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內幕:傳華大基因CEO王俊已離職,下家尚不明確
近日,從王俊朋友圈的狀態顯示,他本人日前接受網易采訪是其最后一次以華大基因CEO身份出現在媒體面前,暗示著這位曾領導華大基因一步步走向輝煌的領軍人物悄然離開了華大的舞臺,而他的下一步去向尚不明確。此消息一出,引起業內人士一片嘩然。今天SME小編就來扒一扒此事件的來龍去脈。 而從其微博的昵稱看,王俊已將其CEO的身份去掉,僅僅保留了“基因”、“大數據”等研究領域。 有消息顯示,此次王俊離職和其曾想把華大基因和華大科技兩個實體合并到一起上市,以至上市失敗有密切關系。對于王俊的突然離職,業界人士頗感意外,亦有大部分人表示無法相信。如果王俊離開,誰將承擔起繼續發展的重任?據悉,現華大醫學CEO尹燁將有可能接替王俊的職位,帶領這家國內的基因測序龍頭企業繼續向前發展。無秘上也有內部人士透露了該次出走的詳情,暗示現華大科技CEO李英睿可能一同出走,但至今真假難辨,官方亦未對此發表任何聲明。 王俊簡介:畢業于北京大學,博士生導師,國家......閱讀全文
華大基因子公司宣布收購無錫青蘭生物
2018年7月19日,深圳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300676.SZ)下屬子公司北京六合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宣布收購無錫青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蘭生物),收購完成后,華大基因將在青蘭生物現有技術的基礎上,共同開發高通量基因合成技術和下一代DNA合成技術,更好地服務于合成生物學發展
我國完成首個魚類基因組測序項目
記者8月5日從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獲悉,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和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已聯合完成半滑舌鰨全基因組測序和組裝,繪制了半滑舌鰨全基因組序列圖譜。這是我國完成的第一個魚類基因組測序項目和全基因組序列圖譜,使半滑舌鰨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測定了全基因組序列的鰈形目魚類。 據了解
李俊賢院士逝世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9412.shtm 李俊賢院士據“洛陽發布”微信公眾號消息,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化工合成專家、黎明化工研究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原院長兼總工程師李俊賢,因突發心臟衰竭于2024年3月20日5時17分
李俊賢院士逝世
?李俊賢院士據“洛陽發布”微信公眾號消息,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化工合成專家、黎明化工研究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原院長兼總工程師李俊賢,因突發心臟衰竭于2024年3月20日5時17分在洛陽市去世,享年96歲。資料顯示,李俊賢院士1928年3月出生于四川省眉山市。1950年畢業于國立中央技藝高等專科學校。化
-華大基因收購美國上市公司CG-奠定基因大數據基礎
對深圳華大基因,騰訊馬化騰有一段評價:用大數據的算法,與以前的醫學理論不一樣。看一個人的疾病,只是看他得病的特征與哪種病吻合,推導出具體對哪個部 位對癥下藥。到時,藥可能是治基因的某一段。基因哪一段出問題,就拿相應的藥去治。這個思路很開放,用了大數據,是一個很好的案例。 帶領華大基因建
一個超級DNA測序大國-如今將轉戰精準醫學研究領域
6年前,中國成為DNA測序的全球領導者,而這多數歸功于華大基因(BGI)公司的貢獻,位于深圳的華大基因公司已經購買了128臺全球最快的測序機器,而公司解析DNA的能力已經超過全球50%,BGI組成了一支非常年輕的生物信息學家團隊,并且同全球的研究者進行合作,如今已經發布了從古人類到大熊貓等各個物
中國:一個超級DNA測序大國-將轉戰精準醫學研究領域
6年前,中國成為DNA測序的全球領導者,而這多數歸功于華大基因(BGI)公司的貢獻,位于深圳的華大基因公司已經購買了128臺全球最快的測序機器,而公司解析DNA的能力已經超過全球50%,BGI組成了一支非常年輕的生物信息學家團隊,并且同全球的研究者進行合作,如今已經發布了從古人類到大熊貓等各個物
《自然》:深圳成中國科技發展的奇跡
12月17日,《自然》雜志發表中國增刊,對2014年在68個自然科學期刊上的中國論文發表情況進行分析。深圳華大基因名列中國科研機構第48,在生命科學領域則名列第15名。在《自然》和《科學》的發表指數排名中,華大基因位列第五名。增刊還發表專題文章評價深圳科研實力,文章寫到,深圳從一個曾經的小漁村發
