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區首次納入全國生態保護與建設規劃
近日,經國務院批準,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2個部委聯合印發了《全國生態保護與建設規劃(2013年~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作為全國生態保護與建設工作的行動綱領和指南,《規劃》將海洋生態保護與建設納入其中,確定了“一帶四海十二區”的海洋生態保護與建設的總體布局,并明確了5項海洋生態保護與建設重點工程。 首次將海洋區納入國家生態保護與建設總體格局 《全國生態保護與建設規劃(2013年~2020年)》是國家“十二五”重要專項規劃,也是在黨的十八大之后出臺的重要生態文明建設的專項規劃,體現了新形勢下生態文明理念對生態保護與建設工作的要求。本次規劃首次將海洋區納入國家生態保護與建設總體格局,將規劃范圍擴展至全國陸域、內水、領海及管轄海域,同時將面積約28萬平方公里的近岸近海生態區作為生態保護建設的重點區域,使得陸海統籌的理念在規劃層面得到了有效體現,進一步突出了海洋在全國生態保護與建設整......閱讀全文
海洋區首次納入全國生態保護與建設規劃
近日,經國務院批準,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2個部委聯合印發了《全國生態保護與建設規劃(2013年~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作為全國生態保護與建設工作的行動綱領和指南,《規劃》將海洋生態保護與建設納入其中,確定了“一帶四海十二區”的海洋生態保護與建設的總體布局,并明確了5項海洋生
青藏高原區域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規劃(20112030年)
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 通過《青藏高原區域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規劃(2011-2030年)》 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青藏高原區域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規劃(2011-2030年)》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30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青藏高原區域生態建設
綠色規劃引領生態文明建設穩步發展
城鄉規劃是一定時期內城鄉發展的目標和計劃,是城鄉建設的綜合部署。科學的城鄉規劃,是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保障。 《法制日報》記者從前不久召開的全國人大環資委城鄉規劃與生態文明建設座談會上獲悉,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正確處理城鄉規劃與生態環境保護關系,積極發揮規劃引領作用,
“生態省”建設的福建樣本-規劃考核并舉
福建漳平市永福鎮臺灣農民創業園打造高山休閑農業旅游區,茶園形成“頭戴帽、腰纏帶、腳穿鞋”的自然生態結構,徹底改善了茶園生態環境。 “快打包點空氣快遞給我們!”今年年初,當
國家海洋局發布《全國海島保護規劃》
國家海洋局今天正式發布《全國海島保護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這是繼《海島保護法》之后,我國推進海島事業發展的又一重大舉措。? 在全面分析當前海島保護與利用現狀、問題和形勢的基礎上,《規劃》提出到2020年實現“海島生態保護顯著加強、海島開發秩序逐步規范、海島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特殊用途海
國家海洋局長世界海洋日強調海洋生態文明建設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在2013世界海洋日紀念大會上,國家海洋局局長劉賜貴表示,建設海洋強國,要把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 “維護海洋生態健康,守護藍色家園,是我們義不容辭的崇高使命。”劉賜貴表示,海洋生態文明建設以實現人與
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總體實施方案公布
20日從國家海洋局獲悉,我國海洋生態文明建設(2015—2020年)日前正式公布了總體實施方案,這是我國首個有關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的專項總體方案,為我國“十三五”期間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路線圖和時間表。預計將通過5年左右的努力,啟動20項重大工程項目,使得我國海洋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基本完善,海洋管
海洋生態文明建設主題論壇在貴陽舉行
7月10日,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6年年會海洋生態文明建設主題論壇舉行。全國政協副主席羅富和出席論壇開幕式,國家海洋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宏致歡迎辭并發表主旨演講,貴州省副省長黃家培,貴州省政協副主席左定超,廈門市委副書記、市長裴金佳,國家海洋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孫書賢等出席論壇。 王宏表示,海
