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土壤有機污染物前處理技術大全》中提到,“一般使用有機溶劑對樣品進行提取的操作才叫‘萃取’”。其實傳統意義上的萃取,其定義是利用物質在兩種互不相溶(或微溶)的溶劑中溶解度或分配系數的不同,使物質從一種溶劑內轉移到另外一種溶劑中,我們又稱之為“溶劑萃取”或者“液液萃取”。在“萃取”中,有一個關鍵的概念——“兩種互不相溶的溶劑”,當我們將其中一種“溶劑(液體/液相)”改為“固體/固相”時,我們稱之為“固液萃取”。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基于色譜技術的固液萃取方式,我們稱之為“固相萃取”。從“萃取”的目的上說,“固液萃取”更符合“萃取(extraction)”在傳統意義上的概念——目標化合物的“轉移”;而“固相萃取”則是基于“純化”為目的的一種色譜技術。除了固相和液相之外,其實氣相也可以用來進行萃取。在土壤揮發性有機物的測定中,我們會使用到頂空或者吹掃補集方法,其實就相當于一個氣固/氣液萃取的過程,通過低沸點化合物在固相/液相中揮發而轉移......閱讀全文
2016年5月31日,國務院印發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提出到2020年,全國土壤污染加重趨勢得到初步遏制,土壤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農用地和建設用地土壤環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十條”明確提出,實行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終身責任制,并明確2017年底前出臺有關責任追究辦法。 目前,我國土壤修
——全面囊括土壤檢測知識與技術! 今年年中,國家生態環保部公布了新的土壤環境質量標準。無論是作為管理人員還是技術人員,從業人員都需要系統性的學習土壤政策及土壤檢測。在此背景下,EWG1990儀器學習網聯合分析測試百科網,共同組織全國土壤專家團隊撰寫土壤專項系列文章及新媒體視頻,通過此系列文章解決全
航海亮點 ●專業文章20+ ●視頻講解10+ ●技術人員100+ ●檢測儀器50+活動背景 今年年中,國家生態環保部公布了新的土壤環境質量標準。無論是作為管理人員還是技術人員,從業人員都需要系統性的學習土壤政策及土壤檢測。 在此背景下,EWG1990儀器學習網聯合分析測試百科網,共同組織
摘 要: 快速溶劑萃取技術作為樣品前處理技術,主要用于監測固體物質中的污染物,其以溶質在不同溶劑中各異的溶解度為依據,借助快速溶劑萃取儀,在高溫、高壓條件下,選取最優溶劑,以此保證了監測的高效性與快速性。本文分析了水環境監測的現狀,介紹了快速溶劑萃取技術的概況,包括原理、流程、特點等,重點闡述了
摘 要: 快速溶劑萃取技術作為樣品前處理技術,主要用于監測固體物質中的污染物,其以溶質在不同溶劑中各異的溶解度為依據,借助快速溶劑萃取儀,在高溫、高壓條件下,選取最優溶劑,以此保證了監測的高效性與快速性。本文分析了水環境監測的現狀,介紹了快速溶劑萃取技術的概況,包括原理、流程、特點等,重點闡述了
摘 要: 快速溶劑萃取技術作為樣品前處理技術,主要用于監測固體物質中的污染物,其以溶質在不同溶劑中各異的溶解度為依據,借助快速溶劑萃取儀,在高溫、高壓條件下,選取最優溶劑,以此保證了監測的高效性與快速性。本文分析了水環境監測的現狀,介紹了快速溶劑萃取技術的概況,包括原理、流程、特點等,重點闡述了
從古時,人們就開始致力于將一種物質從另外一種物質中提取出來,但是那時候還缺乏科學的提取方法。自從化學提取法建立起來后,才從效率和速度上得到本質的提高。但是即使在今天,從混合物中分離、富集依然是一件費力費時的工作,特別是在復雜環境樣品分析應用中,還是碰到了相當的困難。 環境分析最關鍵的步
引言近年來,世界各國開始重視污染土壤治理技術的研究。目前,用于石油污染土壤修復的主要技術手段可大致分為物理化學法、微生物法和植物法。常用的物理化學法包括萃取分離法、沖洗法、熱化學技術、化學破乳回收法等。微生物法大致可分為異位處理法和原位處理法兩類。原位微生物修復法主要包括投菌法、生物培養法、生物通氣
快速溶劑萃取的基本原理 1、溫度增加升高溫度對于基體效應的克服有所幫助,使解析動力學加快,溶劑黏度降低,提升溶劑分子在機體中的擴散速度,使萃取效率得以提升。50~200℃是快速溶劑萃取儀的允許溫度范圍,75~125℃為該儀器常規的使用溫度,常用100℃來萃取環境當中的一般污染物。以往實驗證