基因夢工廠里那些年輕人:沒上大學就做研究
世界總會讓年輕人占領。 曾經和喬布斯一起演講的小天才Thomas Suarez今年還在讀初中,現在他在名叫MakerBot的機器人創業公司研究3D打印機。而出生于1997年的鄒奇奇,8歲出版了12萬字故事集《飛揚的手指》轟動美國,2013年登上TED時她已有“女權主義者”標簽和贏得諾貝
華大基因再發Nature文章
近年來全球2型糖尿病患者人數急劇攀升,而據科學家預計,還有許多已患上此疾病卻沒有察覺的患者,最新一項研究顯示,通過分析腸道細菌,可以揭示你是否患上了這種疾病。 文章通訊作者,華大基因,哥本哈根大學的王俊教授指出,“這項研究證明,患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腸道中病原菌水平尤為高”。 重要的腸
華大基因再發PNAS文章
作為基因組測序領域的排頭兵,近期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與中科院系統,以及韓國,美國等處的科學家合作,發表了題為“Insights into salt tolerance from the genome of Thellungiella salsuginea(《小鹽芥基因組研究揭示其耐逆奧妙》
華大基因坎坷上市路
“過去4年內,超過50家投資人(含中途退出者)通過關聯、非關聯的方式,為入股華大旗下的華大科技、華大醫學共計投資高達72.15億元,其中包含紅杉、軟銀、云鋒基金、光大控股、深創投等知名機構”。 在一篇廣為流傳的文章里,作者詳細的梳理了過去4年里所有積極參與華大基因投資的金主,這其中囊括了大量主
費城兒童醫院與華大基因再度聯手-致力兒童腦瘤研究及治療
2013年1月10日,美國費城兒童醫院與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正式達成協議,并宣布雙方將在兒童腦瘤組織協會(CBTTC)的支持下,聯合對兒童腦瘤進行新一代測序及相關分析研究。該項目的實施將依托于國際一流基因組中心――華大基因-費城兒童醫院聯合基因組學中心(BGI@CHOP)的各項資源設施。目前,BG
吉林省委書記景俊海、省長韓俊調研長春分院
11月5日,吉林省委書記景俊海、省長韓俊率領吉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教育廳、科學技術廳、工業和信息化廳、財政廳、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農業農村廳、衛生健康委員會、醫療保障局等9個業務部門負責人,到中國科學院長春分院考察調研。 調研期間,景俊海、韓俊到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實地察看二氧化碳基可
從百萬基因組“駛向”人工智能
導讀: 7月28日,王俊接受了Nature和Science網站的專訪,暢談了他現在想將自己的一生都貢獻給一項新的“研究計劃”的原因,他想構建出一個人工智能健康監測系統,來識別人類個體基因組數據、生理性狀(表型)和生活方式之間的關系。 王俊(Jun Wang)是中國最著名的科學家之一。自從16
陰和俊調研理化所
3月21日下午,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陰和俊調研理化所。 陰和俊一行實地考察了激光物理與技術研究中心、空間功熱轉換技術重點實驗室、有機光波導材料及器件研究中心等,向科技人員仔細詢問了相關研究領域取得的進展以及下一步的發展目標與發展舉措。隨后,陰和俊與理化所領導班子、部分科研骨干進行了座談。所長張麗萍
內蒙古農業大學、華大基因Nature子刊發表測序新成果
內蒙古農業大學、華大基因和KACST(沙特阿卜杜勒阿齊茲國王科技城)的研究團隊,獲得了雙峰駝、單峰駝和羊駝的高質量基因組序列。這項成果發表在十月二十一日的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上,文章的通訊作者是內蒙古農業大學的周歡敏(Huanmin Zhou)教授、華大基因的王俊以及K
華大基因研究院與哥本哈根大學簽署合作協議
9月11日上午,華大基因研究院與丹麥哥本哈根大學就雙方聯合培養基因組學及生物信息學博士生項目儀式在深圳簽署。這一聯合培養項目被形象地比喻為世界基因科學界的“尖刀班”。為挑選拔尖學生進入該“尖刀班”培養,9月至10月,華大基因首席科學家將親自帶隊前往全國排名前十的高校挑選10名優秀學生作
華大基因背后的技術武器
斥巨資采購128臺基因測序儀,一舉成為全球最大的基因測序中心,全額收購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Complete Genomics(下稱CG),改變中國生物科技企業被跨國企業單向并購的格局。華大基因向來不按套路出牌。看似有些瘋狂的舉動,實際是華大基因建立技術優勢的精心布局。華大基因的服務規模和測序團隊
華大基因檢測獲新突破
