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BCG卡介苗的基本信息介紹
BCG卡介苗:20世紀初,法國細菌學家卡爾美脫(Calmette)和介蘭(Guerin)將牛型結核桿菌接種在培養基上,每隔2-3周移種一次,經過十幾代之后,他倆發現該菌株的毒力減低。歷經13年,更換培養基達235次,牛型結核桿菌毒力大大減低,而菌種的抗原性保持不變。將其接種于實驗動物,不但不致病,而且產生了一定的免疫力,這就為制造預防結核病的菌苗提供了菌種。為了紀念這兩位科學家的功績,便命名為卡介苗,英文縮寫為BCG。......閱讀全文
關于BCG卡介苗的基本信息介紹
BCG卡介苗:20世紀初,法國細菌學家卡爾美脫(Calmette)和介蘭(Guerin)將牛型結核桿菌接種在培養基上,每隔2-3周移種一次,經過十幾代之后,他倆發現該菌株的毒力減低。歷經13年,更換培養基達235次,牛型結核桿菌毒力大大減低,而菌種的抗原性保持不變。將其接種于實驗動物,不但不致病
關于BCG卡介苗的禁忌介紹
(1)已知對該疫苗的任何成分過敏者。 (2)患急性疾病、嚴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發作期和發熱者。 (3)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療者。 (4)患腦病、未控制的癲癇和其他進行性神經系統疾病者。 (5)妊娠期婦女。 (6)患濕疹或其他皮膚病者。 (7)早產兒體重<2
關于BCG卡介苗的正常反應介紹
接種2周左右,90%以上的受種者局部可出現紅腫浸潤,隨后化膿,可形成小潰瘍;小潰瘍可用紫藥水涂抹以防感染,潰瘍持續數周至半年,可自行吸收、結痂,最后愈合留下一個永久性凹陷疤痕,俗稱“卡痕”。
關于卡介苗(BCG)免疫接種的反應介紹
卡介苗接種后2周左右,局部可出現紅腫浸潤,隨后化膿,形成小潰瘍,可用1%龍膽紫涂抹,以防感染。8-12周后可結痂,這是正常反應。個別新生兒出現淋巴結腫大,可用熱敷處理。如已軟化形成膿痂,可用滅菌注射器抽膿,不要切開,一次抽膿未愈者,還可反復抽膿,直至痊愈為止。對于破潰者,則愈合時間較長,可擴大創
關于BCG卡介苗的使用進程
1921年,卡介苗于首次在人類中使用。 1927年,開發了皮內注射的方法。 1928年,國際聯盟(世界衛生組織前身)采用BCG為標準疫苗。 1929-1930年,在德國的呂貝克開展的一場接種試驗,72人因口服污染有毒株的BCG制劑死亡。盡管這樣,卡介苗接種繼續發展。 1939年,多穿刺技
簡述BCG卡介苗的補種原則
(1)未接種過卡介苗的
關于卡介苗的基本信息介紹
卡介苗(BCG Vaccine)是由減毒牛型結核桿菌懸浮液制成的活菌苗,具有增強巨噬細胞活性,加強巨噬細胞殺滅腫瘤細胞的能力,活化T淋巴細胞,增強機體細胞免疫的功能。 最早由法國科學家卡爾梅特(Calmette)和介朗(Guérin)研制成功。
關于卡介苗多糖核酸的基本信息介紹
卡介苗多糖核酸是采用卡介苗經熱酚法提取的多糖核酸類物質,具有活化巨噬細胞、增強T細胞、B細胞介導的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功能。 使用BCG-PSN治療后,CD4、CD4/CD8比值可明顯升高〔5,6〕,BCG-PSN能有效地治療由于MP感染后,引起的宿主細胞產生的病理性免疫反應。BCG-PSN用藥
卡介苗的基本信息
卡介苗(BCG Vaccine)是由減毒牛型結核桿菌懸浮液制成的活菌苗,具有增強巨噬細胞活性,加強巨噬細胞殺滅腫瘤細胞的能力,活化T淋巴細胞,增強機體細胞免疫的功能。最早由法國科學家卡爾梅特(Calmette)和介朗(Guérin)研制成功。
