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蛋白測定的方法與意義
概述:血紅蛋白、清蛋白、晶狀體蛋白、膠原蛋白等都可發生糖基化反應,糖化后的蛋白可變性,是引起DM(糖尿病)慢性并發癥的原因之一。由于不同蛋白質的半壽期不同,所以可以通過對不同糖基化蛋白質的測定了解糖尿病治療過程中的血糖水平,作為糖尿病控制與否的一個監測指標,不用于糖尿病的診斷。由于糖化蛋白與糖尿病血管合并癥有正相關,所以可用此指標估計血管合并癥發生的危險度。測定方法:可測定HbA1組分和僅測定HbA1c.高壓液相色譜(HPLC)法(參考方法):可精確分離HbA1各組分;并分別得出HbA1a、HbA1b、HbA1c、HbA1d的百分比;低壓液相色譜(LPLC),陽離子交換柱層析法,測定的血紅蛋白類型為HbA1.參考值:HbA1c 5%~8%(HPLC法)臨床意義: (1)可鑒別糖尿病性高血糖及應激性高血糖,前者GHb水平多增高,后者正常。新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增高,GHb不明顯增多;未控制的糖尿病病人,GHb升高可達10%~20%......閱讀全文
糖化蛋白測定的方法與意義
概述:血紅蛋白、清蛋白、晶狀體蛋白、膠原蛋白等都可發生糖基化反應,糖化后的蛋白可變性,是引起DM(糖尿病)慢性并發癥的原因之一。由于不同蛋白質的半壽期不同,所以可以通過對不同糖基化蛋白質的測定了解糖尿病治療過程中的血糖水平,作為糖尿病控制與否的一個監測指標,不用于糖尿病的診斷。由于糖化蛋白與糖尿病血
糖化蛋白的測定臨床意義
(1)可鑒別糖尿病性高血糖及應激性高血糖,前者GHb水平多增高,后者正常。新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增高,GHb不明顯增多;未控制的糖尿病病人,GHb升高可達10%~20%, 糖尿病被控制和血糖濃度下降后,GHb緩慢下降,常需數周。GHb測定反映測定前8周左右(2~3個月)病人血糖的總體變化,不能反映近
糖化蛋白測定的測定方法是什么?
測定方法: 可測定HbA1組分和僅測定HbA1c. 高壓液相色譜(HPLC)法(參考方法): 可精確分離HbA1各組分;并分別得出HbA1a、HbA1b、HbA1c、HbA1d的百分比; 低壓液相色譜(LPLC),陽離子交換柱層析法,測定的血紅蛋白類型為HbA1.
糖化蛋白的測定方法、參考值及臨床意義
測定方法:可測定HbA1組分和僅測定HbA1c.高壓液相色譜(HPLC)法(參考方法):可精確分離HbA1各組分;并分別得出HbA1a、HbA1b、HbA1c、HbA1d的百分比;低壓液相色譜(LPLC),陽離子交換柱層析法,測定的血紅蛋白類型為HbA1.參考值:HbA1c 5%~8%(HPLC法)
糖化蛋白的測定方法、參考值及臨床意義
測定方法: 可測定HbA1組分和僅測定HbA1c. 高壓液相色譜(HPLC)法(參考方法): 可精確分離HbA1各組分;并分別得出HbA1a、HbA1b、HbA1c、HbA1d的百分比; 低壓液相色譜(LPLC),陽離子交換柱層析法,測定的血紅蛋白類型為HbA1. 參考值:HbA1c
糖化血清蛋白測定的臨床意義
糖化血清蛋白測定是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濃度的重要指標,它能反應出病人1-2周的血糖平均水平(特別是II型糖尿病)。
糖化蛋白測定
血中的己糖,特別是葡萄糖,可以和蛋白質發生緩慢的不可逆的非酶促反應,形成糖基化蛋白。合成的速率與血糖的濃度成正比,直到蛋白質降解后才釋放,故能持續存在于該蛋白質的整個生命中。 血紅蛋白、清蛋白、晶狀體蛋白、膠原蛋白等都可發生糖基化反應,糖化后的蛋白可變性,是引起DM(糖尿病)慢性并發癥的原因之一。
糖化蛋白的測定
糖化蛋白的檢測有高壓液相色譜(HPLC)法可精確分離HbA1各組分;并分別得出HbA1a、HbA1b、HbA1c、HbA1d的百分比,陽離子交換柱層析法CV(2%~16%),測定的血紅蛋白類型為HbA1參考值:HbA1c 4%~6%(HPLC法)
糖化血紅蛋白測定的臨床意義
糖化血紅蛋白不僅可作為糖尿病的病情監測指標,亦可作為輕癥、2型、“隱性”糖尿病的早期診斷指標。1.對糖尿病的診斷作用外周血糖化血紅蛋白的正常值為血紅蛋白總量的4%~7%,高于7%則說明2~3個月來血糖的平均水平高于正常。糖化血紅蛋白每升高1%,血糖值增高0.5~1.0mmol/L,因此糖化血紅蛋白可
糖化血紅蛋白測定的臨床意義
(1)新發生的糖尿病患者,雖有血糖水平增高,但不見GHb明顯增多;在未控制的糖尿病病人,GHb升高可達10%~20%,在糖尿病被控制和血糖濃度下降后,GHb緩慢下降,常需數周。病人有可能血糖濃度明顯下降而GHb水平仍較高,故GHb測定反映測定前8周左右(2~3個月)病人血糖的總體變化,不能反映近
糖化血紅蛋白測定的臨床意義
(1)新發生的糖尿病患者,雖有血糖水平增高,但不見GHb明顯增多;在未控制的糖尿病病人,GHb升高可達10%~20%,在糖尿病被控制和血糖濃度下降后,GHb緩慢下降,常需數周。病人有可能血糖濃度明顯下降而GHb水平仍較高,故GHb測定反映測定前8周左右(2~3個月)病人血糖的總體變化,不能反映近
糖化血紅蛋白測定的臨床意義
糖化血紅蛋白參考單位是指占總血紅蛋白的百分率。糖化血紅蛋白的濃度反應測定前1-2個月平均血糖水平。尤其是I型糖尿病,每月測定1-2次,以便更好地了解病情控制的程度。
糖化血紅蛋白和糖化血漿清蛋白測定有何臨床意義?
