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動物生理學家曾擔心添加外源酶會破壞內源酶或抑制內源酶的產生。研究表明,外源酶的添加不僅不破壞抑制內源酶,而且能幫助和促進動物的消化吸收。
Hristov等(1998)報道在日糧中添加纖維素酶和木聚糖酶,可提高可溶性糖的含量(P<0.05) 和降低中性洗滌纖維的含量(P<0.05)。但對于物質消失率和瘤胃發酵影響較小,且日糧中直接加酶要好于真菌灌注的效果[7]。Rode等(1999)研究結果表明,在奶牛泌乳早期的精料中添加1.3g/kg纖維素酶和木聚糖酶,使干物質、中性洗滌纖維、酸性洗滌纖維和粗蛋白的消化率分別由61.7% 、42.5%、31.7%和61.7% 增至69.1%、51.0%、41.9%和69.8%,產奶量也由35.9kg/d增至39.5kg/d,但乳脂率和乳中蛋白的含量略有降低,采食量不受酶影響[8]。Yang(1999) 報道在泌乳牛日糧中添加纖維素酶和木聚糖酶,不但提高了有機物質和中性洗滌纖維的消化率,而且微生物蛋白質合成量也相應增加[9]。劉建昌(2001)在荷斯坦奶牛的配合精料中添加0.1%的纖維素酶制劑, 經過60d的試驗觀察,結果表明添加纖維素酶,每頭牛日平均產奶量提高了14.89%,試驗組每頭牛每日多收入5.41 元,經濟效益顯著[10],與焦平林等的試驗結果一致[13]。劉德海等(2000)在奶牛飼料中添加纖維素酶復合酶53g/h·d,奶牛平均日產奶量提高4.50%(P<0.05),料奶比下降4.32%,對乳成分無影響[11]。呼和等(2001) 在奶牛日糧中添加0.1%以纖維素酶為主的復合酶,奶牛產奶量比試驗前平均增加2.5kg,提高9.47%(P<0.05),試驗組的乳脂率、乳蛋白、乳糖、乳中干物質并不隨產奶量的增加而下降,而略有提高或保持不變,且經濟效益顯著[12]。
大多數試驗表明,在奶牛精料中無論以何種形式添加纖維素酶等非淀粉性多糖酶,均可促進對日糧營養物質的利用。有試驗表明纖維素酶在降低采食量的同時提高產奶量,其主要原因是奶牛的攝食量主要受血液內的揮發性脂肪酸VFA濃度的調節。VFA是纖維素的分解產物。外源纖維素酶增加了瘤胃中VFA的生成量,而瘤胃對VFA的吸收較快,大量的VFA進入血液并隨其濃度的升高反饋性作用于食物調節中樞,導致采食量下降。一般認為奶牛的產奶量和乳脂率呈負相關,而試驗表明在奶牛日糧中添加纖維素酶后,隨著產奶量的上升乳脂率呈上升趨勢。這說明纖維素酶通過提高奶牛血液中的各種營養物質的含量,增強乳腺細胞對各種營養物質的攝取能力,從而維持牛奶中的各種營養物質的含量始終處于平衡狀態。
粗提的β-葡萄糖苷酶可采用硫酸銨沉淀或用乙醇、丙酮等有機溶劑沉淀等方法初步分離。β-葡萄糖苷酶的進一步純化,往往是根據具體情況,采用多種方法逐步分離。目前分離β-葡萄糖苷酶的方法較多,其中離子交換柱層......
酶是一種活性蛋白質。因此,一切對蛋白質活性有影響的因素都影響酶的活性。酶與底物作用的活性,受溫度、pH值、酶液濃度、底物濃度、酶的激活劑或抑制劑等許多因素的影響。(一)溫度大曲和麩曲的酶活性,在低溫干......
美國杜克大學領導的一個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方法,可擴大CRISPR技術的覆蓋范圍。最初的CRISPR系統只能靶向人類基因組的12.5%,而新方法使CRISPR技術能夠準確靶向幾乎所有人類基因,使人們通過......
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名為PUCH的酶,它對于阻止寄生DNA序列在我們基因組中的傳播至關重要。這一發現可以讓我們深入了解我們的身體如何識別和對抗內部威脅(如基因組寄生蟲)和外部威脅(如病毒和細菌)。德國美......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英國諾丁漢特倫特大學的研究人員確定了一種特定的酶如何在使前列腺癌變得更具侵襲性和更難治療方面發揮關鍵作用。他們發現這種在身體的許多細胞中含量豐富的稱為轉谷氨酰胺酶2(transg......
代謝工程和合成生物學工具有潛力馴化微生物細胞工廠,這些工廠能夠有效生產大量化學品和材料,包括大宗和特種化學品、生物燃料、聚合物和藥物。所需產物的微生物生產可以通過在微生物底盤細胞中異源表達特定酶或整個......
德國研究人員近日發現一種具有同化特性的原型亞硫酸鹽還原酶,通過這種特殊的酶,產甲烷微生物可將對其有害的亞硫酸鹽轉化成生長所需的硫化物。該研究提供了對進化的新見解,相關成果發表在《自然·化學生物學》雜志......
結核病(tuberculosis,TB)是由結核分枝桿菌(M.tuberculosis,Mtb)感染引起的一類重大慢性傳染病。據世界衛生組織報道,2020年全球有近990萬新發TB患者,并有約151萬......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8/484533.shtm科技日報北京8月17日電(記者劉霞)英國科學家成功地將3個已故捐贈者腎臟的血型轉變為......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細胞動力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與生命科學學院姚雪彪、劉行、臧建業團隊與合作者在細胞更新質量控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結果日前在《自然·化學生物學》在線發表。紡錘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