昨日召開的2016深圳國際精準醫療峰會上,華大基因執行總裁尹燁在演講中介紹了在基因檢測中一滴孕婦的外周血可以做什么,華大基因在此領域有哪些突破。 “最近大家都在講液體活檢到底能做什么,最基本的是不是整個染色體都能看得到?” 尹燁表示,一滴孕婦的外周血可以用于檢測胎兒的染色體疾病,檢測胎兒的微重
華大基因研究發現RA病理
昨日從華大基因獲悉,北京協和醫院和華大基因等機構共同合作完成了類風濕關節炎(RA)口腔和腸道微生物元基因組研究。本項研究揭示口腔和腸道微生物菌群異常是RA病理生理和疾控的重要環節,并且為元基因組學輔助的RA個性化診療方案提供基礎。研究成果于昨日發表在《自然醫學》雜志。 項目的主要完成人之一、
安徽醫科大學Nature-Genetics發表測序新成果
來自安徽醫科大學、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和哥本哈根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稱,他們對中國人群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MHC)區域進行了深度測序,這將推動對復雜疾病的研究。他們的論文發表在5月23日的《自然遺傳學》(Nature Genetics)雜志上。 安徽醫科大學的張學軍(Xuejun Zhang)
科學家繪制完成世界首張大熊貓基因組序列圖譜
新華網深圳10月11日電? 題:科學家繪制完成世界首張大熊貓基因組序列圖譜 ??? 新華社記者 彭勇 ??? 中國科學家11日在深圳宣布:世界首張大熊貓基因組序列圖譜繪制完成。科學家們說,它將為保護和人工繁育這個被稱為“中國國寶”的瀕危物種提供新的途徑,以及推進針對大熊貓的其他科學研究。
基因診斷:“奶酪”還在路上
基因診斷“奶酪”溢出的香味越來越濃。 對于關注生物技術領域的投資者來說,談到近日最熱鬧的生物并購,就不得不說深圳華大基因完成對美國CompleteGenomics(以下簡稱“CG”)的收購。 這一越洋牽手,或將令國內基因測序產業引爆一輪競技。然而,也有業內投資人士指出,雖然基因診斷的
華大基因:挖掘基因測序的“超級金礦”
日前公布的2012年度深圳市科學技術獎擬獎名單上,獎金高達100萬元的“市長獎”擬頒給一個37歲的年輕人;去年底,英國《自然》雜志評選出2012年科學界年度十大人物,他又是唯一入選的中國人。這個年輕人,就是華大基因研究院院長王俊。 他所在的深圳華大基因,沒有享受到任何財政撥款,卻坐上了《自
陰和俊視察新疆理化所
8月27日,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陰和俊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副主席靳諾陪同下視察新疆理化所。 新疆理化所所長李曉向陰和俊一行詳細匯報了研究所“創新2020”、“十二五規劃”以及科技支疆規劃制訂工作情況。 陰和俊充分肯定了規劃的整體思路。他指出,目前新疆的研究所面臨新疆
陰和俊調研深圳先進院
8月30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陰和俊調研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陰和俊聽取了先進院院長樊建平作的關于先進院整體發展情況的匯報,并聽取了先進院二期建設規劃和相關項目進展匯報。陰和俊對先進院一期建設成果給予了充分肯定,特別是聽到32家先進院孵化的企業本月24日已
陰和俊調研新疆理化所
8月27日,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陰和俊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副主席靳諾一行調研新疆理化所。 座談會上,李曉所長首先匯報了理化所“創新2020”、“十二五規劃”以及“科技支疆規劃”制訂等工作情況。 陰和俊充分肯定了研究所規劃的整體思路。他指出,新疆是我國多民族地區,是國
陰和俊調研過程工程所
3月11日下午,中科院副院長陰和俊調研了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一三五”戰略規劃的進展情況。 陰和俊首先考察了多尺度放大調控及重大應用、礦產資源的高效清潔利用技術、生物過程關鍵技術與裝備、離子液體清潔過程與節能技術、高溫復合材料與涂層技術等“一三五”代表性平臺,聽取了科研進展匯報,并就具體問
陸俊:“沙里淘金”十余載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6/481767.shtm 陸俊在做實驗?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供圖 ? 不讓重要的信號“埋葬”在噪音里,哪怕它極其微弱,這就是鎖相放大器的使命。 隨著科研和工業領域精細測量微弱信號的需求不斷增多,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