??糖化血紅蛋白(GHbAl)是葡萄糖或其他糖與血紅蛋白的氨基發生非酶催化反應(一種 不可逆的蛋白糖化反應)的產物,其量與血糖濃度呈正相關。GHbAl有a、b、c三種,以GHbAl(Alc)最為主要。正常人Ale占血紅蛋白總量的3%?6%,不同實驗室之間其參考 值有一定差異。血糖控制不良者Ale升高
血清總蛋白的測定方法與意義
1.測定方法 原理:蛋白質分子中的肽鍵在堿性條件下與Cu2+作用生成藍紫色的化合物,顏色深淺在一定范圍內與蛋白含量成正比。 經與同樣處理的蛋白標準液比較,即可求得蛋白質含量。 優點是清、球蛋白的反應性相近,操作簡單,重復性好,干擾物質少(乳糜血可干擾其測定),缺點是靈敏度較低。 2.臨床
糖化血紅蛋白測定時間及意義
糖化血紅蛋白(GHb)是在紅細胞生存期(120天)內,HbA1與血中已糖(主要為葡萄糖)緩慢、連續的非酶促反應產物,為HbA,合成后化學修飾的產物(HbA3),在血紅蛋白電泳中為快動組分。GHb的合成速率與紅細胞所處環境中糖的濃度成正比。因此GHb所占比例能反映測定前1~2個月內平均血糖水平,可作為
白蛋白的測定方法與臨床意義
1.測定方法:溴甲酚綠法(BCG法)溴甲酚綠是一種陰離子染料,Alb的pI=4.7,在pH4.2的緩沖液中,與白蛋白結合成復合物,溶液由黃色變成藍綠色,在628nm波長的吸光度與白蛋白濃度成正比,經與同樣處理的白蛋白標準液比較,即可求得白蛋白的含量。血清清蛋白參考區間:白蛋白占總蛋白的57%~68%
白蛋白的測定方法與臨床意義
1.測定方法:溴甲酚綠法(BCG法) 溴甲酚綠是一種陰離子染料,Alb的pI=4.7,在pH4.2的緩沖液中,與白蛋白結合成復合物,溶液由黃色變成藍綠色,在628nm波長的吸光度與白蛋白濃度成正比,經與同樣處理的白蛋白標準液比較,即可求得白蛋白的含量。 血清清蛋白參考區間: 白蛋白占總蛋白
糖化血紅蛋白測定有什么臨床意義?
????????糖化血紅蛋白是指血液中和葡萄糖結合了的那一部分血紅蛋白。當血液中葡萄糖濃度較高時,人體所形成的糖化血紅蛋白含量也會相對較高。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反映的是在檢測前120天內的平均血糖水平,而與抽血時間、患者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島素等因素無關,是判定糖尿病長期控制的良好指標。糖化血紅蛋白的
測定糖化血紅蛋白有哪些臨床意義?