偽生態源自拍腦袋-生態建設不能只有規劃沒有監督
生態城市建設成為不少地方的發展戰略,但也出現了盲目、功利的“偽生態建設”,給當地生態帶來巨大壓力。科學合理的生態城市建設應當如何進行?記者采訪了專家學者。 生態建設不能只有規劃沒有監督 “生態環境涉及每一個市民的切實利益,生態權益也是一項基本人權。”陜西省社科院政治與法律研究所助理研
《“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通過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1月15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制定的脫貧攻堅、教育脫貧、生態環境保護三個補“短板”的規劃。 會議指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國家重大戰略,也是人民群眾迫切期盼。會議通過《“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確定了以下任務:一是強化
武漢首個生態“綠楔”保護規劃年底面世
武漢西南部蔡甸后官湖一帶,由山水田園濕地組成的生態區,像一枚頭尖尾寬的綠色楔子,由市郊“插”進主城區。武漢首個生態“綠楔”的保護規劃年底將面世。 綠楔是都市發展區水系山系最集中、生態最敏感的地區,是防止新城組群無序蔓延的重要生態隔離區,也是一種真正的城市開發中的“呼吸空間”,多位于城鄉結合
華南植物園《橫琴生態島生態建設規劃》等通過驗收
6月24日,珠海市橫琴新區公共建設局在橫琴新區主持召開了《橫琴生態島生態建設規劃》和《橫琴生態島水體及近岸海域生態建設規劃》專家評審會。出席會議的除特邀的五位專家外,還有珠海市及橫琴新區相關部門領導。與會專家經過認真評審后,一致通過對兩個規劃的驗收。 根據2009年國務院批復的珠
海洋科技助力渤海環境保護和生態修復
渤海是我國最大的半封閉型內海,曾是“漁業搖籃”,而多年來迅猛發展的社會經濟使渤海生態環境遭受破壞,生態安全面臨嚴重威脅。2008年,國務院批準實施《渤海環境保護總體規劃(2008-2020年)》,明確提出“著力攻克關鍵技術,建立渤海環境保護科技支撐系統”。為此,科技部快速部署,積極應對渤海環境保
福建省生態規劃建設-預計2131億元
福建省長于偉國近日主持召開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福建省“十三五”生態省建設專項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明確,到2020年,福建省9個設區城市空氣優良天數比例達到90%以上,PM2.5年均濃度不高于每立方米0.035毫克。全省12條主要河流好于Ⅲ類水體比例完成國家下達的指標任務
成都發布生態文明建設十年規劃
記者日前從四川省成都市政府新聞辦獲悉,《成都市生態文明建設2025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已正式發布施行。 按照“規劃”確立的發展目標,未來10年,成都市將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頂層設計,重點推進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并計劃投入5619億元,著力加強結構調整和技術創新、資源節約利用、生態環境治理、
北京環境總體規劃啟動-將劃定生態保護紅線
市環保局昨天宣布,《北京環境總體規劃(2015-2030年)》編制工作正式啟動。此前,市環保局與市規劃委、市發改委針對前期研究項目,已組織專家論證會。經推薦,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郝吉明,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王金南等9名專家受聘為北京環境總體規劃專家組成員。該規劃將劃定生態保護紅線,
重慶將劃生態保護紅線-勾勒未來生態建設藍圖
■三條林業生態保護紅線: ——林地和森林紅線:全市林地面積不低于6300萬畝,森林面積不低于5600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并穩定在45%。 ——濕地紅線:全市濕地面積不少于310萬畝,維護濕地生態功能和生物多樣性,促進濕地資源可持續利用。 ——生物多樣性紅線:嚴格野生動植物和自然
河南生態省建設規劃綱要通過論證-將構建六大生態體系
《河南省生態省建設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日前通過環境保護部組織的專家組論證,標志著河南生態省建設工作向前邁出了重要一步。 《綱要》提出,通過20年的努力,在全省構建六大生態體系,即構建綠色高效的生態經濟體系;構建可持續利用的資源保障體系;構建全防全治的環境安全體系;構建山川秀美的自然
生態保護區建設幾年評估一次
生態保護區建設每五到十年評估一次。自然保護區管理評估的具體內容包括:自然保護區的管理基礎、管理措施、管理保障、管理成效及負面影響。其中,管理基礎包括自然保護區的土地權屬、范圍界線、功能區劃和保護對象信息。管理措施包括自然保護區的規劃編制與實施、資源調查、動態監測、日常管護、巡護執法、科研能力和宣傳教
2016年全國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要點
2016年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將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緊緊圍繞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題主線,以3項規劃計劃為切入點做好系統謀劃,以7項制度為重點健全制度體系,以六大項目為抓手帶動整體工作,以3個能力建設為基礎進一步提升能力,協調推進生態保護、監督管理、監測評價工作,推動
