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跨界小煉鐵廠在聯動執法機制下被依法取締
“辦公場所在淄博,用于生產的爐子在濰坊。而整個企業四分之三的面積在淄博,具體生產者卻是濰坊青州人承包的。”這樣的一家“跨界”小煉鐵廠,位于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寨里鎮和濰坊青州市廟子鎮交界處,因為處于行政區域交界地,又以小作坊式生產為主,監管難度比較大。
如何處置行政邊界地區這種“土小”企業?山東省淄博市與濰坊市的環保部門聯合執法,組織當地現場斷電封爐,堅決予以取締。在查處、取締行政邊界地區“土小”企業中,山東省環保廳建立的行政邊界地區環境執法聯動工作機制正在發揮著重要作用。
圍繞探索解決行政邊界地區環境污染問題,今年,山東省已在小清河流域、省轄淮河流域及南水北調工程沿線、省會城市群等重點流域區域,組織相關市環保局簽訂了環境執法聯動協議,共同防治行政邊界地區環境污染。
實現共防共治,做好屬地管理
山東省濟南、淄博、泰安、萊蕪、德州、聊城、濱州共7市環保局負責人,共同簽訂了《省會城市群行政邊界地區環境執法聯動協議》,為各市在邊界地區實施區域聯合執法和協商解決環境問題搭建了更為直接和廣闊的平臺。
山東省環境監察總隊長齊鑫山告訴記者:“《省會城市群行政邊界地區環境執法聯動協議》的簽訂,旨在深化行政區域邊界地區環境執法交流合作,構建環境執法聯動工作機制,妥善解決邊界環境污染糾紛,持續改善區域環境質量。”
這樣的行政邊界地區環境執法聯動協議,今年,山東省將在小清河流域、省轄淮河流域及南水北調工程沿線、省會城市群、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海河流域、半島流域6個重點流域區域簽訂。
據記者了解,山東省建立環境執法聯動工作機制基本原則,即共防共治、屬地管理、預防為主、改革創新。
共防共治原則,就是以行政邊界地區環境質量改善提升為目標,實行“聯合治污、團結治污”,共同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合力推進環境污染整治,實現生態環境的共防、共治、共保,共同維護行政邊界地區和諧穩定。
屬地管理原則,就是切實做好本行政區域內環境污染隱患的排查和整改工作,加強監管,盡最大努力控制和減少對相鄰地區的污染影響。發生跨界環境污染糾紛和跨界突發環境污染事件時,相鄰各市要在團結協作的同時,做好各自行政區域內的糾紛查處和應急處置工作,切實做到守土有責。
預防為主原則,就是按照“早發現、抓苗頭、細排查、嚴整改、堵源頭”的要求,開展預警預報,將環境安全隱患排查、環境敏感問題和流域污染糾紛的預防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落實到日常工作中,切實做到“防患于未然、治患于萌芽”。
改革創新原則,就是加強交流合作,實行信息共享、執法公開,不斷總結經驗,創新執法模式,推進行政邊界地區環境污染糾紛處置和應急聯動機制的制度創新和管理創新,做到與時俱進、創新發展。
積極溝通協商,加強聯動執法
“先后出動300多人(次),關停取締小化工、小煉油、小塑料、小煉鐵、小爐窯、小建材、小煉膠、石料加工等“土小”企業71家。”這是山東省環保廳會同省公安廳,組織淄博、東營、濰坊、濱州4市開展行政邊界地區“土小”企業環境污染聯動執法行動取得的戰果。
這次聯動執法行動,分為自查自糾和省級督察兩個階段。在自查自糾階段,淄博、東營、濰坊、濱州4市環保局按照已簽訂的《行政區域邊界地區環境執法聯動協議》召開了聯席會議,并積極與公安部門聯合開展執法檢查。山東省環境監察總隊會同省廳辦公室(信訪辦)、污防處,聯合山東省公安廳食品藥品環境犯罪偵查總隊,對4市環保局落實《行政區域邊界地區環境執法聯動協議》和行政邊界地區“土小”企業整治情況進行了督察。
據了解,山東省行政邊界地區環境執法聯動工作機制主要內容有六大方面,即開展自查自糾、做好信息共享、聯合檢查監測、協同應急處置、妥善處理糾紛、聯合開展后督察。
山東省環保廳要求,簽訂執法聯動協議的各市環保局,要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積極開展行政邊界地區環境污染綜合整治和環保專項行動,抓好環境信訪和媒體反映環境問題的查處工作。對發現的環境違法行為,依法嚴肅處理,必要時果斷采取限產、停產等措施,防止污染進一步擴大;對“土小”企業要積極協調當地政府,堅決依法予以取締;對受污染的地區要積極開展環境污染綜合整治和生態恢復,消除或最大限度降低污染危害。
