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論文,讓我如何相信你!
不要相信任何心理學研究論文,準確地說,大約2/3的論文無法重復。或許可以說,不要相信任何學術研究論文,因為大多數都不可靠。這可不是簡單憤青的語言,是今天《科學》發表的270名學者發表的一篇學術研究論文。《自然》專門發文評論。 弗吉尼亞夏洛茨維爾開放科學中心主任社會心理學家Brian Nosek和269名作者共同完成的一項大型研究發現,選擇了來自3本著名心理學學術期刊的98篇研究論文,經過研究發現,有2/3的論文無法重復。這些被研究的論文涉及的研究內容包括兒童和成人應對恐懼刺激時表達不安全感的差異,也包括教算術有效的方法等。 《自然》2015年5月也曾經報道過該研究,研究發現100篇論文中只有39篇論文可重復(目標論文98篇,其中2篇進行了兩次驗證)。但是重復性研究的可信度并不是那么確定,今天2015年8月28日《科學》,該小組用多種不同的分析方法,回答了這一疑問。 從統計學分析角度比較發現,原始論文中有97%的聲稱統計......閱讀全文
2%研究論文都出現圖片重復
學術論文中的圖片數據反復出現在多張圖表或者數據中,這種情況并不少見,匿名評論同行評審網站 PubPeer上就爆出過多起圖片重復的事件。4月20日BioRxiv發布的一項研究指出了重復圖片的出現率有多高,比如Western blots實驗的圖片,就有3.8%的論文中出現圖片重復。 細胞生物學家D
頂級癌癥論文能否重復?
2013年10月,Richard Young收到了一封措辭禮貌,但態度強硬的郵件。寄信人是“調查癌癥生物學領域近期一些論文可重復性的研究者團隊”中的一員。Young是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生物學家,他于2012年在《細胞》(C
頂級癌癥論文能否重復?
2013年10月,Richard Young收到了一封措辭禮貌,但態度強硬的郵件。寄信人是“調查癌癥生物學領域近期一些論文可重復性的研究者團隊”中的一員。Young是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生物學家,他于2012年在《細胞》(C
韓春雨:正實驗研究論文結果無法重復原因
一年前,英國《自然生物技術》雜志刊載了一篇有關“基因編輯工具”的論文。論文的負責人“一鳴驚人”,得到了學界和媒體給予的無限榮光。 在《自然》雜志社的所屬期刊上發表論文,通常表明,該科研成果走在了世界科學研究的最前沿,并有可能對未來科學的發展起到關鍵性作用。 發表論文通訊作者韓春雨,來自河北科
體外診斷領域功能微納米材料研究綜述論文
多因子生物檢測,即在復雜生物樣本中同時檢測一系列目標物,對于分析生物反應和過程、疾病診斷等方面都比單因子檢測有著明顯的優勢,并對人類健康問題和生命科學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而針對目前多因子檢測領域還存在的一些關鍵性的問題,例如如何增加可分辨的信號數量用于待測物編碼、如何提高整個體系的檢測性能以滿足
中國研究團隊首獲CCS區塊鏈領域杰出論文獎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2/514990.shtm近日,第30屆國際信息安全頂級會議 (CCS)在丹麥哥本哈根舉行。會上,北京交通大學信息安全團隊在去中心化的DPoS(代理權益證明)區塊鏈領域最新成果獲本次會議杰出論文獎。這也是中國
發現重復基因剪接信號演化特點
近日,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健康科學研究所孔祥銀課題組張振國等人發現基因重復后基因剪接信號演化特點,以及這些變化對基因新結構形成的影響,該成果在線發表在《基因組生物學》(Genome Biology)雜志上。 在物種進化過程中,基因重復是經常發生的。那么基因重復后,基
英國研究發現西部大猩猩具有領域意識
英國研究人員發現,西部大猩猩族群可能會防御它們巢區的中心區域,不讓鄰近族群靠近,這或表明西部大猩猩具有領域意識。相關論文近日刊登于《科學報告》。 人們普遍認為大猩猩是非領域性動物,因為它們的巢區(生活和移動的區域)面積大,不同族群的巢區重合度高,族群之間的侵略性有限。 英國劍橋大學Robin
研究發現簡單重復序列對蝦適應性進化的關鍵作用
??3月9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獲悉,由該所李富花課題組主導完成的科研論文《簡單重復序列促進對蝦基因組可塑性和適應性進化》在Nature子刊《通訊-生物學》(《Communications Biology》)在線發表。該研究成果為闡明生物體內SSR的功能和甲殼動物對環境的適應進化研究提供了新