關于卡介苗的注意事項介紹
1.有免疫缺陷或損害者(如艾滋病患者)有可能引起全身性卡介苗疾病的危險。 2.正使用免疫抑制藥物或放射治療者,亦有上述同樣的危險性。 3.對卡介苗過敏者,有可能引起強烈過敏反應。 4.發熱及急性傳染病患者,包括活動性結核病人,待疾病治愈后再進行治療。
關于卡介苗的不良反應介紹
1.治療用卡介苗在使用后可能發生“卡介苗全身性反應”,臨床癥狀包括:發熱39.5℃或39.5℃以上,持續12小時或12小時以上;發熱38.5℃或38.5℃以上,持續48小時或48小時以上;肺炎、肝炎、外泌尿生殖器官機能異常,有活體組織檢查的肉芽腫性炎癥;或敗血癥的傳統癥狀,包括循環不良,急性呼吸
關于卡介苗多糖核酸的簡介
卡介苗多糖核酸是采用卡介苗經熱酚法提取的多糖核酸類物質,具有活化巨噬細胞、增強T細胞、B細胞介導的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功能。 使用BCG-PSN治療后,CD4、CD4/CD8比值可明顯升高〔5,6〕,BCG-PSN能有效地治療由于MP感染后,引起的宿主細胞產生的病理性免疫反應。BCG-PSN用藥
J-Infect-Dis:卡介苗竟然會增強天然免疫反應
關于一種已經使用了近100年的舊疫苗的新研究不僅表明了它的有效性,而且還表明它能提高我們對比最初設想的更廣泛的細菌的免疫反應,相關研究成果于近日發表在《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上。 卡介苗(Bacille Calmette-Guerin,BCG)自1921
膀胱內BCG免疫治療的傳染性并發癥
牛分支桿菌(BCG)的膀胱內給藥是淺表(非肌肉浸潤性)膀胱癌輔助治療的一種主要方式。雖然通常耐受性良好,但可能出現局部和全身感染性并發癥。發病機制由卡介苗(BCG),導致感染性并發癥的發生發展的機理尚不完全清楚。其在癌癥中作為免疫治療劑的作用機制尚不完全清楚,但有證據表明,特定輔助T細胞細胞因子譜的
卡介苗的作用
用于①腫瘤的輔助治療;②預防結核病;③治療哮喘性支氣管炎及預防小兒感冒。也用于治療膀胱原位癌和預防復發,用于預防處于Ta或T1期的膀胱乳頭狀瘤經尿道切除術后的復發。
關于皮內注射用卡介苗的免疫程序和劑量介紹
一、皮內注射用卡介苗的免疫程序和劑量: 1.10次人用卡介苗加入1ml所附稀釋液, 5次人用卡介苗加入0.5ml所附稀釋液,放置約1分鐘,搖動使之溶解并充分均勻。疫苗溶解后必須半小時內用完。 2.用滅菌得1ml藍心注射器(25~26號針頭)吸取搖勻得疫苗,在上臂外側三角肌中部略下處批那注射0
非特異性免疫治療真菌過敏性哮喘
當不能確定變應原時,可進行非特異性免疫治療,改變患者的反應性,使之能耐受變應原的刺激。常用的藥物有組球蛋白和凍干卡介苗(卡介苗素)等。 (1)凍干組胺丙種球蛋白(組胺丙種球蛋白)又名組球蛋白,可用于治療支氣管哮喘。組球蛋白的治療機制仍不十分清楚。 (2)凍干卡介苗(卡介苗素,BCG-E)是卡
卡介苗的適應證
用于①腫瘤的輔助治療;②預防結核病;③治療哮喘性支氣管炎及預防小兒感冒。也用于治療膀胱原位癌和預防復發,用于預防處于Ta或T1期的膀胱乳頭狀瘤經尿道切除術后的復發。
卡介苗的作用特點
卡介苗(BCG Vaccine)是由減毒牛型結核桿菌懸浮液制成的活菌苗,具有增強巨噬細胞活性,加強巨噬細胞殺滅腫瘤細胞的能力,活化T淋巴細胞,增強機體細胞免疫的功能。
卡介苗的臨床應用