目前,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形勢緊迫,任務艱巨。為此,記者采訪了環境保護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土壤污染防治研究中心主任林玉鎖研究員,介紹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主要進展及其取得的成效。 問: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大致經歷了哪些階段? 林玉鎖:相對于我國大氣和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基礎薄弱,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防治形勢緊迫,任務艱巨。為此,本報記者采訪了環境保護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土壤污染防治研究中心主任林玉鎖研究員,介紹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主要進展及其取得的成效。 中國環境報: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大致經歷了哪些階段? 林玉鎖:相對于我國大氣和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基礎薄弱,土壤污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汽車數量急劇上升,加油站和地下儲油罐的數量與日俱增。由于輸油管道、儲油罐滲漏,含油污水排放,落地油等原因,大量油類污染物進入土壤。石油和化工工業對土壤造成的污染,尤其是其中的大量揮發性有機物,破壞了土壤本身的生態系統,對地下水也構成威脅,嚴重危害人類健康。揮發性有機物作為
分散液相微萃取是最近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樣品前處理技術,方法具有操作簡便、快速、富集效率高、萃取劑使用量少等優點,可與氣相色譜、液相色譜和電感耦合等離子發射光譜儀等儀器聯用,并已在食品、環境樣品中得到了較廣泛的應用。本文對該技術在分離科學領域應用的基本原理、影響富集效率的因素和最新進展進
分散液相微萃取是最近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樣品前處理技術,方法具有操作簡便、快速、富集效率高、萃取劑使用量少等優點,可與氣相色譜、液相色譜和電感耦合等離子發射光譜儀等儀器聯用,并已在食品、環境樣品中得到了較廣泛的應用。 液相微萃取(LPME) 或溶劑微萃取(SME) 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年開始出現一種
第三屆中國國際土壤與地下水高峰論壇(Soiltec China 2018)將于2018年11月29-30在上海外高橋喜來登酒店隆重召開,本次論壇將以“發展可持續綠色修復,實現“凈土”戰略”為主題展開。本屆會議將分二個主題 一:土壤地下水修復技術 二:土壤/地下水監測技術。匯集來自政府相關部門、高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科技部發布通知,對《土壤污染防治先進技術裝備目錄》征求意見。意見反饋截止日期為2017年12月3日。《土壤污染防治先進技術裝備目錄》是科技部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農業部組織編制的。 據悉,土壤As(形態)、Sb、Hg液相-原子熒光(
農藥殘留檢測技術一直是國際農產品和食品安全研究領域的一個熱點。農藥殘留的分析是在復雜的基質中對低濃度待測組分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通常需經過樣品制備、純化富集、分離檢測和綜合分析等步驟。農藥殘留量測定中的樣品前處理主要包括萃取和凈化等步驟。提取是將樣品中的農藥溶解分離出來的操作步驟,而由
分散液相微萃取是zui近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樣品前處理技術,方法具有操作簡便、快速、富集效率高、萃取劑使用量少等優點,可與氣相色譜、液相色譜和電感耦合等離子發射光譜儀等儀器聯用,并已在食品、環境樣品中得到了較廣泛的應用。 液相微萃取(LPME) 或溶劑微萃取(SME) 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年開始出現一種
摘要半揮發性有機化合物(SVOCs)具有較高的分子量和沸點,且SVOCs 不易揮發,主要由農藥和除草劑組成。這些化合物日積月累暴露在外,和室內環境中,會留下很大的環境隱患,導致公眾衛生健康危害。所以被US EPA 列為有害空氣污染物(HAPs),可導致過敏、哮喘、內分泌和甲狀腺破壞、生殖毒性