嚴格落實法律責任依法保護海洋生態環境
海洋環境保護工作中存在著各種問題,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法律規定的責任沒有落實到位。這其中既有地方黨委、政府、執法部門不擔當不作為、不履行法定責任的問題,也有企業違法生產經營的問題。 這次海洋環境保護法執法檢查,既要推動黨政機關和有關部門全面擔負起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責任、領導責任和監管責任,也要
檢察機關牽手漁業部門-合力保護海洋生態
? 5月29日上午,在中國海監7016執法船上,舟山市定海區檢察院聯合區農林與海洋漁業局舉行“三護平臺”揭牌儀式,成立了浙江省首個以執法船只為日常活動場所的海上工作室,作為開展“護海、護漁、護島”專項工作的平臺。?隨后,兩部門聯合開展休漁期巡航執法檢查專項行動。29日一早,中國海監7016執法船從定
南京出臺生態文明建設規劃-電力鋼鐵不再新增產能
南京市委、市政府日前正式出臺《南京市生態文明建設規劃(2013~2020)》(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指出,南京面臨著特殊環境市情。2012年,石化、電力、鋼鐵、水泥等產業耗煤量、耗水量、工業二氧化硫排放量、氮氧化物排放量和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占比高達90%以上。 《規劃》明確,
五年立法規劃公布-11項涉生態文明建設
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工作會議30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出席會議并講話。他強調,要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分析我國立法工作面臨的新形勢,加強和改進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質量,落實立法規劃,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為
國家海洋局部署海洋生態環境監督管理系統建設
從國家海洋局獲悉,國家海洋局部署開展全國海洋生態環境監督管理系統建設。該系統按照“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開發、統一實施”的原則,以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業務數據為基礎,通過多元數據信息綜合利用等手段,建立綜合信息系統平臺,為國家(海區)、省(中心站)、地級市(海洋站)、縣4級海洋環境管理部門的監督管
我國啟動首個國家生態保護綜合試驗區建設
新三江源國家生態保護綜合試驗區建設暨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二期工程1月10日在青海省西寧市、玉樹藏族自治州同時啟動。工程涉及玉樹、果洛、黃南、海南4個藏族自治州的21個縣和格爾木市唐古拉山鎮。 相較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一期工程,生態試驗區的治理面積由原來的15.23萬平方公里增加到39.5萬
全國政協: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美麗中國
黨的十九大把污染防治作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打贏的三大攻堅戰之一。在此間舉行的全國政協十三屆常委會第三次會議上,全國政協常委和委員們圍繞“污染防治中存在的問題和建議”建言獻策。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巨大成就。但總體上看,我國長期積累的生態環境問題依然嚴峻。全國政協常委和委員
河北建立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協作配合機制
日前,為進一步推進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強化風險防范,確保海洋生態環境安全,河北省生態環境廳、河北海警局初步建立起了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協作配合機制,兩部門于12月10日至11日,開展海上聯合執法檢查行動。這是海洋生態環境保護職能劃轉到生態環境部門后,兩部門首次聯合開展執法行動。 此次聯合執法檢
國辦印發《方案》-規劃部署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提出,到2020年,全國生態環境監測網絡要基本實現環境質量、重點污染源、生態狀況監測全覆蓋,初步建成陸海統籌、天地一體、上下協同、信息共享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 網絡有多神: 陸海統籌、天地一體、上下協同、信息共享
云南“十三五”規劃建議:生態文明建設要走在全國前列
中共云南省第九屆委員會第十二次全體會議日前在昆明召開,全會聽取和討論云南省委書記李紀恒受省委常委會委托作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共云南省委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 全會提出,實現“十三五”時期發展目標、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必須牢固樹立并切實貫徹創新、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