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大學孫守恒教授團隊JACS:多功能納米催化劑助力高分子的綠色合成
研究背景
A 納米顆粒催化串聯反應是一個拓寬綠色化學合成的新思路。
我們可以控制納米顆粒的尺寸,形貌,組分,表面修飾等多種方式來調節催化劑對于不同反應的活性,從而找出能夠同時催化多步反應的高效多功能催化劑。串聯多步反應可以溫和反應條件,縮短反應時間,簡化反應步驟,并減少反應廢液廢料,從而達到綠色合成的目的。串聯反應的挑戰性在于1)催化劑得對研究的多步反應的每一步都具有高活性。2)體系中的各個組分需要有很好的兼容性,包括反應物,中間體,產物,催化劑,溶劑等等。我們曾經報道的利用載體粒子相互作用設計高效穩定的納米銅催化劑用于室溫下串聯催化氨硼烷產氫和選擇性加氫反應就是一個很好的催化串聯反應的例子(doi: 10.1021/jacs.8b11303)。
B
高分子材料被廣泛應用于納米材料的合成和修飾之中,但是利用納米粒子催化合成高分子材料卻鮮有報道。聚苯并惡唑(Polybenzoxazole,PBO)因為其獨特的化學結構,高溫穩定性和優異的力學性能受到了廣泛的關注。聚苯并惡唑的剛性直鏈結構導致這種高分子不溶于絕大多數常用的有機溶劑而只溶解于酸液之中,因此在聚苯并惡唑的傳統合成方法中,多聚磷酸(PPA)被用作聚合反應的溶劑,同時還充當催化劑和脫水劑的角色。可磷酸分子在聚合反應過后的后處理中難以與高分子分離。殘留的磷酸分子會在潮濕的環境中催化惡唑環的水解從而破壞了高分子原有的剛性結構,導致聚苯并惡唑的高溫穩定性,力學性能大幅度降低。在此之前,我們報道了一種無多聚磷酸的8nm金鈀納米粒串聯催化三步反應(甲酸產氫,硝基還原,吸附堿反應)一鍋法合成聚苯并惡唑的方法,成功的提高了聚苯并惡唑在潮濕環境中的化學穩定性(doi: 10.1016/j.matt.2019.09.001)。可是這個方法的問題在于所合成的高分子分子量只能達到~3 kDa,導致其力學性能與商業化的聚苯并惡唑(~40 kDa)相差甚遠。串聯合成高分子的之所以困難,是因為在考慮兼容性的同時,每一步反應對最后的分子量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基于這個原因,我們詳細研究了金鈀催化體系和每一步串聯反應,通過調整金鈀納米顆粒的尺寸,組分和反應條件,在大幅度的提高聚苯并惡唑分子量的同時,還可以控制其在5.8到19.1 kDa范圍可調。
實驗與討論
為了避免在合成過程中使用PPA,我們設計了如下的新的串聯合成聚苯并惡唑的合成步驟。合成是由四個主要反應組成。a)甲酸產氫;b)硝基還原;c)吸附堿反應;d)熱處理成環反應。前三步反應都可以在NMP溶劑中發生,從而避免了PPA的使用。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陳劍團隊和研究員鄧德會團隊合作,在鋰硫電池硫正極單原子催化劑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合成了一種新型P配位單原子Fe催化劑,提升了鋰硫電池性能。相關成果發表在《先進功......
在催化科學領域,單原子催化劑因獨特的催化潛力而備受關注。但是,單原子催化劑的本征質量活性受限,制約其實際應用。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與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合作,基于少原子團簇催化劑精準可控的......
單原子催化劑(SACs)憑借最大化的金屬原子利用率、量子化的電子結構與獨特的物理化學性質,在多相催化、能源轉化、環境治理和生物醫學等領域展現出應用前景。自中國科學家率先提出單原子催化概念以來,該領域已......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曾杰教授團隊通過構筑納米島結構催化劑,攻克了甲烷干重整反應中催化劑極易燒結失活的難題。相關研究成果3月10日發表于國際學術期刊《自然材料》。超細金屬納米顆粒因其超高的原......
圖同步生長策略制備嵌入型酸性電解水催化劑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22279019、22205038、22393911、22273011)等資助下,復旦大學張波、徐一飛、段賽、徐昕合作在電解水制......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氫能與先進材料研究部碳資源小分子與氫能利用研究組(DNL1905組)孫劍研究員與內蒙古大學劉健教授等合作,發表了調控二氧化碳(CO2)加氫產物選擇性的催化劑設計綜述性文章,系統總......
氫能被認為是未來全球能源體系的重要支柱。高效、穩定、低成本的氫能生產已成為能源科技發展的關鍵挑戰。近日,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周武團隊與北京大學教授馬丁團隊合作,在《自然》(Nature)上發表了題為Sh......
因為燃燒后僅生成水,氫氣曾被視為實現碳中和目標的理想能源。然而,目前全球約96%的氫氣生產仍依賴化石燃料。每生產1噸這種“灰氫”,就伴隨著十余噸二氧化碳排放。氫氣的“清潔能源”標簽及其原本承載的碳中和......
氫能被認為是未來全球能源體系的重要支柱,高效、穩定、低成本的氫能生產已成為能源科技發展的關鍵挑戰。近日,中國科學院大學周武教授團隊與北京大學馬丁教授團隊合作,在《自然》雜志發表研究成果論文,報道了一種......
圖(a)DNTs-Cu的畸變納米孿晶結構;(b)DNTs-Cu的析氫催化性能;(c)DNTs-Cu的催化穩定性;(d)DNTs-Cu與其他已報道Cu基催化劑的催化性能對比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