??測定糖化血紅蛋白的臨床意義有以下幾點:糖化血紅蛋白可作為糖尿病患者長期 血糖控制的指標。糖化血紅蛋白的測定目的在于消除波動的血糖對病情控制觀察的影響,因而對血糖波動較大的1型糖尿病患 者是一個很有價值的血糖控制指標。對于2 型糖尿病患者也可作為長期的血糖控制指標。若糖化血紅蛋白值小于6%,表示血
糖化血紅蛋白測定的臨床意義是什么
(1)新發生的糖尿病患者,雖有血糖水平增高,但不見GHb明顯增多;在未控制的糖尿病病人,GHb升高可達10%~20%,在糖尿病被控制和血糖濃度下降后,GHb緩慢下降,常需數周。病人有可能血糖濃度明顯下降而GHb水平仍較高,故GHb測定反映測定前8周左右(2~3個月)病人血糖的總體變化,不能反映近
糖化血紅蛋白測定的臨床意義是什么
(1)新發生的糖尿病患者,雖有血糖水平增高,但不見GHb明顯增多;在未控制的糖尿病病人,GHb升高可達10%~20%,在糖尿病被控制和血糖濃度下降后,GHb緩慢下降,常需數周。病人有可能血糖濃度明顯下降而GHb水平仍較高,故GHb測定反映測定前8周左右(2~3個月)病人血糖的總體變化,不能反映近
檢測糖化血紅蛋白的意義
糖化血紅蛋白是血紅蛋白中2條B鏈的N端的領氨酸與葡萄糖非酶化結合而成,簡單的說糖化血紅蛋白是人體血液中紅細胞內的血紅蛋白與血糖結合的產物。其數值與血糖濃度成正比,且為不可逆的結合,隨紅細胞消亡而消失。所以可反映取血前2-3月血糖的平均水平。國際糖尿病聯盟推出了亞太糖尿病防治指南,明確糖化血紅蛋白為
糖化血紅蛋白的檢測意義
人體血液中紅細胞內的血紅蛋白容易與血糖結合,這種結合的產物就是糖化血紅蛋白。糖化血紅蛋白在血液中含量過高會影響紅細胞對氧的親和力,使組織與細胞缺氧,并導致血脂和血黏度增高,進而誘發心腦血管病變。它還會引起腎小球基底膜增厚從而誘發腎病,使眼球晶體被糖化導致白內障,造成末梢循環障礙引起足部病變等。英國前
糖化血清蛋白的臨床意義
糖化血清蛋白的臨床意義,醫學|教育網整理相關知識如下:1.糖化血清蛋白是血清中的各種蛋白質與葡萄糖發生緩慢的非酶促糖化反應的產物。各種血清蛋白質與糖的結合過程基本相同,蛋白質分子上非離子型的ε或α-氨基與醛糖上的羧基形成不穩定加合物,即席夫堿,這是一可逆反應,席夫堿既可解離為蛋白質與醛糖,又可通過a
糖化血清蛋白測定實驗
實驗方法原理血清葡萄糖能與白蛋白及其它血清蛋白分子N末端的氨基上發生非酶促糖化反應,形成高分子酮胺結構.此酮胺結構能在堿性溶液中與硝基四氮唑藍(NBT)發生還原反應,生成用甲胺,并以1-脫氧―1―嗎啉果糖(OMF)為標準參照物進行比色測定,本實驗來源于牡丹江醫學院 本科 5 年制檢驗專業實驗指導實驗
糖化血清蛋白測定實驗
實驗方法原理 血清葡萄糖能與白蛋白及其它血清蛋白分子N末端的氨基上發生非酶促糖化反應,形成高分子酮胺結構.此酮胺結構能在堿性溶液中與硝基四氮唑藍(NBT)發生還原反應,生成用甲胺,并以1-脫氧―1―嗎啉果糖(OMF)為標準參照物進行比色測定,本實驗來源于牡丹江醫學院 本科 5 年制檢驗專業實驗指
淺談糖化血紅蛋白的檢測意義
? [關鍵詞] 糖尿病;糖化血紅蛋白;妊娠糖尿病 [摘要] 測一次血糖只能反映取血時的血糖水平,不能反映前一段時期病情的全貌,糖化血紅蛋白可以反映取血前2~3月的一段時間內血糖平均水平,在指導糖尿病血糖控制方面受到一定的重視。它不僅對預測并發癥的發生、糖尿病不同階段的分析有一定幫助,而且對指導妊娠
糖化血紅蛋白儀的檢測意義
糖尿病是一組病因和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了的內分泌代謝性疾病,目前臨床已廣泛開展檢測患者血糖工作。但血糖測定只能代表即刻的血糖水平,提示患者當時的身體狀況,并不能作為評價疾病控制程度的指標。因此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反映的是在檢測前120天的平均血糖水平,與抽血時間,病人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島素等無關,是判定
淺談糖化血紅蛋白的檢測意義
糖化血紅蛋白(GHb)是血紅蛋白中2條B鏈的N端的頡氨酸與葡萄糖非酶化結合而成,其數值與血糖濃度成正比,且為不可逆的結合,隨紅細胞消亡而消失。所以可反映取血前2~3月血糖的平均水平。HBAl是由HBAla、HBAlb、HBAlc組成,其中HBAlc的量最大,所以反映血糖水平時一般用HBA1c表示。每
糖化血紅蛋白儀的檢測意義
HbA1c的測定 可協助判斷預后糖尿病合并視網膜病的病人,其HbA1c為8%-10%,表示病變中等程度,可用激光進行治療;若大于10%則為嚴重病損,預后差。對妊娠性糖尿病,判斷是否致畸、死胎和子癇前期則更有意義,故測定HbA1c是妊娠糖尿病控制的重要參數。 糖尿病的診斷 健康人HbA1c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