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模式生物萊茵衣藻中,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分別發生在葉綠體和線粒體中,無氧發酵則可以獨立發生在細胞質、線粒體和葉綠體中。這三種基本的能量代謝過程如何和諧有序的發生在同一個細胞內是值得深度思考的科學問題。目前,圍繞三者間相互作用的研究相對匱乏,功能耦合機制尚不清晰。
此前研究表明,光合生物在黑暗處理下會逐漸積累質子,導致葉綠體類囊體腔酸化,進而抑制光合作用,這可能與葉綠體呼吸或ATP水解有關。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田利金研究組基于前期對于類囊體腔酸化的研究,推測可能是在發酵過程中產生的弱酸抑制了光合作用。為了驗證這一猜想,研究綜合運用生物、物理和化學方法,通過使用葉綠體呼吸突變體ptox2、nda2和ATP水解突變體FUD50,黑暗條件下添加弱酸發現可以致其類囊體腔酸化,分別排除了黑暗中類囊體腔的酸化是由葉綠體呼吸和ATP水解導致的論斷。同時,研究發現,類囊體腔內的酸化程度與無氧代謝弱酸的總積累量成正相關,而在同等處理條件下,利用發酵代謝過程中不產弱酸的綠藻NIES-2499開展實驗則未發現酸化的現象。這表明發酵產生的弱酸代謝物是使類囊體腔發生酸化的誘因。研究還證明了這種代謝產物的反饋調節機制存在于不同種類的光合生物中。進一步,根據膜對小分子的半透性特性,研究提出了“離子陷阱”模型,即外源添加或無氧發酵產生的弱酸分子能夠跨越脂質雙分子層,最終進入類囊體腔,但電離出的離子不能自由跨膜,類囊體腔內的pH緩沖能力較低,腔內質子不斷積累,從而發生酸化。
該研究闡釋了光合生物中無氧發酵影響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新機制,對于探討光合作用、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之間的化學偶聯,探究光合生物基本生理過程及優化植物生長和固碳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荷蘭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比利時列日大學和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員參與研究。研究工作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等的支持。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我國居民的食品消費觀念和結構發生了顯著改變,從追求基本的飽腹向追求高質量的營養轉變。發酵食品因種類多樣、風味獨特、營養豐富的優良品質,而逐漸成為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多元化食......
在模式生物萊茵衣藻中,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分別發生在葉綠體和線粒體中,無氧發酵則可以獨立發生在細胞質、線粒體和葉綠體中。這三種基本的能量代謝過程如何和諧有序的發生在同一個細胞內是值得深度思考的科學問題。......
在模式生物萊茵衣藻中,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分別發生在葉綠體和線粒體中,無氧發酵則可以獨立發生在細胞質、線粒體和葉綠體中。這三種基本的能量代謝過程如何和諧有序的發生在同一個細胞內是值得深度思考的科學問題。......
藥物的發酵技術是一種利用微生物(通常是細菌、真菌或酵母等)來生產藥物的方法。這種技術利用了微生物的生物合成能力,將合成過程放在微生物的代謝途徑中,從而生產出目標藥物。藥物的發酵技術在藥物工業中是一種重......
天然靛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染料之一,為了揭示傳統染缸的內在機制和原理,近日,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研究員王雨華團隊調查并研究了包括東帝汶、印度、印度尼西亞、老撾、菲律賓和越南在內的六個全球產靛藍植物多樣性分布......
隨著消費反芻動物肉的負面環境作用越來越明顯(包括令人擔憂的溫室氣體排放或土地利用改變),制造合成肉的公司逐漸獲得支持以改進健康與可持續性。過去認為,發酵生產的微生物蛋白,如真菌蛋白Mycoprotei......
作為一種天然微生物類食品防腐劑,聚賴氨酸具有抑菌譜廣、抑菌能力強、耐高溫、水溶性好、不影響食品風味和安全性高等優點,在方便米飯、濕熟面條、海產品、醬類等食品及醫藥領域中廣泛應用。近日,中國科學院過程工......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21961132026、21878331、91645108、21903049和U1510103)等的資助下,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姜桂元教授團隊聯合德國萊布尼茲催化研究所......
異丁醇具有燃值高、能量密度高、吸濕性低等優點,被視為可取代乙醇的更高性能生物燃料。但由于異丁醇的生物合成途徑相較乙醇更加復雜,目前通過發酵生產異丁醇仍然面臨生產效率低下的問題。近期,日本京都地球創新技......
最近,一組科學家在生物工程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創造出不需要呼吸的動物——即使在無氧的情況下仍能存活。據報道,慕尼黑大學(the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將光合藻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