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性關節炎(RA)是一種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是炎癥活動具有明顯的節律波動。然而,控制這些炎癥節律的確切機制仍然難以捉摸。
2024年9月10日,南方醫科大學Hong Mukeng、Li Juan、 周宏偉、李壯共同通訊在Cell Metabolism(IF=27.7)在線發表題為“Dietary-timing-induced gut microbiota diurnal oscillations modulate inflammatory rhythms in rheumatoid arthritis”的研究論文,該研究表明飲食時間誘導的腸道微生物群晝夜振蕩調節類風濕關節炎的炎癥節律。
該研究探討了飲食模式、腸道微生物群晝夜振蕩和RA節律性之間的相互作用,并在膠原誘導關節炎(CIA)小鼠和RA患者中強調了飲食時間在調節與腸道微生物群相關的RA炎癥節律中的重要性。具體來說,Parabacteroides distasonis (P. distasonis)利用β-葡萄糖苷酶(β-GC)從飲食中釋放甘糖素(GLY),以響應日常營養線索,影響依賴于sirtuin 5-核因子-κB (SIRT5-NF-κB)軸的RA炎癥節律。值得注意的是,該研究通過晝夜周期的連續采樣驗證了RA患者中P. distasonis-β-GC-GLY的每日波動。這些發現強調了飲食時間在RA節律性中的關鍵作用,并為緩解關節炎的新治療策略提出了潛在的臨床意義。
類風濕性關節炎(RA)是一種以全身炎癥和關節結構進行性侵蝕為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導致嚴重殘疾和生活質量下降。值得注意的是,RA患者經常報告癥狀的晝夜波動,其特征是早晨加重,隨著一天的進展減輕。這種癥狀模式受晝夜節律、激素變化和免疫系統激活的復雜相互作用調節。
晝夜節律是生物過程在大約24小時周期內的內在振蕩,對日常生理和行為功能的調節至關重要。這些節律由下丘腦視交叉上核內的中央時鐘協調,該時鐘根據環境線索進行校準,包括光照、食物消耗和身體活動水平。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飲食節奏的紊亂,如用餐時間、禁食間隔和營養成分,在調節全身炎癥中起著重要作用,激發了飲食習慣對類風濕關節炎炎癥過程的潛在影響。
研究發現,與健康對照者相比,RA患者的腸道微生物群存在明顯的不平衡某些細菌種類,特別是Prevotella copri和Collinsella spp, 在RA患者體內大量存在,并與驅動促炎免疫反應有關。相反,有益共生菌(如prausnitzii Faecalibacterium)水平的降低與疾病嚴重程度的升高和較差的治療結果相關,強調了腸道微生物群在RA發病和進展中的關鍵作用。有趣的是,腸道微生物群也表現出受飲食習慣和宿主生物鐘影響的晝夜變化。這些波動可以顯著改變腸道微生物群的組成和功能,從而影響宿主的免疫反應和炎癥狀態。這些發現表明,這些節律的不規則性,可能支持在腸道微生物群中觀察到的晝夜變化,可能介導晝夜節律紊亂對宿主炎癥的影響。
在這項研究中,作者描述了飲食時間相關的腸道微生物群在調節RA炎癥節律調節中的作用。研究表明,飲食節律通過特定腸道微生物群的晝夜振蕩來決定關節炎炎癥的周期性,特別是Parabacteroides distasonis (P. distasonis)。從機制上講,這種細菌通過產生glycitein (GLY)減輕sirtuin 5 (SIRT5)依賴性炎癥,促進了β-葡萄糖苷酶(β-GC)的表達。該研究為以飲食干預為中心的新型治療方法鋪平了道路,并針對P. distasonis來緩解關節炎。
參考消息:
https://www.cell.com/cell-metabolism/fulltext/S1550-4131(24)00334-6#au21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讓人痛苦不堪的慢性疾病,被稱為“不死的癌癥”。它不僅病程漫長,還可能導致關節變形甚至殘疾,給患者的生活帶來極大困擾。近日,天津大學醫學部藥學院副教授李楠課題組的一項新研究為該病癥治......
類風濕性關節炎(RA)是一種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是炎癥活動具有明顯的節律波動。然而,控制這些炎癥節律的確切機制仍然難以捉摸。2024年9月10日,南方醫科大學HongMukeng、LiJuan、......
類風濕性關節炎(RA)是一種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是炎癥活動具有明顯的節律波動。然而,控制這些炎癥節律的確切機制仍然難以捉摸。2024年9月10日,南方醫科大學HongMukeng、LiJuan、......
近日,中山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陳永明、劉利新教授團隊在國際上第一次闡明了聚合多肽抑制NA激活TLR9的機制,原創性研究論文以“Syntheticpolypeptidesinhibitnucleica......
美國科學家開展的一項新研究顯示,類風濕性關節炎與肺癌風險顯著增加有關。相關論文發表于最新一期《關節炎與風濕病》雜志。美國梅奧診所瑞貝卡·布魯克斯團隊評估了類風濕性關節炎和類風濕性關節炎相關間質性肺病患......
近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骨科運動醫學中心教授付維力團隊聯合西南交通大學教授謝超鳴團隊在《生物材料》發表論文,該研究構建了一種可注射生物黏附的明膠水凝膠,作為負載益母草堿的葉酸修飾聚多巴胺納米藥物載體,用......
科技日報北京4月28日電 (記者張佳欣)骨關節炎是最常見的關節炎形式。美國杜克大學全球健康中心研究人員報告稱,通過驗血檢測一種新的血清生物標志物,可預測膝關節骨關節炎,比用X光檢測出這種疾病......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4/520158.shtm記者4月1日從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獲悉,該院骨科、老年骨關節疾病防治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科研......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德國埃爾朗根-紐倫堡大學和英國伯明翰大學的研究人員首次證實關節成纖維細胞能從促炎癥表型轉變為促炎癥消退表型并穩定關節中的特定免疫細胞群體,從而促進炎癥消退,這是炎癥性關節炎研究中......
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關節病變,主要表現為滑膜增生、軟骨變性及軟骨下骨增生,造成關節功能喪失和生活質量下降,在60歲以上人群發病率超過50%,全球范圍內有數億人受到影響。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enom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