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家國土資源部重點實驗室評估結果公布
根據《國土資源部辦公廳關于組織申報部重點實驗室的通知》(國土資廳函〔2011〕911號)的要求,經專家嚴格評估,現將評估結果進行公示,公示時間:2012年2月7日至2月14日。對擬建設和培育的重點實驗室名稱、建設單位等信息有異議的,可在公示期內向國土資源部科技與國際合作司或主管部門提出。提出異議者,必須采取書面形式,寫明提出異議的事實依據、個人真實姓名、工作單位、地址郵編和聯系方式等。 聯系人及電話:馬梅 何凱濤 010-66558426/8425 傳真:010-66558429 第三批國土資源部重點實驗室評估結果 序號 申請建設重點實驗室名稱 申請單位 1 海底礦產資源重點實驗室 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 2 航空地球物理與遙感地質重點實驗室 中國國土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 3 生態地球化學重點實驗室 國家地質實驗測試中心 4 復雜條件鉆采技術重點實驗室 ......閱讀全文
國土資源部地質環境監測技術重點實驗室掛牌
國土資源部地質環境監測技術重點實驗室日前通過了專家驗收。中國工程勘察大師王秉忱和國土資源部科技與國際合作司、中國地調局科技外事部、中國地調局水環中心等單位的相關領導共同為實驗室揭牌。 地質環境監測技術重點實驗室是國土資源部惟一從事監測技術研究與儀器研發的重點實驗室,2012年被批準列入第三批國
-中國地質調查局推進國土部重點實驗室建設
6月8日,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召開的重點實驗室建設進展交流會要求,加快推進部重點實驗室建設,圍繞國家目標和重大需求發揮科技支撐和引領作用。 重點實驗室是國土資源科技基礎條件的骨干平臺,承載了國土資源科技中優勢資源、高端人才和創新成果。中國地質調查局目前擁有25個部重點實驗室,涉及基礎地質與勘
國土資源地質調查看好柴達木盆地頁巖氣勘探
頁巖氣是一種清潔、高效的氣體能源。由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在柴達木盆地部署的第一口頁巖氣井鉆井施工7月28日圓滿收官,首次在侏羅系獲得富含有機質泥頁巖的含氣性,展現了柴達木盆地頁巖氣勘探開發的良好前景。 柴頁1井是中國地質調查局部署的“青海柴達木盆地重要頁巖氣遠景區調查評價”項目工作任務
46個國土資源部重點實驗室名單公布
國土資源部關于同意建設天然氣水合物等46個重點實驗室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國土資源局,解放軍土地管理局,中國地質調查局,武警黃金指揮部,部其他直屬單位,各派駐地方的國家土地督察局,部機關各司局,有關單位: 按照《國土資源“十二五”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的部署
45家國土資源部重點實驗室評估結果公布
根據《國土資源部辦公廳關于組織申報部重點實驗室的通知》(國土資廳函〔2011〕911號)的要求,經專家嚴格評估,現將評估結果進行公示,公示時間:2012年2月7日至2月14日。對擬建設和培育的重點實驗室名稱、建設單位等信息有異議的,可在公示期內向國土資源部科技與國際合作司或主管部門提出。提出異議
第三批國土資源部重點實驗室評估結果公示
根據《國土資源部辦公廳關于組織申報部重點實驗室的通知》(國土資廳函〔2011〕911號)的要求,經專家嚴格評估,現將評估結果進行公示,公示時間:2012年2月7日至2月14日。對擬建設和培育的重點實驗室名稱、建設單位等信息有異議的,可在公示期內向國土資源部科技與國際合作司或主管部門提出。提出異議
雄安新區地質調查進展順利
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今年6月,雄安新區地質調查野外工作正式啟動。目前,第一階段地質調查工作結論顯示,區內場地穩定性和工程建設適宜性總體較好;重點調查區地下空間開發利用條件優越,適合規模化開發;昨天,中國地質調查局副局長王昆介紹,下一步將繼續開展地面沉降嚴重區高分辨率調查,以及實施地
城市環境水文地質調查方法
環境水文地質調查是環境水文地質工作基礎包括對已有資料的收集和野外調查。環境水文地??質調查工作的主要內容是:了解城市的一般概況查明城市環境水文地質條件和環境水文地質問題。? 城市環境情況調查。主要收集下列資料:? a.城市的發展和變遷。? b.工農業生產現狀與發展規劃。? c.城市建設規模
福建省地質災害重點實驗室通過驗收
記者從省科技廳獲悉,福建省地質災害重點實驗室經過近5年建設,日前通過驗收。 實驗室依托福建省地質工程勘察院建設。實驗室學術委員會擁有成員15名,包括2名中科院院士。 作為我省地質災害研究、防治領域的“龍頭”單位,該實驗室在地質災害的機理、監測預警和防治技術等方面取得重要進展,尤其在全省地質災
礦山環境地質調查的目的及方法
