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同位素及微量元素分析等方法在古代青銅礦料來源研究中備受關注,已取得豐碩的研究成果。然而,古代青銅器的鑄造地研究(產地)的相關研究較少。實際上,產地與礦源是青銅器生產鏈條中重要的兩個環節。一件青銅器所用金屬原料(銅錠、錫錠及鉛錠等)應來自古代各金屬礦山,現已發現的鑄銅作坊遺址多在古代城市遺址附近,遠離古礦冶遺址。可見,青銅器的產地與礦源往往相異。
近年來,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大學考古學與人類學系副教授羅武干課題組,專注于利用X射線衍射法(XRD)、波長色散型熒光光譜法(WD-XRF)、原子發射光譜法(ICP-AES)等科技手段綜合分析古代青銅器中殘留泥芯,探討其物相組成、主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特征,并與相關土壤背景數據特征進行對比分析,以探明其產地。目前,已初步建立古代青銅器產地研究的方法,青銅器泥芯科技分析數據庫初具規模。
近期,羅武干指導的古脊椎所博士生馬丁,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及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系統分析了鄖縣喬家院墓地出土青銅器泥芯中的主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特征。研究表明,喬家院墓地青銅器泥芯的元素特征與南方紅土相似,而明顯異于北方黃土地球化學特征。在稀土元素地球化學特征上,其與侯馬陶范、李家陶范等差異較為明顯,更接近盤龍城及左塚泥芯。可見,喬家院墓地青銅器泥芯的原料可能來自南方紅土區域,且與盤龍城及左塚泥芯具有同源性。考慮到盤龍城及左塚所在地屬于楚國中心區域,推測此批青銅器系在楚地鑄造后輸入麇地,這從另一角度講述了麇國為楚所滅的歷史。
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考古學與人類學科學》(Archaeological and Anthropological Sciences)上。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國家留學基金及中科院科技史青年人才研教特別項目的資助。
圖1.鄖縣喬家院墓地出土青銅器(羅武干供圖)
圖2.青銅器泥芯稀土元素特征分布(羅武干供圖)
近日,廣東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許玫英團隊在亞硒酸污染治理及硒資源回收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發現多株亞硒酸鹽高耐受性及高效還原性菌株。相關成果發表于《危險材料雜志》。硒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然而,人......
近日,湖北宜萬醫療用品有限公司中標武漢大學流式分析系統采購項目,總中標金額2863.33萬元。詳細內容如下:公告信息:采購項目名稱武漢大學流式分析系統采購項目品目貨物/專用設備/醫療設備/臨床檢驗設備......
1月1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印遇龍,組織來自亞熱帶生態所、廣東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湖南師范大學、美國康奈爾大學、中國農業大學、浙江大學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研究者,......
腫骨中華大角鹿(A),駝鹿(B),水牛(C)和家馬(D)的下頜骨(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供圖) 近日,《歷史生物學》在線發表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王世騏等人研究成果......
6月5日至10日,國際微量元素大會(簡稱“ICTEM”)在德國召開。考慮到新冠疫情防控政策,會議主辦方特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員印遇龍團隊設置了線上參會平臺,其團隊與世界各國的......
《參考消息》13日刊登俄新社報道《俄研究確認月壤對人類有害》。報道摘要如下:俄羅斯謝切諾夫國立醫科大學新聞處向俄新社發布消息說,俄科學家已確定月球土壤對人類有害,其中的微量元素會刺激皮膚和呼吸道,對肝......
水中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微量元素與身體健康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在日常生活中,人體通過飲水吸收的微量元素占有相當大的比例。人體的營養中有11種主要元素,按所需多少順序遞減為氧、碳、氫、氮、鈣、磷、鉀、硫......
微量元素在人體內的含量雖然不高,但對人體的生長發育、細胞分裂、組織修復、免疫功能、內分泌和酶類等生理生化機能起著重要作用,與人類生存和健康息息相關。根據對人體所起的作用不同,人體元素可分為必需元素和有......
鉛同位素及微量元素分析等方法在古代青銅礦料來源研究中備受關注,已取得豐碩的研究成果。然而,古代青銅器的鑄造地研究(產地)的相關研究較少。實際上,產地與礦源是青銅器生產鏈條中重要的兩個環節。......
鉛同位素及微量元素分析等方法在古代青銅礦料來源研究中備受關注,已取得豐碩的研究成果。然而,古代青銅器的鑄造地研究(產地)的相關研究較少。實際上,產地與礦源是青銅器生產鏈條中重要的兩個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