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caaaa"><source id="caaaa"></source></table>
  • <td id="caaaa"><rt id="caaaa"></rt></td>
  • <table id="caaaa"></table><noscript id="caaaa"><kbd id="caaaa"></kbd></noscript>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 <noscript id="caaaa"></noscript>
  •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td id="caaaa"></td>
  • 發布時間:2022-09-21 15:51 原文鏈接: 廣州市全國科普日活動暨第五屆科普嘉年華舉行

    9月17日,以“喜迎二十大,科普向未來”為主題的2022年廣州市全國科普日主會場活動暨第五屆科普嘉年華在華南國家植物園啟動,活動持續至9月21日。全市11個區同步開展全國科普日活動,活動期間,全市范圍內組織學會、企業、學校、科研院所等187家單位和機構,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線上線下科普活動218場次。

    啟動儀式上,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云端寄語。他表示,在《科普法》頒布實施20周年之際,2022年廣州市全國科普日活動暨第五屆廣州科普嘉年華,進一步營造了全市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社會氛圍,厚植鼓勵創新的科學素質沃土。

    活動現場,廣州科技傳播聯盟首批科學傳播大使、廣州科普研究智庫首批專家獲頒聘書。活動還向2022年廣州市科普工作優秀單位、優秀科普工作者和優秀科技志愿者代表授牌。其中,蘇國輝院士、張景中院士、廣東省實驗動物監測所研究員朱才毅、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研究員廖景平作為首批專家加入廣州科普研究智庫。朱才毅表示,作為新時代的科普工作者必須強化責任意識,努力提升自身能力,認真發揮好智囊團的作用,為提升全民科學文化素養,實現更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奉獻智慧和力量。

    主會場共設“非凡十年”科技成就展、生態文明、灣區前沿、“四深”(深海、深空、深藍、深地)探索、鄉村振興、文明印記、數字互融、健康醫療、食品安全、科普未來等10大展區143個展位,集中體現我國取得的科技成就,及科技成果在促進發展、改善民生上的成效。當天還舉行了科普大講壇、科普微課堂、科普紀錄片首發、科普秀節目表演、科普圖片展等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以下簡稱廣州地化所)受邀參加了“四深”探索科普活動,展出珍貴史前生物化石、金屬礦石以及地球科學科普知識展板,向公眾介紹領域的前沿。活動展區以“認識地球、保護地球”為主題布置了疊層石、王冠蟲、魚類等珍貴史前生物化石;鐵、鎢、錫、錳、鉛等原礦礦石;水晶、瑪瑙、藍寶石等精美的礦物晶體;烴源巖、油頁巖等能源礦石以及廣州地化所在隕石坑、古人類、廣州地區花崗巖等領域取得的重要創新性科研成果科普知識展板。

    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則展示了超長重力熱管地熱系統、鷹式波浪能深海養殖及旅游生活平臺、天然氣水合物分子結構模型以及各類生物質原材料、催化劑,科普主管李靖君介紹了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著重講解了地熱能、生物質能和海洋能方面的應用工程項目。該所科普講解員詳細介紹了新能源的科學原理和應用場景,并積極為現場觀眾答疑解惑,并開展互動游戲。

    相關文章

    聚焦兩院|“千名院士·千場科普”行動啟動儀式在京舉行

    9月2日,“科學與中國”20周年大會暨“千名院士·千場科普”行動啟動儀式在京舉行。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侯建國出席活動并作“科學與中國”20周年總結與展望報告。中國工程院院長、黨組書記李曉紅,科技部......

    廣州將就日本核污染水排海主動開展應急監測

    當地時間8月24日,日本政府正式啟動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排海,此舉對海洋環境帶來的長期影響后果難測。盡管福島第一核電站的運營方東京電力公司在24日舉行的臨時記者會上表示,2023年度計劃排放約為3.......

    7院士聯名倡議,加強科普事業推進,讓民眾共享科技成果

    8月22日,在湖北省武漢市召開的陳孝平院士健康科普工作室成立三周年暨院士科普工作室座談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孝平、桂建芳、鄧子新、孫和平、丁漢、徐紅星,中國工程院院士劉經南等7名院士聯名發起倡議,號召......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攜手騰訊開展生態科普“云游”

    8月15日是首個“全國生態日”。當天,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聯合騰訊推出系列科普活動,以公眾喜聞樂見的創意形式,讓藏羚羊、大熊貓、東北虎、海南長臂猿、黃腹角雉等國家公園旗艦物種,借助騰訊天琴實驗室MUSEA......

    廣州新型研發機構數量連續7年穩居廣東省第一

    7月6日,廣州召開了高質量發展看廣州——《關于促進新型研發機構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政策解讀新聞發布會。記者獲悉,近年來,廣州推動建設一批具有戰略性、前瞻性的新型研發機構。目前,廣州現......

    2023年廣州科普游正式啟動逾2萬市民報名

    7月1日,由廣州市科協主辦的廣州科普開放日系列活動之2023年廣州科普游正式啟動,首期活動共有49家重點實驗室、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業、科普基地等單位向市民免費開放,超過2萬名市民報名參加。其中,華......

    “科普使者”講好河南“創新故事”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3638.shtm......

    中國首艘深遠海科考及文物考古船,在廣州開工

    6月25日,我國首艘深遠海多功能科學考察及文物考古船在廣州開工,由中國船舶集團旗下的廣船國際有限公司廠區建造。船舶預計2025年完工交船,投入海上作業。設計船長約103米、設計吃水排水量約9200噸,......

    為青少年做有溫度的科普

    最近,C919完成首次商飛,神舟十六號發射成功,一件件科技盛事令人心潮澎湃,也點亮了廣大青少年的科學夢想。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強調,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對科學興趣的引導和培養要從娃娃抓起,使他們......

    科普,更要普及科學思維

    有人之所以會覺得物理枯燥,除了學科本身的嚴謹特質之外,更多的是因為第一次接觸物理時一般在小學、初中,未知的領域還有很多。但當你聽到這樣一種說法——“把生物切片,每一個過程都是化學,把化學切片,每一個過......

    人体艺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