1.調查礦區氣象水文、地形地貌、地層巖性、地質構造、新構造運動及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條件。? 2.調查礦體賦存特征、礦山開采方式、開采深度、厚度及開采影響范圍。? 3.調查礦區環境問題和地質災害的形成條件、分布規律、影響因素、發育程度、發展趨勢;預測其對礦業活動的影響;預測礦業活動引發
美國地質調查局:人類不能預報地震
人類能夠預報地震嗎?——美國地質調查局地震常見問題答疑 作者: 袁玥譯自美國地質調查局網站 北京地震臺記錄到的汶川地震水平方向振動波形圖 問:人類能夠預報地震嗎? 答:不能。無論是美國地質調查局還是加州理工學院或者任何其他科學家都沒有預報過一次大地震。在可預見的未來他們不知道如何預報
2015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科技獎評選結果揭曉
近日,2015年度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科技獎獲獎結果正式揭曉,表彰和激勵了在地質調查工作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促進了地質調查與科技工作的深度融合,成果效益高度彰顯。 據悉,2015年12月啟動評獎工作以來,共有70家單位申報了146項成果,經過資格審查、形式審查、專業組評審、綜合組評審、公示
中國地質調查局:“天坑”是一種地質災害現象
新華網北京6月25日電(記者?王立彬)中國地質調查局對近期各地出現的“天坑”實地調查發現,所謂的“天坑”并非與地震有關的異常現象,而是地面塌陷,屬于一種地質災害現象。 記者25日從中國地質調查局獲悉,近來媒體陸續報道,我國南方廣西、湖南、四川、浙江、福建等省區,頻
地質災害防治國家重點實驗室通過驗收
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日前通過驗收。該實驗室是2007年依托成都理工大學建設的,歷時3年,現已初具規模,并取得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專家組充分肯定了實驗室在相關理論和技術研究方面取得的重要進展和突破,特別是在汶川地震抗震救災和災區恢復重建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黃土與第四紀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
11月24日至25日,黃土與第四紀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環境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2012年度聯合學術年會在西安召開。包括安芷生院士、張彭熹院士、劉嘉麒院士、秦大河院士、周衛健院士、陶澍院士、劉叢強院士在內的兩個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以及全體研究員參加了本次為期兩天的會議。劉叢強院士
自然資源部重點實驗室評估出爐-7家單位獲優秀評價
為優化整合構建部科技創新平臺,部組織專家對37個重點實驗室進行了評估(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免評),并商相關單位依據專家意見進行了優化調整,將相關重點實驗室進行合并或調整為工程技術創新中心。現將評估結果予以公示。公示時間:2019年11月26日-2019年12月2日。序號重點實驗室名稱依托單位備注1
國土部地質信息技術重點實驗室智慧探礦研究中心揭牌
11月20日,“國土資源部地質信息技術重點實驗室智慧探礦研究中心”授牌儀式,在江蘇省有色金屬華東地質勘查局地質信息中心舉辦。該中心的成立,標志著國土資源行業內上下聯動、部委機構與一線地勘單位合作推進地質信息化開發、打造“智慧探礦”新業態全新機制的啟動。 國土資源部地質信息技術重點實驗室于201
美國地質調查局有望迎來首位女掌門
美國地質調查局始建于1879年,屬內政部管轄,也是內政部唯一的純科學機構。如今,這個已經有130年歷史的機構有可能迎來第一位女掌門人。據最新出版的《科學》雜志報道,7月中旬,美國總統巴拉克·奧巴馬宣布提名女地球物理學家瑪西婭· 麥庫特為地質調查局新任局長、內政部科學顧問。 麥庫特是一位
地質調查與生態文明研討會在京召開
近日,中國地質調查局舉辦的地質調查與生態文明研討會在京召開。多名專家呼吁,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構建生態文明,須加大地質調查力度。 淺層地熱能是目前相對穩定的可再生能源,“但已在我國開始規模化應用的淺層地熱能對地質環境的影響尚不明確。”原國務院參事王秉忱說,“對淺層地熱能的地質調研工作應受到
美國地質調查局有望迎來首位女掌門
美國地質調查局始建于1879年,屬內政部管轄,也是內政部唯一的純科學機構。如今,這個已經有130年歷史的機構有可能迎來第一位女掌門人。據最新出版的《科學》雜志報道,7月中旬,美國總統巴拉克·奧巴馬宣布提名女地球物理學家瑪西婭·麥庫特為地質調查局新任局長、內政部科學顧問。 麥庫特是一位有雄心
高光譜成像在地質調查中的應用
