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caaaa"><source id="caaaa"></source></table>
  • <td id="caaaa"><rt id="caaaa"></rt></td>
  • <table id="caaaa"></table><noscript id="caaaa"><kbd id="caaaa"></kbd></noscript>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 <noscript id="caaaa"></noscript>
  •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td id="caaaa"></td>
  • 發布時間:2014-07-25 10:56 原文鏈接: 評論:地表水抗生素污染急需治理

      近期發表在國內學術期刊《科學通報》上的一篇文章稱,我國地表水中含有68種抗生素,而且被檢出抗生素的總體濃度水平與檢出頻率均較高。一些抗生素在珠江、黃浦江等地的檢出頻率高達100%,有些抗生素檢出的濃度高達每升幾百納克。而工業發達的國家僅小于20納克。

      此前,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的研究人員發現,珠江廣州河段中紅霉素、羅紅霉素、弗諾沙星等9種常用抗生素,其總濃度最高超過了每升水2000納克,高于歐美等國家河流中相應抗生素含量的3~4倍。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資源,水質安全受到威脅,公眾必然會為此付出沉重的生命健康代價。

      地表水的物質含量是人類生產生活的直接反映。雖然目前地表水中抗生素的來源仍存在一定爭議,但根據此前的研究,污水處理廠、畜牧養殖、制藥廠以及醫院、農業耕地等為主要的污染來源。我國是抗生素生產和使用大國,年產抗生素原料大約21萬噸,其中85%用于國內的醫療和農業,人均年消費量超過美國10倍。

      從醫療領域看,我國是世界上濫用抗生素最嚴重的國家之一,藥物產量的70%是抗生素,這一比例在西方國家只有30%。我國目前使用和銷售量前15位的藥品中,有10種都是抗菌藥物,全國每年人均輸液8瓶,遠高于國際上的2.5~3.3瓶的數量,“吊瓶大國”、“抗生素大國”由此得名。而這些進入人體內的抗生素,被吸收用于治病的僅占20%左右,近70%~90%會被排泄出來,最終通過生活污水進入自然環境當中。

      從種植、養殖業來看,過量使用抗生素的情況同樣十分嚴重。抗生素雞、多寶魚事件便是最好的例證。在農業種植方面,以大量的抗生素來殺滅病蟲害,成為追求高產的一種手段,一些殺蟲劑、殺螨劑、除草劑等,大多屬于抗生素。尤其是在養殖業的應用上,抗生素藥類殘留最容易污染水體。

      地表水含抗生素的危害不可小視。這既是環境污染,也是生物污染。水中抗生素含量過高且長期攝入的話,會損害人的肝、腎、神經系統等,同時,導致人體免疫力下降,形成耐藥抗藥體質。抗生素長期高濃度存在于地表水中,會對地表微生物鏈起到殺傷作用,最終威脅自然生態環境。

      “地表水含抗生素”絕非危言聳聽,倘若不能改變濫用抗生素的問題,賴以生存的水資源遲早會成為奪命之水。為此,必須高度重視并有效治理,防患于未然。

      首先,減少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是當務之急。要提升國民衛生素質,加強醫藥衛生教育,自覺抵制濫用藥物的陋習,樹立藥物合理使用的觀念。嚴格執行處方藥物管理法規,對亂賣處方藥物的藥店及亂開抗生素藥的醫生予以嚴懲。加強對醫療機構使用抗菌藥物的考核,對于濫用抗生素的醫院予以降級等,醫生取消處方權。同時,借鑒歐盟國家有關全面禁止在飼料中添加任何抗生素的做法,盡快出臺相應規范,對種植、養殖業使用抗生素的情況進行嚴格限制,從源頭上予以控制。

      其次,嚴格藥物企業、原料和制劑企業等的管理規范。近年來,國家已經開始采取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辦法,要求企業對生產的廢料和殘渣進行規范處理。如果進一步嚴格相關標準,會更有利于環境治理。