2013年8月4日,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樣品制備專業委員主辦,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協辦的“第一屆全國樣品制備學術報告會”在美麗的大連舉行。會議期間來自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的李攻科教授、吉林省現代檢測技術工程研究中心趙純教授、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的
1 簡介 固相微萃取技術克服了傳統樣品前處理技術的缺陷,集采樣、萃取、濃縮、進樣于一體,大大加快了分析檢測的速度。其顯著的技術優勢正受到環境、食品、醫藥行業分析人員的普遍關注,并大力推廣應用。] 固相微萃取技術是基于采用涂有固定相的熔融石英纖維來吸附、富集樣品中的待測物質。其中吸附劑萃取
摘要:食品安全是人們普遍十分關心的問題,發展新的食品檢測技術有關于民生的大事,具有十分的重要的意義。食品分析涉及營養成分、添加劑、有毒有害的有機農藥殘留和無機重金屬雜質檢測等多個方面。本文僅介紹了新型綠色萃取技術結合原子吸收光譜在食品中有毒有害重金屬組分檢測中的應用,綠色萃取技術包括固相萃取(S
食品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糧食、蔬菜和水果是人們生活必備食品,但是由于在農業生產中農藥被大量的使用,一部分農藥會直接或間接殘存于谷物、蔬菜、果品、畜禽產品、水產品中以及土壤中。人類在食用了被農藥污染的食品、糧食、水果及蔬菜后,殘留在其中的農藥會積累在體內,引發疾病,嚴重危害了人民健康和生命
農藥殘留快速檢測樣品前處理技術食品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糧食、蔬菜和水果是人們生活必備食品,食品的安全問題既是最基本的質量要求,也是關系到人民健康和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但是由于在農業生產中農藥被大量的使用,一部分農藥會直接或間接殘存于谷物、蔬菜、果品、畜禽產品、水產品中以及土壤中。人類在食
農藥殘留快速檢測樣品前處理技術食品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糧食、蔬菜和水果是人們生活必備食品,食品的安全問題既是最基本的質量要求,也是關系到人民健康和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但是由于在農業生產中農藥被大量的使用,一部分農藥會直接或間接殘存于谷物、蔬菜、果品、畜禽產品、水產品中以及土壤中。人類在食
污染土壤修復是指利用物理、化學和生物等方法轉移、吸收、降解和轉化土壤中的污染物,使其濃度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或將有毒有害污染物質轉化為無害物質的過程。從根本上說,污染土壤修復的技術原理可概括為改變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態或同土壤的結合方式,降低其在環境中的可遷移性與生物可利用性,以及降低土壤中有害物質
1土壤養分速測技術及其應用特點1.1 土壤養分速測的意義土壤養分速測儀是基于土壤養分速測技術的先進農業儀器,土壤養分速測是一種相對于常規分析,速度更快捷,成本更低廉,測試設備更簡便,而測試精度能滿足測土施肥要求的土壤養分測試技術與裝備。在之前的文章土壤養分速測技術詳解中對該技術已經有過一次詳細的介紹
石油是一非常復雜的烴類混合物,且所含的大多數化合物對人類健康和環境存在著潛在的風險。目前,石油污染土壤已成為一個全球性的環境問題。為此,大量的學者對石油污染土壤治理的相關修復技術進行了研究。其中溶劑萃取是一種具有發展前途的土壤修復技術,它可以快速有效地去除土壤中的有機污染物,同時還可以對具有一定價值
2017年7月開展了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實驗室篩選工作。其中涉及多項有機化合物檢測,今天小析姐就以多氯聯苯為例說一說現階段實驗室的有機前處理技術都有哪些。土壤的采集處理 依據標準: GB17378.3-2007海洋監測規范第3部分 樣品采集儲運和運輸 HJ/T166-2004土壤環境檢測
土壤污染具有隱蔽性,看不見也摸不著。此外,由于土壤環境復雜,重金屬一旦進入很難出來,治理難度大、成本高。“國外的淋洗、焚燒等土壤污染治理技術,不但成本高,且在去除污染物的同時土壤中的有機質和營養物質隨之流失,土壤喪失生產農產品的功能。”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環境修復研究中心主任陳同斌在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