取本品2瓶(120mg),溶于40~50ml生理鹽水并充分搖勻,按外科導尿手術,將導尿管插入膀胱腔,將稀釋好的藥液,經導尿管注入。注入后,患者不斷變換體位,如左側、右側、仰臥和俯臥,各約30分鐘,經2小時后自行排除藥液。對高齡患者或體弱者卡介苗用量可減半(60mg/次)。卡介苗灌注一般在手術后1~2
卡介苗的臨床應用
取本品2瓶(120mg),溶于40~50ml生理鹽水并充分搖勻,按外科導尿手術,將導尿管插入膀胱腔,將稀釋好的藥液,經導尿管注入。注入后,患者不斷變換體位,如左側、右側、仰臥和俯臥,各約30分鐘,經2小時后自行排除藥液。對高齡患者或體弱者卡介苗用量可減半(60mg/次)。卡介苗灌注一般在手術后1~2
卡介苗的臨床應用
取本品2瓶(120mg),溶于40~50ml生理鹽水并充分搖勻,按外科導尿手術,將導尿管插入膀胱腔,將稀釋好的藥液,經導尿管注入。注入后,患者不斷變換體位,如左側、右側、仰臥和俯臥,各約30分鐘,經2小時后自行排除藥液。對高齡患者或體弱者卡介苗用量可減半(60mg/次)。 卡介苗灌注一般在手術
卡介苗的臨床應用
取本品2瓶(120mg),溶于40~50ml生理鹽水并充分搖勻,按外科導尿手術,將導尿管插入膀胱腔,將稀釋好的藥液,經導尿管注入。注入后,患者不斷變換體位,如左側、右側、仰臥和俯臥,各約30分鐘,經2小時后自行排除藥液。對高齡患者或體弱者卡介苗用量可減半(60mg/次)。 卡介苗灌注一般在手術
小兒肺結核的結核菌素皮膚試驗
結核菌素(簡稱結素)皮膚試驗 為在未接種BCG人群中篩查結核感染率的一個重要手段,也是臨床診斷結核病的一個有力工具。過去多用舊結核菌素(OT),目前則采用更具準確性及穩定性的結核菌純蛋白衍生物(PPD)。皮內注射5U OT或PPD 72h后發生5mm或以上的紅暈硬結,即認為是陽性反應。 試驗結
卡介苗臨床應用
取本品2瓶(120mg),溶于40~50ml生理鹽水并充分搖勻,按外科導尿手術,將導尿管插入膀胱腔,將稀釋好的藥液,經導尿管注入。注入后,患者不斷變換體位,如左側、右側、仰臥和俯臥,各約30分鐘,經2小時后自行排除藥液。對高齡患者或體弱者卡介苗用量可減半(60mg/次)。卡介苗灌注一般在手術后1~2
什么是卡介苗?
卡介苗(BCG Vaccine)是由減毒牛型結核桿菌懸浮液制成的活菌苗,具有增強巨噬細胞活性,加強巨噬細胞殺滅腫瘤細胞的能力,活化T淋巴細胞,增強機體細胞免疫的功能。最早由法國科學家卡爾梅特(Calmette)和介朗(Guérin)研制成功。
皮內注射用卡介苗的基本介紹
皮內注射用卡介苗, 用于預防結核病。 1、皮內注射用卡介苗的成份:本品系用卡介菌經培養后收集菌體,加入穩定劑凍干制成。 2、皮內注射用卡介苗的有效成分:卡介苗活菌體。 3、敷料:蔗糖、明膠、氯化鉀、味精。 4、疫苗稀釋劑:滅菌注射用水。 5、皮內注射用卡介苗的性狀:為白色疏松體或粉末,
膀胱聯合化療為高危非肌肉浸潤性膀胱癌提供有效治療
美國泌尿學會(AUA)官方雜志《泌尿學雜志》上的一項研究報告稱,兩種膀胱內化療藥物——吉西他濱和多西他賽——在高危非肌肉浸潤性膀胱癌(NMIBC)患者中產生了高反應率和良好耐受性。該雜志由Wolters Kluwer在Lippincott出版。根據愛荷華市愛荷華大學醫院和診所Vignesh Pack
卡介苗的適應癥
用于①腫瘤的輔助治療;②預防結核病;③治療哮喘性支氣管炎及預防小兒感冒。也用于治療膀胱原位癌和預防復發,用于預防處于Ta或T1期的膀胱乳頭狀瘤經尿道切除術后的復發。
卡介苗的臨床應用禁忌
嚴重的慢性疾病(如心、腦、血管疾病、慢性腎病)禁用。說明:上述內容僅作為介紹,藥物使用必須經正規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