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一項新研究發現,三種新的放射性示蹤劑分子,能綁定人腦中的Tau蛋白纏結并將其“照亮”,有效增強病患的正電子放射斷層造影術(PET)掃描效果。由于Tau蛋白與阿爾茨海默癥密切相關,因此,這些示蹤劑會是一種很有前途的診斷工具,幫助推進該疾病的診治研究。
阿爾茨海默癥的特征在于大腦中出現兩種異常的蛋白質結構,即Tau蛋白形成的淀粉樣斑塊和纏結纖維。目前,該疾病研究面臨的一大挑戰就是無法實時觀察這些結構的發展。作為一種比較先進的臨床檢查影像技術,PET對阿爾茨海默癥等腦部疾病的診治具有重要價值,而開發效果優異的示蹤劑,可使這一檢查手段更精確,從而幫助推動疾病診治效果。
在該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測試了大約550個潛在的示蹤劑分子,最終確定了3個最有前途的——C-RO-963、C-RO-643和F-18 RO948,并將其作為Tau蛋白PET放射性藥物候選,在阿爾茨海默癥患者和健康志愿者中進行了測試。結果顯示,這些示蹤劑基本不會在健康志愿者大腦中殘留,但卻能增強阿爾茨海默癥患者大腦PET成像效果,標注出不同患者的Tau蛋白范圍,并顯示出淀粉樣蛋白和Tau蛋白在區域模式上的差異。而對F-18 RO948的進一步研究表明,該示蹤劑不會隨機與其他組織結合,相比目前使用的Tau蛋白示蹤劑F-18 AV1451,其能更清晰地對人腦中的Tau蛋白負荷進行量化。
研究人員指出,阿爾茨海默癥是目前各國面臨的最大公共衛生挑戰之一,還沒有治愈方法,診斷手段也很有限。新研究則提供了一種很有前途的診斷工具,對解決這種疾病的診治難題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研究論文發表在最近的《核醫學雜志》上。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一項新研究發現,三種新的放射性示蹤劑分子,能綁定人腦中的Tau蛋白纏結并將其“照亮”,有效增強病患的正電子放射斷層造影術(PET)掃描效果。由于Tau蛋白與阿爾茨海默癥密切相關,因......
據臺灣媒體報道,為遏止不肖廠商將廢食用油再制成食用油,臺“環保署”今天宣布,已研發驗證完成示蹤劑,可在廢食用油中添加示蹤劑,不但不會影響食用餿水的豬只成長與健康,且用廢食用油再制成的肥皂等產品,質量無......
一種成像技術利用了腫瘤對谷氨酸的嗜好來檢測腦腫瘤,這種方法在患有神經膠質瘤病人參與的一項臨床試驗中獲得了成功。癌癥通常需要像葡萄糖這樣的營養物的哺養來助其生長。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PET)利用這一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