定期互通有關重點污染源排污變化情況、污染防治工作進展、斷面水質、環境風險源排查等信息,及時掌握并通報行政邊界敏感區域建設項目的審批情況。
相關市環保部門要本著互信互諒、精誠合作的原則,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及時溝通、協商,共同研究流域、行政邊界環境污染問題,積極開展互查、協查,對污染源聯合開展追蹤溯源,對屬地不清的跨界企業要聯合調查,共同整治,徹底消除環境執法的“死角”。
同時,要建立健全聯合環境監測機制,加強跨區域環境質量監測,協商制訂行政邊界地區環境質量監測方案,敏感時期增加監測頻次,及時通報監測情況。一旦發生行政邊界地區環境污染事故,要立即啟動環境突發事件應急監測預案,在規定時間內到達現場,共同監測。
發生跨界污染、生態破壞或其他可能影響相鄰市、縣(市、區)環境的突發事件,事發地環保部門要立即報告當地政府,啟動環境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提出控制、消除污染的應對措施,并及時向可能造成影響的相鄰市、縣(市、區)通報和溝通有關信息,受影響的相鄰市、縣(市、區)要予以協助。
簽訂執法聯動協議的各市環保局要積極建議當地政府根據環境容量及環境質量目標,合理制定規劃,調整產業結構,嚴把環境準入關和項目驗收關,采取更加嚴格的環保措施,從源頭上防范跨界環境污染糾紛。
協議對造成行政邊界地區環境污染糾紛的違法排污企業,相鄰市、縣(市、區)環保部門要積極開展聯合執法,共同監管,在對肇事企業依法嚴懲的同時,積極采取各種應對措施,妥善解決環境污染糾紛;對引發跨界污染糾紛肇事企業的整改情況、行政邊界地區環境信訪輿情案件查處整改情況和行政邊界地區污染整治成果,要向相鄰市、縣(市、區)環保部門及時通報,聯合開展后督察工作,確保各項行政處罰和整改措施執行、落實到位。
建立交流平臺,及時移送案件
山東省環保廳要求,在行政邊界地區環境執法聯動工作機制中,要建立聯合會商、案件移交移送、聯合應急處置、學習交流等制度,要通過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印發簡報、相互致函、案件移交等形式,建立健全行政邊界地區環境執法工作信息交流平臺,定期通報本行政區域環境質量情況、污染防治工作進展、環境風險源排查、“土小”企業整治、信訪受理等方面的情況,實現信息共享。
簽訂執法聯動協議的各市環保局,對本行政區域內發現的環境違法犯罪行為,按照山東省公安廳、省環保廳關于建立公安環保聯勤聯動機制和案件移送的規定,及時移送有管轄權的公安部門立案偵查;對檢查發現或信訪舉報屬于相鄰市、縣(市、區)環保部門管轄的環境違法案件,及時移送有關材料,并協助做好調查取證工作。
為進一步加強保健食品、食品監管,規范保健食品、食品市場秩序,打擊違法生產經營行為及采用會議、體驗店等方式夸大宣傳銷售保健食品、食品的行為,豐臺區食藥監局于9月28日聯合區工商分局、區公安局對新村地區開......
“2016年,省會城市群區域細顆粒物(PM2.5)、可吸入顆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平均濃度分別為75μg/m3、133μg/m3、40μg/m3、43μg/m3,同比......
圖為跨界小煉鐵廠在聯動執法機制下被依法取締“辦公場所在淄博,用于生產的爐子在濰坊。而整個企業四分之三的面積在淄博,具體生產者卻是濰坊青州人承包的。”這樣的一家“跨界”小煉鐵廠,位于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寨......
圖為跨界小煉鐵廠在聯動執法機制下被依法取締“辦公場所在淄博,用于生產的爐子在濰坊。而整個企業四分之三的面積在淄博,具體生產者卻是濰坊青州人承包的。”這樣的一家“跨界”小煉鐵廠,位于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寨......
北京市順義區某桶裝水公司車間主任張某某沒有想到,自己的偷水行為竟然惹來牢獄之災。今年6月,張某某被順義區法院依法判處有期徒刑5年。這是北京市首個因盜竊水資源而獲刑的案例。記者從北京市水務局獲悉:自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