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獲悉,由該所與英國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紐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合作的學術論文,首次對已知賊獸進行種一級的系統發育分析,并對賊獸長期存在的形態、分類問題進行了厘定,為認識哺乳動物的起源分化過程提供了新的證據。該論文在線發表在英國《系統古生物》期刊。
據了解,異獸包括多瘤齒獸、賊獸、岡瓦納獸等。其中,賊獸類化石是最早研究報道的中生代哺乳動物化石。該研究根據在英國伍德伊騰新發現的化石標本,建立了兩個賊獸的新屬種。新化石標本顯示了介于歐洲晚三疊世和中侏羅屬種以及亞洲中晚侏羅種類之間的過渡特征,對了解賊獸的連續演化具有重要意義。論文同時也報道了一枚多瘤齒獸上牙標本,該種多瘤齒獸是已知多瘤齒獸的最早代表之一。
此外,該研究對早年報道的英國異獸標本進行了系統厘定,并對該歸并種的齒列形態進行了重新解釋和重建。結果表明,歐洲中侏羅的異獸類與亞洲的異獸類更接近,賊獸類在中生代時已分布全球。英國中侏羅世伍德伊騰的化石記錄再一次顯示,賊獸和中侏羅世多瘤齒獸在歐洲、西伯利亞、東亞地區的動物群中都同時存在。而且現有化石顯示,在這些最早的異獸組合中,賊獸的化石豐度和屬種多樣性高于多瘤齒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