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德里電視臺(NDTV)11月23日報道,11月23日,研究人員稱,可以在皮膚中檢測到“瘋牛病”,即新變異型克雅氏病(CJD)中破壞人類腦部的變異蛋白質,由此提出了對這種傳染性疾病的擔憂。
這份刊登在《科學轉化醫學期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的報告說,因為皮膚中的異常蛋白質朊病毒含量比大腦含量低1千至10萬倍,這個快速發展的致命病癥不太可能通過偶然接觸所傳播。
因為皮膚中的異常蛋白質朊病毒含量比大腦含量低1千至10萬倍
報告指出,研究人員說,這一發現意味著克雅氏病可以通過不涉及大腦的普通手術傳播出去。
凱斯西儲大學(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醫學院病理學和神經病學副教授鄒文泉(Zou Wenquan,音譯)說:“眾所周知,克雅氏病可以通過涉及朊病毒感染的腦組織手術或治療手段傳播。因而我們在皮膚中發現傳染性朊病毒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不僅會引起人們對通過不涉及大腦的普通手術傳播克雅氏病的可能性擔憂,還表明皮膚病理切片檢查和尸體解剖可以提高驗尸前或驗尸后的克雅氏病診斷水平。”
據報道,每年,全世界100萬人里就會有一人罹患克雅氏病。但目前只有皮膚病理切片檢查,脊髓穿刺或尸體解剖的方法可以確定患者是否患有這種疾病。克雅氏病患者的大腦中會形成微小的海綿狀孔洞,隨后出現突然的記憶和視力問題、行為改變和身體失調。這種病是無法治愈的,絕大多數被確診的患者身體就會快速惡化,活不過一年。
該研究使用新了的高敏感度測試來測量朊病毒水平,皮膚樣本來自于38名死于該疾病的患者。在實驗室小鼠身上得出的結果表明,此類皮膚朊病毒確實具有傳染性,并會誘發疾病。但要進一步了解朊病毒的風險還需更多的研究。
凱斯西儲大學醫學院病理學和神經病學副教授孔慶中(Qingzhong Kong,音譯)說:“在感染克雅氏病毒的皮膚中檢測到的朊病毒感染含量出人意料的高,但仍低于感染克雅氏病毒的大腦中的病毒含量。受皮膚朊病毒污染的手術器械的朊病毒傳播風險應遠低于被腦組織污染的器械。”
在感染克雅氏病毒的皮膚中檢測到的朊病毒感染含量出人意料的高
這些發現也有助于在驗尸前后對侵襲性較小的疾病進行診斷。早在幾十年前克雅氏病就已經引起了公眾的注意,當時英國人在吃了病牛肉后備診斷出感染一種克雅氏病毒。歐盟于1996年下令對英國牛肉及其衍生品實行全球性禁運,禁令于1999年才解除。世界衛生組織稱,1996年10月至2011年3月期間,全球共發現了224例克雅氏病例,主要集中在英國。
瑞士科學家研究顯示,鱷魚面部與下頜獨特的鱗片圖案是由一種精確的皮膚機械折疊過程形成的。研究結果驗證了之前的觀點,即這些鱗片來自某種機械過程而非遺傳機制,同時為了解這一過程背后的細節提供了新的見解。相關......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皮膚病醫院/芙蓉實驗室研究團隊基于近十年的自然人群及皮膚病專病隊列的系列研究成果,并結合國際相關領域最新進展,提出中老年女性皮膚疾病分年齡段實現精準防治的新觀點。9月25日,相關成果以......
科學家已經有力證明了阿爾茨海默癥和癡呆癥與皮膚損傷有關。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也是最早出現衰老跡象的器官之一。皮膚是人體的屏障,也與機體進行著深層互動與交流。作為人體最大的器官,皮膚對人體健康的作用可......
新京報訊據北京疾控官微消息,近日美國報道黃石公園檢測出“僵尸鹿”病毒引發關注,“僵尸鹿”病毒到底是什么?“僵尸鹿”是朊病毒感染動物的表現。雖然名為病毒,但是朊病毒本質是一種蛋白質,可以感染多種動物(羊......
墨爾本大學的LauraMackay教授領導的研究人員發現了控制不同類型免疫細胞的不同機制,并發現通過精確地針對這些機制,他們可以選擇性地消除“有問題的細胞”,重塑皮膚的免疫格局。我們的皮膚上布滿了專門......
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聯合日本本田公司,開發出一種智能、可拉伸且高度靈敏的新型柔性傳感器,該傳感器觸感柔軟,就像人類的皮膚一樣,這有助于使人機互動更安全、更逼真,為機器人和假肢的廣泛應用打開了大門。......
俄羅斯科學家研發出世界上第一種無需侵入人體即可檢測慢性心力衰竭的方法。研究人員稱,通過激光照射皮膚進行診斷將成為現有侵入性方法的理想替代。相關研究發表在《生物光子學雜志》上。薩馬拉國立科羅廖夫大學科研......
皮膚作為我們身體最外層的保護屏障,承受了時間的考驗和生活的痕跡。隨著年齡的增長,皮膚不可避免地經歷一系列變化,如失去彈性、干燥和色斑等。皮膚衰老是一個復雜而多樣化的過程,受到遺傳、環境和內外因素的共同......
西班牙科學家在6月8日出版的《自然·衰老》雜志上刊發論文稱,IL-17蛋白是導致皮膚老化的關鍵因素,其參與和衰老相關的各種活動,阻斷這種蛋白的功能可減緩與皮膚老化相關的各種癥狀的出現。這一發現為治療某......
斯坦福大學Bao研究小組的科學家們創造了一種新的電子皮膚,可以模仿觸摸的感覺。一些人稱之為"電子皮膚",它在《科學》雜志上的一項新研究中得到了詳細介紹。這種皮膚令人感興趣,因為它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