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北京6月20日電 記者齊芳從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獲悉,國際學術期刊《自然·天文》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陳孝鈿副研究員領銜完成的一項重要成果——研究團隊發現雙周期的天琴座RR型變星是最好的標準燭光,利用它的兩個周期來測量星系距離不再需要元素豐度的信息,這使得星系批量高精度測距得以實現。
浩瀚宇宙,何以丈量?天文學家的答案是用標準燭光。標準燭光是指宇宙中已經知道光度的天體。恒星中有兩種常用的標準燭光:年輕(千萬年)的造父變星和年老(百億年)的天琴座RR型變星。它們的內在亮度分別是太陽的上萬倍和100倍。
陳孝鈿解釋:“它就像一盞已知功率的燈,內在亮度是一致的。但當我們離它越遠,觀測到它的亮度就越暗。”一般情況下,天文學家們利用周光關系來確定恒星的內在亮度——這兩類恒星的內在亮度隨時間周期性變化,且兩者之間存在著線性的周光關系。利用周光關系,我們自然就可以得到這兩類恒星的內在亮度,然后通過內在亮度與觀測亮度的比較計算出距離。
不過,使用這種方法只能得到一個誤差為5%至10%的天體距離,如果想得到更精確的距離,就需要判斷標準燭光是否足夠標準。那么,怎么知道恒星夠不夠“標準”?天文學家們發現,恒星的內在亮度會受元素豐度的影響,也就是說,擁有不同重元素的恒星具有不同的內在亮度。要想知道精確的元素豐度,就要依靠光譜測量。而這個方法有一個缺點——貴。
我國的郭守敬望遠鏡已經獲得了數千萬條光譜,是世界上最大的光譜庫之一。這讓我國科學家有了領先一步的機會。陳孝鈿研究團隊利用郭守敬望遠鏡等數據,首次發現了雙周期天琴座RR型變星的多個周期與金屬豐度之間的線性關系,進而建立了雙周期天琴座RR型變星的周光關系。基于該周光關系,星系的距離誤差可以優化到1%至2%。
我國空間站巡天望遠鏡將在未來兩年內升空,它將能發現近百個近鄰星系中的雙周期天琴座RR型變星。利用該成果的方法,高距離精度的星系樣本將擴大20倍。屆時,我們有望看到一張精細的本星系群——也就是我們銀河系所在的一群星系的三維直觀圖象,并能得到一個誤差在1%的哈勃常數。
從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獲悉,7月起,夏季銀河將自北向南“縱觀天穹”,迎來最佳觀賞季。在“銀河落九天”的美景中,牛郎和織女將在銀河兩岸“遙相互望”。自古以來,美麗且神秘的銀河就備受人們的關注和青睞。紫......
光明日報北京6月20日電 記者齊芳從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獲悉,國際學術期刊《自然·天文》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陳孝鈿副研究員領銜完成的一項重要成果——研究團隊發現雙周期的天琴座RR型......
光明日報北京6月20日電 記者齊芳從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獲悉,國際學術期刊《自然·天文》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陳孝鈿副研究員領銜完成的一項重要成果——研究團隊發現雙周期的天琴座RR型......
光明日報北京6月20日電 記者齊芳從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獲悉,國際學術期刊《自然·天文》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陳孝鈿副研究員領銜完成的一項重要成果——研究團隊發現雙周期的天琴座RR型......
每當夜幕降臨,浩瀚戈壁星河燦爛,光學望遠鏡靜靜矗立,捕捉宇宙訊息——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讓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冷湖天文觀測基地成為東半球優質天文臺理想選址地。依托天文觀測基地,昔日戈壁上的......
2022年全國科技活動周輪值主場活動“科學向未來”——騰訊青少年科學小會19日晚在北京舉行。為紀念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立項30周年,本次活動聚焦“大航天”,五位科學家同臺為青少年系統展示了我國航天重大工程......
推進“青海冷湖國際一流天文觀測基地”建設發布會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舉行,中國科學院和青海省政府現場簽署青海冷湖天文基地共建合作協議。今年8月18日,由國家天文臺鄧李才研究團隊牽頭實施的青海省重大科技......
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網站29日報道,科學家以類星體做“標準燭光”,分析了NASA的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和歐洲航天局的牛頓衛星(XMM-Newton)提供的數據,得出結論稱,暗能量或會隨著宇宙......
連日來,中國第35次南極科考隊昆侖隊隊員在昆侖站天文區安裝、調試和維護天文臺址監測設備和天文觀測設備,調查南極冰蓋之巔冰穹A地區天文觀測條件并開展天文觀測。記者跟隨他們,深入了解了工作情況。昆侖站所在......
中新網四川稻城6月19日電(記者劉忠俊)19日,中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在四川甘孜州稻城縣正式開工建設,該項目建成后將躋身世界四大宇宙線研究中心之列,并占據三個世界第一,稻城縣也將成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