誘發乙肝的原因之一在于急性肝炎,急性肝炎會誘發乙肝主要是因為當人體感染乙肝病毒后,體內的T細胞會攻擊肝臟細胞,并使其釋放入血的乙肝病毒,并與特異性抗體所結合,使得干擾素生成增多。 慢性活動性肝炎也會誘發乙肝的生成,主要是由于患者的免疫功能缺陷和免疫調節紊亂,使得機體在感染乙肝病毒后復制活躍,易造成感染慢性化。另外,因為HBV的侵入使得肝細胞膜特異脂蛋白形成其自身抗原,抑制T細胞活性,導致肝細胞進行性損害。 慢性遷延性肝炎也是誘導乙肝發生的原因之一,主要在于無癥狀的乙肝病毒攜帶者和慢性遷延型肝炎患者在其機體免疫功能低下的情況下再次感染乙肝病毒,使得機體不能產生有效的免疫反應而出現肝細胞損害,且由于自身缺乏感染素而使乙肝病毒攜帶者不能清除病毒而呈現長期攜帶狀態。 誘發乙肝的病因之四在于重型肝炎的發生,當患者患有重型肝炎時就會使得機體的免疫反映過強,T細胞抗毒反應迅速破壞,再加上HBV復制活性增強使得肝細胞損害嚴重。......閱讀全文
誘發乙肝的原因之一在于急性肝炎,急性肝炎會誘發乙肝主要是因為當人體感染乙肝病毒后,體內的T細胞會攻擊肝臟細胞,并使其釋放入血的乙肝病毒,并與特異性抗體所結合,使得干擾素生成增多。 慢性活動性肝炎也會誘發乙肝的生成,主要是由于患者的免疫功能缺陷和免疫調節紊亂,使得機體在感染乙肝病毒后復制活躍,易
乙肝表面抗原(HBsAg)是乙肝病毒的外殼蛋白,本身不具有傳染性,但它的出現常伴隨乙肝病毒的存在,所以它是已感染乙肝病毒的標志。它可存在于患者的血液、唾液、乳汁、汗液、淚水、鼻咽分泌物、精液及陰道分泌物中。在感染乙肝病毒后2~6個月,當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升高前2~8周時,可在血清中測到陽性結果。急
把患者血清稀釋2~12倍后,與已知濃度的表面抗體相混合,產生凝集反應的最高值便為表面抗原滴度。從這里可以看出,稀釋數愈大而出現凝集時,說明血清中表面抗原含量愈多。血清中HBsAg含量與傳染性成正變關系,但非肯定的一致關系。高滴度的HBsAg可作為有傳染性的參考指標。臨床可根據乙肝表面抗原滴度的高
1976年10月,世界衛生組織(WHO)專家會議規定了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統一縮寫為HBsAg。它的分子量為2.4×1000000,系由混合的多肽組成,含有脂類、糖類和蛋白質等。其對低溫有較強的抵抗力,甲醛可使其滅活,將其加熱到60℃10小時可降
小王發現自己的“兩對半”報告單上顯示乙肝表面抗原和乙肝表面抗體都是陽性,略有些醫學知識的他知道一般抗原和抗體不會同時出現,那這又是什么情況呢?到底是得了乙肝還是對乙肝有免疫力?是不是檢驗錯了?眾所周知,在注射乙肝疫苗之后,人體會產生乙肝表面抗體,這種抗體可以與乙肝表面抗原結合,從而清除表面抗原,保護
乙肝表面抗原檢查用于判斷是否感染了乙肝病毒。 1. 乙肝表面抗原陽性是感染乙肝病毒的指標,乙肝表面抗原本身具有抗原性,無傳染性。 2. 其他肝功能正常而僅僅乙肝表面抗原陽性者,稱為乙肝病毒攜帶者。 3. 乙肝表面抗原的滴度高低可判斷患者的傳染性,HBsAg的滴度越高,HBsAg及乙肝病毒D
日前,Arrowead Pharmaceuticals公司在歐洲肝臟研究學會(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Liver,EASL)2018年國際肝臟大會(The International Liver Congress 2018)上發布了該公
在臨床檢測中,常常遇到溶血的標本。溶血對ELISA檢測乙肝表面抗原(HBsAg)究竟是否有影響,各文獻報道很不一致,本文對標本溶血的原因及其對ELISA檢測乙肝表面抗原的影響進行簡要的討論。1 標本溶血的原因溶血是臨床檢驗中最常見的一種干擾和影響因素。溶血可分為體內溶血和體外溶血 [1] 。體內溶血
日前,在以“乙肝表面抗原持續陽性的防治策略”為主題的第189期東方科技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聞玉梅、莊輝和來自國內外的40余位專家學者就慢性乙型肝炎的防治策略展開了研討。專家呼吁,應加強多學科的合作研究,重視基礎和臨床的緊密結合,進一步闡明乙肝表面抗原(HBsAg)持續陽性的機制和清除HBsAg
1、居家過日子,冰箱少不了。冰箱內壁結霜,水汽從那里來 據了解,大部分水汽來自空氣中,人們存放食品打開冰箱時,室內空氣和冰箱內氣體自由交換,室內的濕空氣悄悄地進入冰箱里。還有一部分水汽來自冰箱里存放的食品,如清洗干凈的蔬菜、水果放在保鮮盒里,蔬菜等食品中的水分蒸發,遇冷后凝結成霜。特別在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