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蟬鳴。”8月7日迎來立秋節氣。立秋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它的到來是否意味著入秋?“曬秋”“咬秋”指的是什么?氣象、農業專家為您立秋說“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應用氣象學院副教授江曉東說,立秋雖然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但對我國大部分地區來講,此時氣象學意義上的秋季還未到來。立秋節氣通常在“三伏天”里的中伏期間到來,是僅次于小暑、大暑的第三熱節氣。
“立秋時節,我國大多數地區仍處夏季,天氣依然很熱。此時也是臺風活躍時期,多發暴雨等災害性天氣。”江曉東說。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斂也”的記載。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員羊杏平解釋,立秋的“立”有開始之意,“揫斂”是收斂的意思,即此時農作物開始成熟。
“立秋時節是中稻、玉米、大豆、棉花等作物開花結實的階段,需水量大,充足的雨水可以為豐產奠定基礎。所以民間有‘立秋雨淋淋,遍地生黃金’‘立秋三場雨,秕稻變成米’等俗語。”羊杏平介紹說。
立秋不僅是重要的節氣,還是我國重要的歲時節日。民間有立秋這天“曬秋”“咬秋”“貼秋膘”等習俗。
“曬秋”指的是我國一些地區農民利用自家窗臺、屋頂等晾曬農作物以便貯藏的一種傳統農俗。
“咬秋”也叫“啃秋”,是指在立秋日多吃西瓜,以求解暑防燥。
今天(11月22日),我國各地進入小雪節氣,這是冬季的第二個節氣,意味著天氣越來越冷、降雪日漸展開。通常此時,冬季版圖從黃淮一帶向南繼續擴張,全國平均氣溫也將跌破冰點,北方多地陸續迎來初雪。中國天氣網......
“露沾蔬草白,天氣轉青高。”9月7日,我們將迎來白露節氣。白露,名字很美,時節更美。時至九月,暑氣漸消,秋日的舒爽讓人心曠神怡,金色的陽光給大地點染上更加豐富的色彩。各地陸續進入秋糧收獲時間,廣袤的田......
“白露收殘暑,清風襯晚霞。綠楊堤畔鬧荷花。”北宋僧人仲殊的《南歌子》,描繪了江南地區白露時節的怡人景象。白露是秋季的第三個節氣,于公歷9月7-9日交節,今年為9月7日。白露的到來意味著暑熱基本結束。古......
中國天氣網訊今天(8月7日)開始,我國進入立秋節氣,這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意味著夏去秋來。對我國大部而言,立秋并不等于入秋,盛夏的暑熱還沒褪去,秋意也并未登場。中國天氣網梳理氣象大數據發現立秋還是臺風......
新華社北京8月7日電題:立秋:夏色收秋聲動新華社記者王立彬今年8月7日為立秋,這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也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從立秋開始,陽氣漸收,萬物內斂,開始從繁茂成長趨向成熟結果。古人將立......
新華社北京8月7日電題:立秋:夏色收秋聲動新華社記者王立彬今年8月7日為立秋,這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也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從立秋開始,陽氣漸收,萬物內斂,開始從繁茂成長趨向成熟結果。古人將立......
“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蟬鳴。”8月7日迎來立秋節氣。立秋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它的到來是否意味著入秋?“曬秋”“咬秋”指的是什么?氣象、農業專家為您立秋說“秋”。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應用氣象學院副......
“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蟬鳴。”8月7日迎來立秋節氣。立秋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它的到來是否意味著入秋?“曬秋”“咬秋”指的是什么?氣象、農業專家為您立秋說“秋”。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應用氣象學院副......
我國進入大暑節氣,“大者,乃炎熱之極也”。大暑是夏季最后一個節氣,也是全年最熱的節氣。此時,我國高溫酷熱、雨水充沛,“濕熱交蒸”達到頂峰,南北攜手熱如“蒸餃”。中國天氣網特別盤點了氣象大數據,看看大暑......
7月7日迎來小暑節氣。俗語說:“小暑過,一日熱三分。”小暑到底有多熱?此時農作物有什么變化?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應用氣象學院副教授江曉東介紹,小暑節氣,全國天氣的關鍵詞是高溫、多雨、入伏。自小暑起,我國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