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劍橋大學研究人員的一項新研究顯示,不喝人工配制的軟飲料或含糖牛奶飲品,取而代之以水、不含糖的茶或咖啡,將有助于降低人們患Ⅱ型糖尿病的風險。 軟飲料是指幾乎不含酒精的人工配制飲品。從軟飲料的種類看,絕大多數都含糖。 劍橋大學1日發布的一份公告指出,多年前英國研究人員開始進行一項大規模抽樣調查。共有超過2.5萬名志愿者參與了該調查,他們的年齡在40到79歲之間。在長達11年的追蹤調查期間,志愿者按要求每天記錄自己的飲食規律,尤其是糖分攝入情況。調查結束時,志愿者中有847人被診斷患有Ⅱ型糖尿病。 研究人員通過數據分析和推算發現,如果志愿者以水、不含糖的茶或咖啡替代每天習慣性飲用的軟飲料,其患Ⅱ型糖尿病的風險能降低14%。若以上述無糖飲品替代每天習慣性飲用的含糖牛奶飲品,這些志愿者患Ⅱ型糖尿病的風險能降低20%至25%。 研究人員說,這一研究結果與此前發表的類似研究報告結論基本相符,這也為世界衛生組織關于限制飲食中糖分......閱讀全文
澳大利亞25歲青年威廉?肯尼韋爾(上圖)喝軟飲料成癮,多時一天喝8升可樂,致使滿口牙全部被拔,只能靠假牙進食,還得了敗血癥。如今,他成為軟飲料不利健康的活廣告。 據新華社電 肯尼韋爾家住索爾茲伯里,在一家賓館從事接待工作。他從小不喜歡喝水,常用軟飲料代替,尤其喜歡可樂。到
在過去的幾十年里,全世界的含糖飲料消費量都在增加;根據全球疾病負擔,“總體暴露值”(考慮到風險水平的暴露程度和風險對疾病負擔的貢獻的嚴重程度)從1990年到2016年增加了40%以上。含糖飲料對心臟代謝健康的研究得到了很好的研究:它們與體重增加,超重或肥胖的風險增加有關; 2型糖尿病發病率更高(
目的在較短的分析時間內,通過盡可能簡單的樣品制備,以具有成本效益的方式,成功測定多種果汁中的糖含量。 背景近年來,研究表明:含糖軟飲料與肥胖、冠心病問題和II型糖尿病發展有關,因此,利用純果汁代替含糖軟飲料的健康選擇備受人們推崇。此外,據報道:某些果汁如石榴汁,由于含有抗氧化成分而對健康有益,導致這
許多營養師感到困惑,為啥有人飲用減肥軟飲料反而體重增加,且出現如糖尿病這樣的慢性疾病呢?近期,來自波士頓馬薩諸塞州總醫院的Richard Hodin及其團隊研究發現,這可能部分歸結于人造甜味劑阿斯巴甜。 如今,不含卡路里的人造甜味劑已成為糖的合成替代品,其甜度可高達糖的20000倍。它們經常被
隨著時尚飲食的興起,"超級食物"和越來越多的膳食補充劑的選擇,有時很難知道吃什么。 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這一點尤其重要。我們正努力做出最佳選擇,將高血壓、肥胖、2型糖尿病和心臟(心血管)疾病等健康問題的風險降至最低。 我們現在有證據表明,這些健康問題也都影響大腦功能:它們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都愛喝軟飲料,但該類飲料含糖和能量都較高,可增加體重以及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風險。鑒于此,2015年美國膳食指南和美國心臟協會建議避免在飲食中加糖。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們意識到含糖碳酸飲料對健康的不良影響,無糖碳酸飲料成為了新型替代品。 但近期有研究表明,即使是無糖碳酸飲料也可能
專家擔心,經常飲用含糖碳酸飲料可能會導致大腦發生"巨大"改變。一項最新研究發現,長期飲用甜飲可導致機能亢進,使大腦里的數百種蛋白發生改變。科學家在罹患癌癥和老年癡呆癥患者的大腦里,也發現了類似變化。 這是通過老鼠進行的研究,但是澳大利亞科學家表示,它證明了含糖飲食對我們的身體健康不利。研究
美國當地時間6月9日,2019年美國糖尿病學會(ADA)年會期間,有學者稱避免糖尿病的方法是最好遠離一切甜飲,包括不含糖的甜味劑飲料。甜味劑飲料不含糖為何也會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風險呢? 糖帶來的愉悅和健康不可兼得 糖及糖類食品可以產生很多令人人興奮的物質,在進食的過程中,可以緩解焦慮心情,會有
