準確率達99%。用含有48000個寡核苷酸的高密度微陣列分析了黑猩猩和人BRCA1基因序列差異,
生物芯片技術用于基因測序
基因芯片利用固定探針與樣品進行分子雜交產生的雜交圖譜而排列出待測樣品的序列,這種測定方法快速而具有十分誘人的前景。研究人員用含135000個寡核苷酸探針的陣列測定了全長為16.6kb的人線粒體基因組序列,準確率達99%。用含有48000個寡核苷酸的高密度微陣列分析了黑猩猩和人BRCA1基因序列差異,
生物芯片技術應用與基因測序
基因芯片利用固定探針與樣品進行分子雜交產生的雜交圖譜而排列出待測樣品的序列,這種測定方法快速而具有十分誘人的前景。研究人員用含135000個寡核苷酸探針的陣列測定了全長為16.6kb的人線粒體基因組序列,準確率達99%。用含有48000個寡核苷酸的高密度微陣列分析了黑猩猩和人BRCA1基因序列差異,
英生物銀行啟動大規模基因測序計劃
英國生物銀行日前宣布,它將與葛蘭素史克制藥公司(GSK)和美國再生元制藥公司(RGC)合作,對該銀行擁有的50萬名志愿參與者樣本進行基因測序;首批5萬個樣本的基因測序將于今年年底完成。 基因證據能夠提供各種基因和疾病之間的清晰聯系,因而近年來為科學發現和藥物開發帶來了革命性變化。目前進入臨
英生物銀行啟動大規模基因測序計劃
英國生物銀行日前宣布,它將與葛蘭素史克制藥公司(GSK)和美國再生元制藥公司(RGC)合作,對該銀行擁有的50萬名志愿參與者樣本進行基因測序;首批5萬個樣本的基因測序將于今年年底完成。 基因證據能夠提供各種基因和疾病之間的清晰聯系,因而近年來為科學發現和藥物開發帶來了革命性變化。目前進入臨床試
基因測序找出腸道核心微生物群
人類腸道中有數以萬億計的微生物,也稱為腸道菌群,與多種疾病如腸炎、肥胖、糖尿病等都有關系。最近,比利時魯汶大學和荷蘭格林寧根大學兩個團隊分別在《科學》雜志發表論文,通過兩項大型研究計劃找出了腸道核心微生物群,為進一步建立生物標記體系,評估腸道菌群是否正常提供了線索。 腸道微生物組能產生維生素
中美倡議啟動“地球生物基因組計劃”-對所有真核生物測序
在美國斯密森尼生物多樣性基因組學項目組與中國華大基因公司近日聯合主辦的生物基因組學會議(BioGenomics2017)閉幕論壇上,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基因組學家哈瑞斯·萊文等人和華大基因生物學家張國捷等組成的科研團隊聯合倡議,全球科學家合作開啟另一項與人類基因組計劃(HGP)類似的項目——地球生
人類基因組測序先驅欲進軍生物醫療測序領域
J. Craig Venter(中)希望通過利用基因組學實現對抗衰老的目標。 美國人類基因組測序先驅J. Craig Venter將和其新創立的公司Human Longevity Inc.(HLI)進軍生物醫療測序領域。HLI是“基因組學和細胞的診斷與治療公司”,計劃于今年夏季啟動,終極目
人類基因組測序先驅欲進軍生物醫療測序領域
J. Craig Venter(中)希望通過利用基因組學實現對抗衰老的目標 美國人類基因組測序先驅J. Craig Venter將和其新創立的公司Human Longevity Inc.(HLI)進軍生物醫療測序領域。HLI是“基因組學和細胞的診斷與治療公司”,計劃于今年夏季啟動,終極目標
單分子測序改善微生物基因組組裝
美國國家生物防衛分析和反制中心的研究人員近日在《Genome Biology》上發表文章,介紹了SMRT技術在微生物基因組組裝上的應用。他們認為,單分子測序數據能降低測序費用,并帶來更多完整的基因組,改善微生物基因組數據庫的質量。 隨著測序費用的不斷下降,測序項目的數量也在不斷上升。G
基因組測序揭示多細胞生物進化之謎
最近,研究人員通過對各種綠藻進行基因組測序,已經接近于解開了“引起多細胞生物的遺傳變化”的謎團。 從單細胞生物到多細胞生物的過渡,是地球上生命進化的關鍵進步;在不同的系統發育譜系中,這種改變已經獨立地發生了多次。了解“有多少基因以及有哪些基因,對單細胞祖先成為多細胞來說是必要的”,是一個有趣的
全基因組重測序的生物信息分析內容
1.數據量產出總堿基數量、Totally mapped reads、Uniquely mapped reads統計,測序深度分析。2.一致性序列組裝與參考基因組序列(Reference genome sequence)的比對分析,利用貝葉斯統計模型檢測出每個堿基位點的最大可能性基因型,并組裝出該個體
黃海所:發現刺參免疫通路基因
燦爛弧菌(Vibrio splendidus)是刺參(Apostichopus japonicus)腐皮綜合癥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嚴重危害刺參養殖產業的發展。 為篩選涉及燦爛弧菌侵染的刺參免疫基因,并探索這一過程的分子機制,中國水科院黃海水產研究所王印庚研究員領銜的課題組對燦爛弧菌侵染的抗性型
江蘇農科院:miRNA調控茄科抗鹽脅迫
茄科包括許多重要的蔬菜作物,它們經常遭受鹽脅迫。microRNA(miRNA)已被發現參與調控植物的基因表達來應答鹽脅迫。然而,幾乎沒有關于茄科植物miRNA參與此類應答的報道。由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莊勇副研究員領銜的課題組采用小RNA測序技術對此展開了深入分析,研究成果發表在近期的Int
全球微生物模式基因組測序計劃獲進展
