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天體物理綜合團組研究人員朱輝、田文武與哈佛史密松森天體物理中心研究員P. Slane、J. Raymond合作,直接測量出非輻射性激波中塵埃的平均摧毀比例,證明激波中塵埃的摧毀效率被明顯低估了。該結果發表在國際天文期刊《天體物理雜志》上(ApJ, 2019, 882, 135)。
塵埃,顧名思義就是星際介質中的一類微小固體顆粒。雖然它只占星際介質總量的百分之一,但在分子云冷卻、復雜分子形成、維持彌散星際介質溫度等方面,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塵埃的形成場所包括:(1)脫離主序后中小質量恒星的外向流和星風(AGB 恒星+行星狀星云);(2)超新星爆發后的拋射物;(3)塵埃在星際介質中的再生長。對于銀河系,塵埃主要來自于過程(1)和(3),其中過程(3)占主導作用。對于紅移大于6的星系(塵埃質量大于10^8太陽質量),情況變得復雜起來。在那時,中小質量恒星還沒有脫離主序,過程(1)對塵埃增長的貢獻很小。新生成的塵埃只可能來自于過程(2)和(3)。估計激波中塵埃的摧毀比例,對研究高紅移星系塵埃增長過程異常重要,這是因為當激波摧毀的塵埃量大于超新星拋射物中塵埃的形成量時,超新星對塵埃增長的貢獻就是負的,高紅移塵埃應該由再生長過程(3)產生。
在以往對激波摧毀塵埃的研究中,常用的思路是考慮激波后塵埃本身的質量是如何變化的。因此,計算得到的塵埃摧毀比例受到塵埃尺寸分布,物理結構和摧毀反應截面等參數的影響。不同作者得到的數值之間往往會有有很大的不同。在本工作中,研究人員將研究塵埃質量的變化,轉換為研究氣體中重元素質量的變化(氣體質量增加量等于塵埃摧毀量)。由此避免了上面提到的問題,可以通過譜線診斷,直接給出塵埃的摧毀比例。
將上述方法應用到大麥哲倫云中的16個超新星遺跡,研究人員發現硅豐富塵埃的摧毀比例為約61%,鐵豐富塵埃的摧毀比例為約40%。硅豐富塵埃的摧毀比例要高于理論值。同時硅和鐵豐富塵埃的摧毀比例不同也表明硅酸鹽塵埃是鎂豐富的,而不是鐵豐富的。
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研究員張居甲領銜的國際合作團隊,成功捕捉到超新星SN2024ggi的爆炸激波沖破其外圍致密星周物質的壯觀瞬間。這一成果深化了科學家對超新星激波爆發物理機制的認識,并為揭示恒星晚期演......
激波又稱沖擊波,是一種傳播擾動。當波的移動速度超過流體中本地的聲速時,它就是一種激波。在恒星形成過程中往往伴隨著激波活動。系統研究恒星形成區的激波活動對于理解恒星形成過程中的物理、化學性質非常重要。H......
激波是空間和天文中一種常見且重要的物理現象,在能量耗散和高能粒子加速中發揮作用。太陽風暴(CME)驅動的激波可產生持久的太陽高能粒子事件和射電暴,具有重要的空間天氣效應。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研究......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天體物理綜合團組研究人員朱輝、田文武與哈佛史密松森天體物理中心研究員P.Slane、J.Raymond合作,直接測量出非輻射性激波中塵埃的平均摧毀比例,證明激波中塵埃的摧毀效率被明......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天體物理綜合團組研究人員朱輝、田文武與哈佛史密松森天體物理中心研究員P.Slane、J.Raymond合作,直接測量出非輻射性激波中塵埃的平均摧毀比例,證明激波中塵埃的摧毀效率被明......
太陽風暴(CME)及其激波可以產生地磁暴、高能粒子(SEP)、射電暴,是空間天氣研究和預報的主要對象。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研究員劉潁團隊在此研究方向取得系列進展。確定CME驅動的激波的三維結構、......
太陽風暴(CME)及其激波可以產生地磁暴、高能粒子(SEP)、射電暴,是空間天氣研究和預報的主要對象。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研究員劉潁團隊在此研究方向取得系列進展。確定CME驅動的激波的三維結構、......
中科院新疆天文臺科研人員王新博士通過粒子模擬方法在空間擴散激波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在AstrophysicalJournalSupplementSeries(ApJS,20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