層孔海綿是奧陶紀-泥盆紀標志性的淺海造礁動物之一,在礁構建中的作用、生態地位和地理分布方面類似于現代珊瑚。在中奧陶世達瑞威爾晚期,層孔海綿幾乎同時融入熱帶至亞熱帶氣候區的全球礁生態系統。由于受到奧陶紀生物大輻射事件期間海洋生物多樣化的影響,這一時期的著礁生態系統從微生物主導向層孔海綿和珊瑚主導轉變。然而,層孔海綿突然融入礁生態系統引發了一系列科學問題:最早的層孔海綿何時出現?它們如何獲得礦化骨骼?最早的層孔海綿在古生態中扮演什么角色?它們如何成為礁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層孔海綿如何在全球范圍內幾乎同時分布并對礁生態系統做出貢獻?這些因為缺少早期層孔海綿的化石記錄而無從得知。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早古生代研究團隊與韓國古生物研究團隊等,在湖北省宜昌市遠安縣發現了約4.8億年前的層孔海綿化石,并命名為嫘祖冠毛層孔海綿(Lophiostroma leizunia sp. nov. Jeon)。這是全球發現的迄今為止最古老的層孔海綿化石。這一發現將造礁的層孔海綿的化石記錄提前了約2000萬年,揭示了早期礁生態系統和生物礦化演化的獨特機制。
以往研究表明,海綿化石骨骼建造要么是碳酸鈣,要么是硅。該研究發現,嫘祖冠毛層孔海綿通過氟磷灰石構建骨骼,這在整個海綿類中尚未見過。這一新發現確立了多孔動物門,這是第一個已知的利用硅、碳酸鈣和磷酸鈣三種主要生物礦物質的后生動物門。早期層孔海綿骨骼中磷酸鹽的存在,拓展了人類對早期動物生物礦化能力的認知,表明早期海綿可能具備多樣化生物礦化策略所需的遺傳能力。
進一步,研究顯示,嫘祖冠毛層孔海綿形成復雜的礁結構,在框架構建和結合其他造礁生物組分如鈣微生物、石松海綿、瓶筐石、棘皮動物等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這些早期的層孔海綿建造的礁結構的復雜性,可以媲美后來的礁生態系統。
研究認為,嫘祖冠毛層孔海綿可能代表磷酸鹽生物礦化的早期“實驗品”,后來在海洋化學變化的背景下被基于碳酸鹽的海綿所取代。這強調了環境因素在塑造生物演化過程中的重要性。
上述研究推進了科研人員對早期生命演化的理解,為未來研究早期地球環境與生物相互作用提供了新方向,并展示了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復雜性在約4.8億年前的地球歷史早期階段便已存在,為探討現代海洋生態系統的起源和演化提供了線索。
4月1日,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的支持。
嫘祖冠毛層孔海綿構造:縱切面(A-D、F、G)和橫切面(E、H-I)特征
嫘祖冠毛層孔海綿的元素分布
宜昌遠安發現的早奧陶紀層孔海綿-棘皮動物生物礁
層孔海綿是奧陶紀-泥盆紀標志性的淺海造礁動物之一,在礁構建中的作用、生態地位和地理分布方面類似于現代珊瑚。在中奧陶世達瑞威爾晚期,層孔海綿幾乎同時融入熱帶至亞熱帶氣候區的全球礁生態系統。由于受到奧陶紀......
層孔海綿是奧陶紀-泥盆紀標志性的淺海造礁動物之一,在礁構建中的作用、生態地位和地理分布方面類似于現代珊瑚。在中奧陶世達瑞威爾晚期,層孔海綿幾乎同時融入熱帶至亞熱帶氣候區的全球礁生態系統。由于受到奧陶紀......
湖北宜昌嫘祖鎮附近,一塊貌不驚人的黑色石塊,在古老巖層中靜靜等待了數億年。當科學家用顯微鏡揭開它的秘密時,一個關于生命創造力的遠古故事隨之浮現。近日,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簡稱南京古生物所)......
許多恐龍和翼龍都有艷麗的羽毛,但早期哺乳動物的皮毛顏色卻很單調。對6具生活在侏羅紀和白堊紀時期的哺乳動物毛皮化石的研究表明,它們都長著灰褐色的毛發。“它們是恐龍的食物,不想引人注目。”比利時根特大學的......
研究人員利用X射線斷層掃描技術對化石牙根中的生長環進行成像。圖片來源:《科學進展》 科技日報北京8月13日電(記者張夢然)《科學進展》雜志最新發表了一項研究,揭示了早期哺乳動物在漫長“生命史......
近日,在陜西漢中境內一處溶洞內,科研人員發現了一具較為完整的大熊貓化石。綜合頭骨形態、牙齒結構特征及矢狀嵴發育程度等因素,專家初步判斷該大熊貓可能為成年雌性個體,保存的完整程度在國內較為罕見,具有很高......
學科交叉,是當今科學發展之肯綮;科普傳播,則是當今科研工作者們的第二使命。而這,正是國科大2024屆古生物學與地層學專業博士畢業生余逸倫這多年來的兩面。在國科大研究生導師、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
重慶恐龍屬種又上新,化石距今約1.66億年!日前,科考人員在云陽普安恐龍化石墻中發現一種新屬種恐龍,并將其命名為“朐忍渝州龍”,這也是重慶發現的最早新蜥腳類恐龍。至此,在云陽發現并命名公布的新屬種恐龍......
中新網北京7月4日電(記者孫自法)在中國青藏高原發現的夏河丹尼索瓦古老型人類(夏河人)研究再獲重大突破:通過對白石崖溶洞遺址發掘出土的2500余件動物骨骼進行傳統動物考古學和古蛋白組學分析,特別對其中......
中新網北京6月23日電(記者孫自法)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徐光輝研究員6月23日透露,他領銜的研究團隊最近在江蘇和安徽交界的距今約2.49億年灰巖結核地層中,研究發現一種新的裂齒魚類,將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