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性猝死者絕大多數患有器質性心臟病,主要包括冠心病、肥厚型和擴張型心肌病、心臟瓣膜病、心肌炎、非粥樣硬化性冠狀動脈異常、浸潤性病變、傳導異常(QT間期延長綜合征、心臟阻滯)和嚴重室性心律失常等。另外,洋地黃和奎尼丁等藥物中毒亦可引起。大多數心臟性猝死則是室性快速心律失常所致。一些暫時的功能性因素,如心電不穩定、血小板聚集、冠狀動脈痙攣、心肌缺血及缺血后再灌注等使原有穩定的心臟結構異常發生不穩定情況。某些因素如自主神經系統不穩定、電解質失調、過度勞累、情緒壓抑及用致室性心律失常的藥物等,都可觸發心臟性猝死。
沈成興為民眾演示如何搶救心臟驟停的患者。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供圖AED(自動體外除顫器)和CPR(心肺復蘇術)是救治心臟驟停的最佳手段。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沈成興29日接受采訪時表示,心臟驟......
記者日前從哈爾濱醫科大學獲悉,由該校藥學院藥理教研室楊寶峰院士領銜的科技成果——《心源性猝死防治新靶點及其藥物干預》在2013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學獎評審中獲得一等獎。此項成果闡明了心源性猝死發生的多靶點......
來自哈爾濱醫科大學的消息,由哈爾濱醫科大學藥理學家楊寶峰教授領銜完成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心源性猝死發生及藥物干預新調控點研究”,日前獲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此項研究首次發現激動心臟乙酰膽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