英研究顯示生物醫學領域論文撤稿數陡增
發表在最新一期《醫學倫理學期刊》(Journal of Medical Ethics)上的一項研究顯示,自1980年以來,生物醫學論文被撤銷數量一直呈現快速增長勢頭。 這項研究對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綜合生物醫學信息書目數據庫Medline收錄的發表于1988-2008年間的論文撤銷情況進行統
研究發現參考文獻多能夠提高論文引用率
據《自然》網站報道,美國佛羅里達大學心理學家格雷戈里·韋伯斯特(Gregory Webster)最新研究發現,參考文獻多是論文被廣泛引用的關鍵。 韋伯斯特從科學引文索引(Web of Science)數據庫收集了1901年到2000年發表在《科學》上的有價值的53894篇研究論
Nature重要論文:表觀遺傳學突破性研究發現
研究組蛋白尾部的翻譯后修飾是表觀遺傳學領域最大研究方向之一。增進對于這些修飾添加、識別和移除機制的認識是了解基于表觀遺傳的人類疾病基本機制,發現這些疾病新療法的必要條件。標記負責染色質修飾的酶和蛋白質活性的一種方法就是采用它們的化學活性抑制劑。盡管這種方法在揭示組蛋白修飾調控機制方面具
菲利普研究員受訪談PNAS論文:發現人腦代謝規律
人能成為“萬物之靈”,主要得益于高度發達的大腦。腦部的最外層有著彎曲褶皺的部分,叫做皮質(又稱灰質),包含有140億個以上的神經細胞,控制著人類的感知、思想、情緒和行為等。 近日,來自中科院上海生科院計算生物學所的馬普青年科學家小組組長菲利普研究員帶領團隊通過測量不同年齡段的人、黑猩猩和恒
華人學者一篇論文因圖片重復被撤銷
國際學術期刊《美國生理學期刊》近日發表撤銷聲明,應部分作者要求,撤銷2008年發表的一篇論文。 作者在撤銷聲明中表示,論文中部分圖片重復使用,并且數據被人為不恰當地修改。 美國路易斯維爾大學在調查后稱,上述行為是論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ShouWei Han所為,其他作者并不
基因重復的研究進展
基因重復是基因通過不等交換、逆轉錄轉座或全基因組重復等途徑產生一個與原基因相似的基因或堿基序列。它與生物體基因組大小的進化、新基因的起源、物種的分化以及基因抗突變的能力大小等都密切相關。文章綜述了重復基因的產生機制、保留機制、選擇作用、分化途徑以及重復基因進化速率等方面的相關研究,揭示了基因重復對生
500萬美元資助項目解決論文重復性的問題
無論是前些年的醫學研究論文,還是近年來的頂級癌癥論文,都出現了論文結果無法重復的問題,可以說重復性問題深深困擾著科學論文。近期幾項分析也指出某些領域的發表論文,許多都無法重復結果,因此一些權威人士呼吁徹底改革科研論文發表整個過程,令其中的方法學和出版物更為可信。 一項由美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
全國首個學位論文新規調整來了-重復率必須小于10%
近日,廈門大學研究生院網站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研究生學位論文和學位授予管理的通知》以及《關于廈門大學研究生學位論文規范的通知》。 規定要求自2020年1月1日起,研究生學位論文“去除本人已發表文獻復制比”(以下簡稱“復制比”)由“須低于20%”調整為“須低于10%”。對于查重過程中復制比超過1
研究發現瘧疾領域新發現有助于HIV的治療
根據最近一項研究,來自澳大利亞研究人員發現免疫系統對瘧疾感染作出的反應可能有助于開發針對丙型肝炎,艾滋病毒和狼瘡的新型治療方法。 研究者們通過實驗室模型發現,由瘧疾感染引起的強烈炎癥信號激活了特定分子,這些分子觸發了抵抗疾病的高效抗體的產生。相關結果發表在《Cell Reports》雜志上。(
《自然》論文發現“終結新冠藥物”?研究者回應仍需要驗證
近日,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發布了一篇由英國劍橋大學研究人員撰寫的研究論文。研究發現,用于治療部分肝病疾病的藥物熊去氧膽酸具有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的效果。不過,該論文的通訊作者、劍橋大學惠康-MRC干細胞研究所的科學家福提奧斯·塞帕齊奧提斯(Fotios Sampaziotis)9日強調,這一藥物的療
Cell重磅發現這篇“免疫療法”論文或將顛覆你的研究方向!