近日,Diabetes Care的一篇研究報告中,來自維也納醫科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鍛煉和飲食或并不能降低孕婦患妊娠期糖尿病的風險;在女性孕期嚴格限制卡路里的攝入或會對母親和胎兒產生非常有害的影響。 妊娠期糖尿病往往會在孕婦懷孕期間表現出來,而且在大多數情況下,胎兒出生后患者的疾病表現
對于人們而言,很多研究表明茶和咖啡都是對身體很好的兩種飲品,但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多喝咖啡可能有更多的益處。最近的研究表明:對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每天一杯咖啡會將死亡風險降低50%以上。 由葡萄牙波爾圖大學的Jo?oSérgioNeves博士和Davide Carvalho教授共同領導的這項研
眾所周知,碳酸飲料等含糖飲料對人體的益處有限,那果汁對人體影響是好是壞呢? 事實上,研究人員說,經常食用果汁可能有助于縮短你的壽命。 研究作者Jean Welsh說:"老年人如果喝更多含糖飲料,包括果汁、蘇打水和其他含糖飲料,可能會有早死的危險。"她是亞特蘭大埃默里大學醫
無糖和“節食”飲料(“diet”drinks)往往被認為是更健康的選擇,但是來自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卻發現,與全糖(full-sugar)飲料相比,它們對保持健康的體重沒有更多的幫助。1月3日,這一研究成果以“Artificially Sweetened Beverages and the
軟飲消費全球第一 躍居世界最胖國度 墨西哥開征垃圾食品稅 墨西哥參眾兩院近日通過一項法案,開始對國內垃圾食品和含糖飲料征收特別稅,以遏制該國日益嚴峻的肥胖問題。根據這一法案,政府未來將對每百克熱量超過275卡路里的垃圾食品征收8%的特別稅,并對每升含糖飲料增收1比索(1比索約合0.4
現代社會人可以說比人類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都更注重健康,從社交網絡上那些“談糖色變”的KOL們就可見一斑。 甜甜的糖真可謂危險與誘惑并存。美味是真的美味,與肥胖以及一系列代謝障礙相關也是不爭的事實。 想要健康,但也舍不下這份口舌之欲,人工代糖似乎成了希望之星。 然而事實卻似乎并不那么如意。
據英國《衛報》網站1月9日報道,醫生說通過市場策略來減少卡路里含量的辦法并不可行,現在必須通過生產環節逐漸減少加工產品中糖的含量。 致力于控制肥胖癥的專家們正發起一次行動來,以此對政府和食品工業施壓,要求至少使食物和飲料中的糖分降低30%。一些知名專家和醫生說,號召逐漸減少即食餐、谷物、糖
果糖是一種天然存在于水果、蔬菜、天然果汁及蜂蜜等食物中的糖,也作為“游離糖”添加到食品中,如軟飲料、早餐麥片、烘焙食品、糖果和甜點。在所有糖類中,果糖的血糖指數(即GI指數)最低,為31±2,蔗糖為89,葡萄糖為100。 理論上來說,適量服用天然果糖是可行的。但由于果糖在攝取、吸收和代謝等各個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7月16日報道,墨西哥政府日前宣布,作為抗肥胖運動的一部分,政府正在對有關高熱量食物和軟飲料的廣告進行限制。 這項限制即時生效,規定在工作日的14:30-19:30以及周末的07:30-19:30這些時間段內,有線和無線電視都將禁播此類廣告,電影院內同類的廣告也將會
營養素飲料飲多無益 如今,各式各樣的飲料琳瑯滿目,而且逐漸打起了“健康牌”,各種營養素飲料更是日新月異,“補充維生素”、“補充氨基酸”、“美容養顏”的招牌打得越來越響亮。但是,從營養本身的角度來看,這樣的飲料是否又真的有著這些神奇的健康功效呢? 話題聚焦: 營養素飲品 減肥法寶
減肥很難。而要保持這種狀態就更難了。許多人在短期內成功減肥,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又回到了以前的生活方式和體重。這可能導致體重在減少和增加之間搖擺不定。 其中一個問題是減肥飲食是不可持續的。它們讓節食者感到饑餓,沒有給他們維持長期健康所必需的營養。但選擇某些食物可以促進減肥,并提供你所需的營養
