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設立研究生學術交流平臺有利學術交流
教育部日前決定設立全國研究生學術交流平臺,支持開展全國性研究生學術交流活動,擴大院校之間、學科之間、研究生之間交流,創新培養模式,共享優質教育資源,促進高層次創新人才脫穎而出。 學術交流平臺包括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和全國研究生暑期學校兩種形式。學術交流平臺將依托高水平大學,充分利用國家重點學科、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優質教育資源,以一級學科為基礎,在全國范圍內設立多學科領域的學術交流平臺,形成穩定的辦學基地。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主要面向在學博士研究生,分學科領域舉辦,原則上每個一級學科每年舉辦一次;通過征文的形式,選拔優秀博士生進行學術論文的集中交流,提高博士生的創新意識和學術交流能力。全國研究生暑期學校主要面向在學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分學科領域舉辦,原則上每個一級學科每年舉辦一個;邀請海內外學術水平高、教學經驗豐富的知名專家、學者開設相關課程,介紹學術發展動態,引領研究生開闊視野,啟發科研思路。 為鼓勵研究......閱讀全文
教育部設立研究生學術交流平臺 有利學術交流
教育部日前決定設立全國研究生學術交流平臺,支持開展全國性研究生學術交流活動,擴大院校之間、學科之間、研究生之間交流,創新培養模式,共享優質教育資源,促進高層次創新人才脫穎而出。 學術交流平臺包括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和全國研究生暑期學校兩種形式。學術交流平臺將依托高水平大學,充分利用
全美高校實施博士研究生項目評估
據《科學》網站消息,由美國國家研究院(National Academies)開展的美國高校研究生計劃項目評估近日實施,有212所大學的5100個博士生研究項目被囊括到這項評估中,一共涉及62個領域。不過,這個評估似乎并不能讓各個高校之間有關誰的項目該拿第一名的爭執平息下來。 不同于那
官方批復:同意博士研究生再擴招!
今年兩會上有人大代表建議,進一步擴大中西部地區「雙一流」高校博士生招生規模,使高端人才培養東西不均的問題逐步得到改善。并重點鼓勵高水平大學依托國家重大科研攻關任務增加招收博士或碩士研究生計劃。 近日,貴州教育打響了確認博士再翻倍擴招的第一槍,發布《貴州省政府批復同意調整貴州大學辦學規模》的消息
大氣所組織大氣物理學與大氣環境項目社會實踐活動
在北京市重點學科—大氣物理學與大氣環境項目的資助下,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王彩霞申請的研究生社會實踐類項目于10月26日至27日開展了系列活動。此次社會實踐得到了大氣所和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的鼎力相助。 26日上午,大氣所及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的研究生一行30余人,先到北京市避雷裝置安
英國教育博士研究生培養:注重專業發展
格拉斯哥大學一角 英國的教育博士專業學位(Ed.D)教育始于1992年,近些年來發展迅速。與美國Ed.D作為職前學位的性質不同,英國的Ed.D屬于一種在職專業學位。這種Ed.D一方面強調Ed.D對于知識生產方面的貢獻,另一方面更注重促進在職人員的專業發展。 英國Ed.
營養所舉辦第四屆研究生學術交流會
交流會現場 為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增強科技創新活力,促進研究生之間的學術交流,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營養科學研究所第四屆研究生學術交流會于10月25日至27日在浙江寧海召開。全所師生員工約126人參加會議。 營養所所長陳雁發表了熱情洋溢的開幕詞并擔任學術交流評委。來自不
博士后國際交流計劃學術交流項目獲選結果公布
博管辦〔2021〕300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局),中共海南省委人才發展局,中國科學院人事局,中國社會科學院人事教育局,有關博士后設站單位:為進一步加強博士后國際交流,提升博士后培養質量,按照《全國博士后管委會辦公室2021年博士后國(境)外交流項目申報工作的通
蘇州大學研究生院正式掛牌成立
日前,蘇州大學研究生院正式掛牌成立,標志著該校學位與研究生教育邁上新臺階。目前,蘇州大學的研究生招生與培養規模已列全國省屬高校前列,擁有各類在校研究生規模達14000余人。學校擁有4個國家級重點學科、12個省級一級學科重點學科,7個“江蘇高校優勢學科”;擁有20個博士后流動站、24個一
中科院研究生院8730名博士碩士獲學位
7月15日,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2011年度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在玉泉路園區禮堂隆重舉行。中科院各科研院所8730名畢業生完成學業,獲博士、碩士學位。中國科學院院長、研究生院院長白春禮院士,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研究生院人文與社會科學學位評定分委員會副主席曹效業,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
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招聘博士后
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新材料學院肖蔭果課題組主要從事能源材料結構與性能的中子散射研究。目前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大科學裝置前沿研究”重點專項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大科學裝置聯合基金項目以及多個省市級科研項目。因為所承擔的科研項目需求,擬招聘能源材料研究方向博士后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