1月19日,在線發表于Cell雜志上的一項題為“Systemic Immunity Is Required for Effective Cancer Immunotherapy”的研究中,來自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和斯坦福大學的科學家們發現,成功的癌癥免疫療法似乎取決于治療能否觸發系統廣泛的免疫響應
研究發現電催化劑有效存儲和重復使用可再生能源
兩名來自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的研究人員近日發現,使用一種高效的“電催化劑”可以將電能轉化為化學能。使用這項技術,能源公司可以輕松地存儲和再利用太陽能和風力發電。該項研究成果已發表于科學(Science)雜志上。 這一突破提供了相對便宜的方法存儲和再利用由風力渦輪機和太陽能電池板所產生的電能。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回應論文圖片重復質疑
針對有關論文圖片重復的質疑,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肝臟外科日前作出回應。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肝臟外科通過其微信公眾號發布的說明稱,8月29日,肝臟外科自pubpeer網站上得知,學術打假人René Aquarius發現同濟醫院肝臟外科團隊2022年8月28日發表于Biomarker?Re
東北農大學者因“內容重復”主動撤銷一篇論文
學術期刊《動物科學與生物技術期刊》(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1月23日發表,撤銷一篇來自中國東北農業大學研究人員的。 撤銷聲明說,由于該論文有大量內容和之前已發表的論文重復,因此作者要求撤銷該論文。我們同時對此表示歉意。
新工具可計算生物醫學論文可重復性得分
科學界正在尋找新工具衡量已發表研究成果的可再現性,因為人們擔心許多研究無法獨立再現。圖片來源:National Eye Institut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1月19日公布的一個新的在線工具可通過分析已發表論文的引文數量,衡量該論文可再現性。 這個
癌癥研究通過可重復性實驗
圖片來源:Adva/Flickr (CC BY-NC 2.0) 一個旨在檢測癌癥生物學可重復性的項目近日公布了第二批驗證結果,這一次它帶來的是好消息:兩篇重要癌癥論文的絕大多數實驗可以被重復。 最新可重復性研究于6月27日發表于開放獲取在線生命科學期刊eLife,它們緊隨今年1月對5篇論文進行可
癌癥研究通過可重復性實驗
一個旨在檢測癌癥生物學可重復性的項目近日公布了第二批驗證結果,這一次它帶來的是好消息:兩篇重要癌癥論文的絕大多數實驗可以被重復。 最新可重復性研究于6月27日發表于開放獲取在線生命科學期刊eLife,它們緊隨今年1月對5篇論文進行可重復性驗證之后。此前就高影響力癌癥研究能否被重復的驗證產生
關于基因重復的研究進展介紹
基因重復是基因通過不等交換、逆轉錄轉座或全基因組重復等途徑產生一個與原基因相似的基因或堿基序列。它與生物體基因組大小的進化、新基因的起源、物種的分化以及基因抗突變的能力大小等都密切相關。文章綜述了重復基因的產生機制、保留機制、選擇作用、分化途徑以及重復基因進化速率等方面的相關研究,揭示了基因重復
論文檢測存在盲區-研究生論文疑抄襲網文
9月7日晚,有網友在微博上發布消息稱,河北大學一研究生發表的論文涉嫌抄襲網絡文章。疑似被抄襲文章于2014年發表于百度貼吧,原作者在9月3日晚在貼吧貼出論文,稱自己文章被“復刻”。9月8日,北京青年報記者聯系了研究生所在學校,其導師稱對于學生不會護短。 事件 研究宋朝歷史文章被指抄襲網文
FAST立功!發現首例持續活躍重復快速射電暴
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以下簡稱國家天文臺)研究員李菂研究組里,“90后”博士后牛晨輝的外號是“巨星”,當初的得名僅僅是因為他在一張合照里顯得格外高大魁梧。 在尋找快速射電暴(FRB)的征途上,牛晨輝正在奮力朝著名副其實的“巨星”方向努力。
FAST立功!發現首例持續活躍重復快速射電暴
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以下簡稱國家天文臺)研究員李菂研究組里,“90后”博士后牛晨輝的外號是“巨星”,當初的得名僅僅是因為他在一張合照里顯得格外高大魁梧。? ? 在尋找快速射電暴(FRB)的征途上,牛晨輝正在奮力朝著名副其實的“巨星”方向努力。? ? 北京時間6月9日,李菂領導的國際團隊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