許多科學家人為,甜食通過誘人的美味和豐富的能量對人類釋放致命的誘惑。然而耶魯大學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大腦對甜味和熱量的應答途徑完全不同。令我們割舍不下甜食的真正原因,是大腦對熱量的渴望。這項研究發表在一月二十五日的Nature Neuroscience雜志上。 “我們發現大腦用兩組不相關的神經
美媒稱,雖然汽水和其他含糖飲料算不上健康,但現在,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含糖飲料與過早死亡的風險增加有關。 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3月18日報道,研究人員對健康從業者進行了為期30年的跟蹤分析,包括8萬多名女性和3.7萬名男性。參與者每四年要填寫一份飲食調查問卷,每兩年要回答有關生活方式和總體健康狀況
一項新研究發現,與不喝咖啡的結腸癌患者相比,大量飲用咖啡的患者癌癥復發或死亡的風險較低,而且從每天飲用咖啡兩到三杯開始這種效益就十分顯著。每天至少飲用四杯含咖啡因咖啡的患者的癌癥復發或死亡率只有不喝咖啡者的一半。 不過,研究人員警告說,癌癥患者不應因此就開始點超大杯的咖啡。該研究是對此類發現
在世界范圍內,慢性病發生率正在升高。到2030年,成年型糖尿病發病人數預計將翻倍,同時,心血管疾病將增加約35%。目前試圖控制這一現狀的方法均告失敗。 利用全世界數十萬人的數據,以及超過30年的流行病學研究,科學家發現,胎兒期和幼兒期發育過程中的諸多因素,有助于改善這些統計數據。 《
在世界范圍內,慢性病發生率正在升高。到2030年,成年型糖尿病發病人數預計將翻倍,同時,心血管疾病將增加約35%。目前試圖控制這一現狀的方法均告失敗。 利用全世界數十萬人的數據,以及超過30年的流行病學研究,科學家發現,胎兒期和幼兒期發育過程中的諸多因素,有助于改善這些統計數據。 《
導語:各種功能性飲料都自稱富含多種營養成分,有益健康,因而備受歡迎。然而營養學家提醒消費者,面對功能性飲料,應三思而后“飲”。 功能性飲料應三思而后“飲” 超市里各種功能性飲料琳瑯滿目:維他命水、含氧水、離子水、太空水……裝在花哨的瓶子里,讓人眼花繚亂。它們都自稱富含多種營養成分
據BBC報道,英國醫學協會(British Medical Association,BMA)聲稱,為了解決肥胖危機,對含糖飲料應額外增稅20%。據估計,不良飲食每年導致約7萬人過早死亡。 如今,從牙齒到2型糖尿病、肥胖,糖對健康的影響越來越受到關注。BMA的《Food for Thought》
近日,針對人體和小鼠的兩項研究表明,在西方飲食中普遍存在的食品添加劑無機磷酸鹽與缺乏運動之間存在著密切聯系。 去年,WTO發布的研究報告首次揭示了2001年至2016年全球成年人體育活動情況的變化趨勢。研究指出,2016年全球超過四分之一的成年人沒有進行足夠的體育活動,這使得超過14億成年人罹
2012年3月30-31日,北京理化分析測試技術學會北京質譜學會舉辦的“2011年度北京質譜年會”在北京外研社國際會議中心隆重召開。來自科研院所、檢測機構、儀器廠商等五百余位質譜界專家學者、實驗室人員、技術工程師等參加了本次年會,共同探討了質譜技
長期以來,加工食品中的添加成分到底安不安全,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最近,美國網絡醫學博士發表了最有爭議的五種添加成分的最新研究成果,《生命時報》記者采訪了中國農業大學副教授范志紅,進行了解讀。 合成色素。在許多果味水、果味粉、果子露、汽水、
健怡可樂被指存致癌風險 美國消費者倡導組織——公共利益科學中心(CSPI)近日發表公開信,呼吁格萊美獲得者、美國女歌手泰勒·斯威夫特停止為健怡可樂代言。而理由是,可口可樂公司旗下的健怡可樂(diet coke)中含有人工甜味劑——阿斯巴甜(aspartame)。這種添加劑在經過實驗后被發現,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