區域地質制圖和礦產勘探是高光譜技術主要的領域也是高光譜成像應用中最成功的一個領域。如今地面光譜儀主要有澳大利亞的PIMA,美國的ASD,GER,熱紅外FT-IR等,國內的有中科院研發的OMIS系列,PHI等。 利用高光譜遙感(含熱紅外高光譜)進行礦物識別可分為3個層次:礦物種類識別、礦物含量識
武警黃金部隊構建“玻璃地球”-地質調查助打贏
偌大的電子屏上指示燈閃爍不停,實時記錄著分布在祖國多個作業點的地質變動分析、分析排查評估等相關數據……近日,科技日報記者在武警黃金部隊采訪時了解到,這一組組數據,折射的是打贏未來信息化戰爭的重要籌碼。 “從現代戰爭制勝機理看,信息化戰爭主要是信息主導、體系支撐、精兵作戰、聯合制勝,離不開對戰
2022年全國地質調查工作會議召開
1月20至21日,2022年全國地質調查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議指出,2021年全國地質調查工作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在支撐服務能源資源安全保障、生態文明建設和自然資源管理中心工作、國家重大戰略和重大工程實施、地質災害防治、區域地質調查、科技創新與信息化建設、境外地質調查與國際合作等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追記海洋地質科學家秦蘊珊院士:向海洋地質進軍
①2013年1月,秦蘊珊題字于青島匯泉彎畔,科學與藝術 在山下分手 在山上會合。②2006年,秦蘊珊與陳麗容,青島中山公園,櫻花樹下。③1994年,與博士們在一起。(前排自左向右:陳麗容、秦蘊珊、翟世奎、石學法;后排自左向右:姚德、閻軍)2015年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
國土資源部牽頭國家重大科技38項等獲重大進展
2016年8月31日,記者在從國土資源部召開的全國國土資源系統科技創新大會新聞通氣會獲悉,“十二五”期間,國土資源科技工作緊密圍繞國土資源中心工作,在地質勘查、地質環境保護、土地科技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其中牽頭承擔國家重大重點項目38項,組織實施國土資源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227項。“中國陸地海相
記黃土與第四紀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
亞洲季風在第四紀及之前的變化特征是什么?亞洲內陸粉塵的傳輸和沉積規律是什么?這些,我們都能利用黃土高原的第四紀黃土作為研究對象,一一為公眾解答。 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以下簡稱地環所)的黃土與第四紀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黃土室),就是這樣一個以黃土等多種地質生物載體為研究對象,擁有
海洋地質與環境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會議召開
2月5日,中國科學院海洋地質與環境重點實驗室2011年度學術委員會會議在海洋研究所召開,學術委員會學術顧問秦蘊珊院士、學術委員會委員及特邀專家共20人出席了會議,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吳時國研究員主持會議。 重點實驗室主任李鐵剛研究員首先匯報實驗室2011年度工作情況,包括實驗室在大陸邊緣地質演
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赴中國地質科學院調研
2014年12月25日,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鄧小明副司長帶隊赴中國地質科學院進行調研,參觀了部級成礦作用與資源評價重點實驗室、地科院深部地學中心,并與國土資源部科技與國際合作司、中國地質調查局、中國地質科學院等單位負責同志及相關專家座談。 國土資源部科技與國際合作司副司長高平介紹了國土資源
7家優秀-自然資源部部分重點實驗室評估結果公示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自然資源部對37個重點實驗室進行了評估。評估結果顯示,海洋動力過程和衛星海洋學重點實驗室、地球化學探測重點實驗室、海底科學重點實驗室等7家實驗室獲得優秀評審結果,海洋生物遺傳資源重點實驗室、海洋生態環境與工程重點實驗室、海洋-大氣化學與全球變化重點實驗室等通過
海底礦產資源實驗室成果凸顯
“研究成果重大,實驗室建設取得長足進步。建議加大建設力度,力爭建設國家級的重點實驗室。”12月9日,國土資源部海底礦產資源重點實驗室召開學術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中國科學院院士汪集旸,國家科技合作獎獲得者、德國專家楊·哈弗(Jan Harff)教授等14位專家到會,對實驗室建設提出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