近日,《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Research)在線發表了國家微生物科學數據中心(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資源與大數據中心、世界微生物數據中心)關于全球模式微生物基因組數據庫gcType的論文。gcType是由我國牽頭的全球模式微生物基因組測序計劃的重要成果。 模式菌株(t
攻克基因組測序難題-探究茶樹生物學奧秘
我國現存最早的中醫醫藥典籍《本草經》記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而解之。”這說明了茶的神奇功效。茶樹起源于我國的云南、四川等地,在從中國向世界各地數千年漫長傳播歷程里,與全球多元文化邂逅交融,發展形成了今天地球上復雜而美妙的茶文化。茶之所以廣受歡迎,除了有迷人的香氣和令人愉悅的滋
《PLoS生物學》:老鼠全基因組測序圖公布
最新一期的開放存取的《公共科學圖書館·生物學》(PLoS Biology)雜志上,美國、英國和瑞典的研究人員公布了老鼠的全基因組測序圖。老鼠成為繼人類之后第二個完成全基因組測序的哺乳動物。 在對人類和老鼠的基因測序圖進行綜合性比較后,研究人員發現兩者之間的遺傳差異要比人們預想的大得多。老鼠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看遲鈍愛德華氏菌如何抑制細胞凋亡
細胞凋亡是多細胞生物中一種細胞程序性死亡,研究表明細菌性病原體可以抑制細胞凋亡。遲鈍愛德華氏菌(Edwardsiella tarda)是一種革蘭氏陰性病原菌,在淡、海水魚類中感染極其廣泛,其顯著特征是可以在不同的宿主細胞中生存和繁殖。據報道,E. tarda能夠躲避細胞內吞作用,在細胞質中復制,
JVI:昆蟲利用siRNA而非miRNA抵御病毒侵染
棉鈴蟲(Helicoverpa armigera),是夜蛾科昆蟲的一種,寄主植物有20多科200余種,其中大部分為重要栽培作物,是棉花的主要害蟲之一。棉鈴蟲單核衣殼核多角體病毒(HaSNPV)是一種桿狀病毒,能專一性地感染棉鈴蟲,作為生物殺蟲劑已得到廣泛應用。 近日澳大
微生物宏基因組測序可以解釋地球氮循環?
微生物(細菌和古細等)是全球生物地球化學循環的重要驅動者。闡明微生物生物地理分布及其驅動過程對于預測環境變化將如何影響生物地球化學循環非常重要。以往微生物生物地理學的研究常常聚焦在物種的層面。然而,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由于微生物群落固有的功能冗余性,微生物群落的功能變化通常與其物種組成變化是解耦
馬里蘭大學完成蜘蛛膠基因測序,將會生物材料突破
馬里蘭大學巴爾的摩郡分校UMBC博士后Sarah Stellwagen和美國陸軍研討實驗室(Army Research Lab)的Rebecca Renberg最新刊登在《Genes, Genomes, Genetics》研討,初次發表了兩種基因的完好序列,這兩種基因能夠讓蜘蛛發生膠水---一種
成都生物所完成脫落酸高產菌株全基因組測序
3月8日,從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科技處獲悉,在上海人類基因組研究中心的協作下,該所完成了脫落酸高產菌株灰葡萄孢霉(Botrytis cinerea) TBC-A的全基因組測序及分析工作。 B. cinereaTBC-A是成都生物所經過多年改良篩選及系統研發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
超高通量基因測序儀首發!真邁生物在新區創新啟航
10月15日,真邁生物南京公司啟用揭牌儀式暨新品發布會在新區生物醫藥谷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陳潤生,市委常委、江北新區黨工委書記陸衛東,江蘇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陳和平,南京市科學技術局局長趙成軍,江北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王偉、陳文斌,真邁生物董事長顏欽出席活動。 真邁生物成立于2012
中國完成海帶等7種海洋生物全基因組測序
中國科學家10月30日在青島首次披露了海帶、櫛孔扇貝和南美白對蝦全基因組測序的部分成果,至此中國已完成7種大型海洋生物的全基因組測序,為改良這些海洋生物品質、提高產量奠定了科學基礎。 中國的海洋生物基因組學研究雖然起步較晚,但現在一些研究成果已達到國際前沿水準。目前,人類完成全基因組測序的
《基因組生物學》:一種超級細菌的基因組測序完成
最近,英國桑格研究所(Wellcome Trust Sanger Institute)和布里斯托爾大學的研究者們共同完成了一種名為Steno的超級細菌的基因測序工作,研究結果顯示,這是一種具有顯著抗藥性的生物體。對這種細菌基因組的了解將有助于研究者們發現如何應對這種具有獨特抗藥性的生物體。這一研究論
川大牽頭設立“生物治療”前沿創新中心
記者昨日獲悉,我國首批“2011協同創新中心”已進入名單認定公示階段,四川大學牽頭的“生物治療協同創新中心”等14個項目入選。據悉,四川大學、西南交通大學還分別是“中國南海研究協同創新中心”、“軌道交通安全協同創新中心”的“主要協同單位”。 “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2011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