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日前宣布,該機構參與的科研團隊成功識別出一種新分子NM102,能夠在不破壞宿主微生物群的前提下,使致病菌在面對免疫系統時“解除武裝”。這一成果有望推動新型藥物開發,并解決抗生素耐藥性問題。
雖然抗生素能降低感染性疾病的死亡率,但濫用卻導致細菌產生耐藥性。抗生素具備廣譜殺菌能力,也容易影響宿主體內的所有細菌,包括有益菌群。
法國國家農業食品與環境研究院的研究人員此前發現,所有致病菌共同擁有Mfd蛋白。這種蛋白能幫助細菌抵御宿主免疫系統的攻擊,還能誘發突變,提升產生耐藥性的能力。
法國國家農業食品與環境研究院和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從500萬種分子中篩選出一種小分子NM102,可以與Mfd蛋白結合,阻斷Mfd蛋白發揮作用。
體外實驗和動物實驗顯示,這種分子具有三大顯著作用:在沒有免疫系統毒性物質存在的情況下,不直接殺菌;能降低感染器官中的致病菌數量,不損傷宿主微生物群;抑制Mfd蛋白的誘變功能,減少細菌耐藥性產生。
這種分子可封裝進可生物降解的納米載體中,以便于給藥。研究人員目前在開展類似分子的化學優化與新藥開發工作,以應對抗生素耐藥性問題。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日前宣布,該機構參與的科研團隊成功識別出一種新分子NM102,能夠在不破壞宿主微生物群的前提下,使致病菌在面對免疫系統時“解除武裝”。這一成果有望推動新型藥物開發,并解決抗生素耐藥......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日前宣布,該機構參與的科研團隊成功識別出一種新分子NM102,能夠在不破壞宿主微生物群的前提下,使致病菌在面對免疫系統時“解除武裝”。這一成果有望推動新型藥物開發,并解決抗生素耐藥......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日前宣布,該機構參與的科研團隊成功識別出一種新分子NM102,能夠在不破壞宿主微生物群的前提下,使致病菌在面對免疫系統時“解除武裝”。這一成果有望推動新型藥物開發,并解決抗生素耐藥......
一項新研究警告稱,全世界數百萬公里的河流攜帶的抗生素污染水平足以促進耐藥性并危害水生生物。該研究首次估算了人類使用抗生素造成的全球河流污染規模——每年約有8500噸抗生素進入世界各地的河流系統,這個數......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自然-醫學》北京時間4月28日夜間上線一篇中國學者的健康研究論文認為,世界當前的氣候變化路徑以及未能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可能會導致到2050年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AMR......
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楊廉平與合作者研究指出,當前的氣候變化路徑,可能會導致到2050年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AMR)的全球負擔加重。他們預計到2050年,全球AMR可能會增加最多2.4%,并呼吁在......
加拿大和美國研究人員報告說,他們發現了一種靶向細菌核糖體的新型廣譜套索肽抗生素,對多種致病細菌表現出殺傷力,其中包括對現有藥物具有耐藥性的菌株,為應對抗生素耐藥性問題提供了新路徑。相關論文近日發表在英......
多重耐藥致病真菌的全球傳播對人類健康構成了嚴重威脅,因此有必要發現具有獨特作用模式的抗真菌藥物。然而,由于已知化合物的高頻率重新發現和缺乏新的抗真菌藥物靶點,傳統的基于活性的篩選先前未描述的抗生素受到......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分析認為,到2040年,全球牲畜抗生素使用可能比2019年增長近30%。這項發現凸顯出在畜牧業領域開展全球協調行動的必要性,以減少抗生素的使用。相關研究4月1日發表于《自然—通......
日前,2024年湖北省科技獎結果揭曉,武漢輕工大學副校長、教授侯永清主持的“豬禽腸道健康營養調控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獲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侯永清教授。武漢輕工大學供圖28年潛心飼料替抗研究腸道是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