      第三,國家應制定戰略規劃和開展相關研究項目,開發研制能夠取代抗生素的藥物,如中藥類、微生物類、生物制品類,逐步減少并最終停止使用抗生素。同時,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應加大對抗生素替代物研究的支持力度,積極引導養殖戶主動放棄飼用抗生素,采用替代物進行綠色養殖。

    相關文章

    寧夏回族自治區藥監局牽頭舉辦六省(區)省級藥物臨床試驗檢查員培訓班

    為深化區域聯動、共筑監管合力,更好地貫徹國家藥監局著力提升藥物臨床試驗監管能力、著力提升藥物臨床試驗研究能力、持續加強臨床試驗監管的要求,6月11日至13日,寧夏回族自治區藥品監督管理局聯合甘肅省、青......

    睡眠呼吸暫停藥物在大型臨床試驗中取得顯著成功

    睡前只需服用一粒藥丸就能擺脫佩戴笨重面罩入睡,這對部分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OSA)患者來說,可能即將成真。OSA患者在夜間會經歷數十次甚至數百次呼吸停止,導致血氧下降直到無意識蘇醒。近日公布的一項大型......

    《阿爾茨海默病藥物臨床試驗技術指導原則(試行)》發布

    國家藥監局藥審中心關于發布《阿爾茨海默病藥物臨床試驗技術指導原則(試行)》的通告(2025年第19號)    為指導阿爾茨海默病藥物的科學研發和評價,提供可供參......

    讓藥學知識可觸可感,上海藥物所舉辦公眾科學日活動

    5月18日,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以下簡稱上海藥物所)舉辦以“破譯藥物密碼,守護健康未來”為主題的中國科學院第二十一屆公眾科學日活動。本次活動通過“科普報告+精神傳承+動手實驗”的模式,讓抽象的藥......

    抗生素耐藥性問題有望解決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日前宣布,該機構參與的科研團隊成功識別出一種新分子NM102,能夠在不破壞宿主微生物群的前提下,使致病菌在面對免疫系統時“解除武裝”。這一成果有望推動新型藥物開發,并解決抗生素耐藥......

    首個偏頭痛急性治療藥物可緩解前期癥狀

    英國科學家發表的一項大規模III期臨床試驗顯示,一種治療偏頭痛的藥物ubrogepant被發現還能減少偏頭痛發作前數小時內出現的常見非頭痛癥狀,這是偏頭痛發作前癥狀的首個急性治療藥物。相關研究5月12......

    研究顯示每年約有8500噸抗生素進入全球河流

    一項新研究警告稱,全世界數百萬公里的河流攜帶的抗生素污染水平足以促進耐藥性并危害水生生物。該研究首次估算了人類使用抗生素造成的全球河流污染規模——每年約有8500噸抗生素進入世界各地的河流系統,這個數......

    研究發現一種靶向細菌核糖體的新型廣譜抗生素lariocidin

    加拿大和美國研究人員報告說,他們發現了一種靶向細菌核糖體的新型廣譜套索肽抗生素,對多種致病細菌表現出殺傷力,其中包括對現有藥物具有耐藥性的菌株,為應對抗生素耐藥性問題提供了新路徑。相關論文近日發表在英......

    中國學者Nature發文:發現新型抗真菌抗生素

    多重耐藥致病真菌的全球傳播對人類健康構成了嚴重威脅,因此有必要發現具有獨特作用模式的抗真菌藥物。然而,由于已知化合物的高頻率重新發現和缺乏新的抗真菌藥物靶點,傳統的基于活性的篩選先前未描述的抗生素受到......

    FAO:牲畜用抗生素2040年將增加30%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分析認為,到2040年,全球牲畜抗生素使用可能比2019年增長近30%。這項發現凸顯出在畜牧業領域開展全球協調行動的必要性,以減少抗生素的使用。相關研究4月1日發表于《自然—通......

    人体艺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