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新的研究發現,一種神秘的遺傳物質可以抑制皮膚癌細胞的擴散,但隨著它們的成熟,這種物質往往會丟失。這項新研究近日發表在《Cancer Cell》上。通常,DNA被轉化成RNA,然后轉化成具有細胞功能的蛋白質。雖然大多數RNA是線性分子,但當它們的末端循環并附著時,有些會形成圓圈。
該研究的作者說,環狀RNA (circRNA)不編碼蛋白質,而是復雜調控系統的一部分,但其功能仍不清楚。
圖片來源:Cancer Cell
由紐約大學格羅斯曼醫學院(NYU Grossman School of Medicine)的研究人員領導的這項在細胞培養和小鼠身上進行的研究,首次證明了一種名為CDR1as的環狀RNA可以阻止黑色素瘤的惡性擴散,而它的缺失則會促進這種擴散。一項對人類黑素瘤組織的研究分析也表明,CDR1as水平升高與存活率增加有關。
黑素瘤是皮膚癌中最致命的一種,癌癥細胞的侵襲性擴散或轉移是黑素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基因錯誤,癌細胞從正常細胞中產生,但DNA的變化并不能完全解釋細胞是如何擴散的。
"我們的研究為黑素瘤的侵襲行為提供了新的見解,并且首次揭示了circRNA作為轉移抑制因子的作用,"該研究的資深作者、紐約大學Langone Health中心病理學系副教授Eva Hernando博士說。
"我們發現CDR1as抑制一種已知的致癌蛋白IGF2BP3,這揭示了CDR1as的一種新功能,可能具有治療意義,"該研究的第一作者Douglas Hanniford博士補充道。
最近的研究表明,環狀RNA具有以前未知的功能,包括它們與附著在RNA上的蛋白質結合,從而影響細胞功能。具體來說,這項新的研究表明,當CDR1as與RNA結合蛋白IGF2BP3的相互作用被破壞時,黑色素瘤的轉移就開始了。
研究人員說,如果CDR1as是活性的,IGF2BP3蛋白就會與它的環狀RNA分子結合,而不是與其他編碼促轉移蛋白的RNA結合。當使用分子技術去除CDR1as時,IGF2BP3可以促進癌細胞的侵襲,這種侵襲發生在細胞穿透皮膚層并擴散到遠處器官的時候。
這項研究確定了細胞中CDR1as的來源為LINC00632,這是另一類被稱為長鏈非編碼RNA的RNA。實驗進一步揭示了黑素瘤細胞中的一種"表觀遺傳"機制使LINC00632基因沉默,從而停止了CDR1as的產生。
研究人員說,表觀遺傳變化在不改變DNA密碼的情況下調整基因的運作。其中包括一種被稱為甲基的分子附著在組蛋白上,組蛋白是包裹DNA鏈的"線軸"。甲基化狀態決定了給定的一段DNA是否可以被解開和獲取,或者取而代之的是壓縮,使基因保持沉默。
這項新的研究發現,一種特殊的組蛋白甲基化,即H3K27me3,可以抑制黑色素瘤細胞中開始擴散的LINC00632基因,而黑色素瘤細胞中已經開始缺乏CDR1as。作者說,這種相互作用可能代表了一種機制,幫助細胞在正常(胎兒)發育過程中遷移,但當錯誤地在腫瘤中再次發生時,就會導致癌癥擴散。
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研究人員首次破譯了一種使皮膚癌轉移到大腦的機制,并利用現有的治療方法成功地抑制了60%到80%的擴散。研究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科學期刊《JCI洞察》上。研究人員發現,在腦轉移的黑色素瘤......
皮膚癌是世界上最常見的、增長最快的癌癥之一。其中,黑素瘤是最惡性的皮膚癌,2018年新增28.77萬人并導致6.07萬人死亡。皮膚鏡是皮膚科醫生用來區分黑色素瘤的使用最廣泛的工具之一,皮膚鏡圖像中病灶......
PNAS:一種有望取代手術的皮膚癌治療新方法皮膚癌,包括鱗狀細胞癌和基底細胞癌,是最常見的惡性腫瘤。據統計,五分之一的美國人在其一生中會患上皮膚癌。手術切除是標準治療方法,但在臨床上不一定可行。“尋找......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一種神秘的遺傳物質可以抑制皮膚癌細胞的擴散,但隨著它們的成熟,這種物質往往會丟失。這項新研究近日發表在《CancerCell》上。通常,DNA被轉化成RNA,然后轉化成具有細胞功能的......
近日,加利福尼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的生物工程師開發了一種控制系統,該系統可以使CART細胞療法在治療癌癥時更安全,更有效。通過對CART細胞進行編程以使其在藍光刺激下被激活,研究人員能夠達到精確控制T細......
近日,發表在NatureCommunications上的一項研究發現,一些最致命的皮膚癌可能起源于賦予毛發顏色的干細胞,還可能起源于毛囊,而非皮膚層。毛囊是位于皮膚層內的復雜器官。這項研究表明,在皮膚......
最近,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Proceedingsof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耶魯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在人類基因中發現了“超級熱點區域”(hyperh......
最近,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Proceedingsof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耶魯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在人類基因中發現了“超級熱點區域”(hyperh......
耶魯大學科學家的一項新研究報告說,在人類基因組中發現了“超熱點”,該位點對太陽光中的紫外線輻射(UV)的敏感度與平均水平相比高達170倍。紫外線輻射是造成皮膚癌的主要原因,篩選超熱點將使測量一個人過去......
紐約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最近發現,一些致命的皮膚癌可能要歸因于黑素干細胞,并且起源于毛囊而不是皮膚。這項最新成果于本周發表在《NatureCommunications》雜志上。過去的研究認為,紫外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