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珠峰大本營附近的一只巖羊。“巔峰使命”珠峰科考正在珠峰地區進行。在珠峰大本營等地,隨處可見各種野生動物,愜意地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之下。 新華社記者旦增尼瑪曲珠攝
本報訊(記者韓揚眉)日前,第二次青藏科考“巔峰使命”珠峰科考的13名隊員成功登頂“世界之巔”珠穆朗瑪峰,圓滿完成珠峰科考任務。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營,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朱彤帶領珠峰大氣與人體健康科考分隊,首次釋放了由我國科研人員自主研發的臭氧探空氣球,獲取了從地面至萬米高空的臭氧濃度信息,為解密青藏高原如何影響大氣自凈能力這一重大科學問題,積累了首批珍貴數據。
第二次青藏科考隊隊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姚檀棟介紹,此次珠峰科考首次應用先進技術、方法和手段,圍繞西風—季風協同作用、亞洲水塔變化、生態系統與生物多樣性、人類活動等重大科學問題,協同考察研究珠峰地區六大圈層的垂直變化特征和相互作用機理,揭秘氣候變暖背景下珠峰極高海拔區環境變化規律、溫室氣體濃度變化特征及生態系統碳匯功能、人類對極端環境的適應特征,實現了地球系統科學研究的新突破,提出了珠峰自然保護創新科學方案。
本次科考完成氣象站架設后,將形成珠峰地區從海拔5200米至8830米8個氣象梯度觀測站點,實現珠峰完整的海拔氣象梯度觀測,為觀測珠峰地區的氣候環境變化提供珍貴的第一手科學數據。
在此次科考中,科考隊員還開展了追蹤極高海拔大氣污染的輸送及科考人員的高海拔適應性研究等一系列極高海拔綜合科考工作。
此次“巔峰使命”珠峰科考是第二次青藏科考自2017年啟動以來學科覆蓋面最廣、參加科考隊員最多、采用的儀器設備最先進的綜合性科考。“青藏高原綜合科考第一次主要是‘摸家底’,第二次則是‘看變化’。我們首次在珠峰峰頂實施綜合科考取得的新認識、獲得的新突破,是對科學的貢獻、對人民的貢獻、對國家的貢獻和對全球的貢獻。”姚檀棟說。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516761.shtm文|周浙昆珠峰及其山頂的旗云。作者供圖我多次去過青藏高原,卻一直沒有見到過珠穆朗瑪峰......
在2023“巔峰使命”珠峰科考中,由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中國氣象局氣象科學研究院和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等組成的大氣小分隊在西藏日喀則架設自動氣象站和GPS水汽探測系統,并進行GPS無......
記者從2023“巔峰使命”珠峰科考前方指揮部了解到,13名登頂科考隊員在圓滿完成峰頂科考任務后,昨夜今晨陸續順利返回到6500米的科考營地。同時登頂采集的雪冰樣品,今天(5月24日)早上也順利運抵大本......
5月23日中午,我國13名科考隊員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這是2023年珠峰地區綜合考察研究中的峰頂科考。本次科考順利完成了極高海拔氣象站技術升級、雪冰樣品采集、冰芯鉆取、冰塔林無人機航測、溫室氣體探測、......
2023“巔峰使命”珠峰科考活動登頂科考隊由16名隊員組成,其中年齡最小的22歲、最大的則是隊長扎西平措,5月20日,是他41歲的生日。本次登頂科考任務完成后,扎西平措將有可能再次刷新他登頂珠峰的紀錄......
2023“巔峰使命”珠峰科考活動登頂科考隊由16名隊員組成,其中年齡最小的22歲、最大的則是隊長扎西平措,5月20日,是他41歲的生日。本次登頂科考任務完成后,扎西平措將有可能再次刷新他登頂珠峰的紀錄......
5月30日,“巔峰使命”珠峰科考活動的主體任務完成,共有5個科考分隊、16支科考小組、270多名科考隊員參加。此次科考在西風-季風協同作用及影響、巔峰海拔的強烈升溫、巔峰海拔的冰雪融化、高新技術平臺觀......
5月30日,“巔峰使命”珠峰科考活動的主體任務完成,共有5個科考分隊、16支科考小組、270多名科考隊員參加。此次科考在西風-季風協同作用及影響、巔峰海拔的強烈升溫、巔峰海拔的冰雪融化、高新技術平臺觀......
5月30日,“巔峰使命”珠峰科考活動的主體任務完成,共有5個科考分隊、16支科考小組、270多名科考隊員參加。此次科考在西風-季風協同作用及影響、巔峰海拔的強烈升溫、巔峰海拔的冰雪融化、高......
5月30日,“巔峰使命”珠峰科考活動的主體任務完成,共有5個科考分隊、16支科考小組、270多名科考隊員參加。此次科考在西風-季風協同作用及影響、巔峰海拔的強烈升溫、巔峰海拔的冰雪融化、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