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深圳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于2月28日接受了多家機構投資者的特定對象調研。在調研中,華大基因透露,AI大模型未來將考慮與醫院端合作并催生多元化的產品形態和創新商業模式。在產品形態方面,可能通過應用程序等形式,將人工智能技術與醫院診療服務相結合,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健康檢測評估、疾病預警和診療建議;在盈利模式方面,未來公司考慮通過向客戶輸出大模型技術或提供服務的方式實現盈利,具體取決于產品定位和服務內容。
▲華大基因公告截圖
華大基因向投資者介紹了AI在公司的應用情況。華大基因于2024年9月提出“生成式生物智能范式GBI ALL(Generative Bio-Intelligent)”的理念,旨在通過智能科技的力量,精準洞察并高效應用生命數據,加速基因檢測與健康管理的智能化進程。在該范式下包括用于全面智能化解讀的基因檢測多模態大模型GeneT(Genetic Transformer)、面向公眾的基因組咨詢平臺ChatGeneT等系統。
通過AI技術,華大基因未來將致力于打造核心的AI智能醫療體系,助力各業務板塊轉型升級。華大基因目前在大模型技術方面有兩大應用方向:一是基于Transformer等的基礎模型框架加速生物信息學分析及研究,二是利用開源大語言模型開展臨床應用。公司正逐步推廣AI在相關基礎場景的接入,在基因檢測方面,公司大模型目前已進入臨床應用,通過提升致病位點選擇效率,大幅度降低了解讀成本。
投資者詢問,公司推出的AI大模型未來盈利模式是怎樣的?華大基因回答:華大基因AI大模型未來將考慮與醫院端合作并催生多元化的產品形態和創新商業模式。在產品形態方面,可能通過應用程序等形式,將人工智能技術與醫院診療服務相結合,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健康檢測評估、疾病預警和診療建議;在盈利模式方面,未來公司考慮通過向客戶輸出大模型技術或提供服務的方式實現盈利,具體取決于產品定位和服務內容。
關于公司現在的客戶結構和有哪些面向C端消費者的產品,華大基因透露,華大基因目前的客戶結構以B端(企業及機構客戶)為主,主要包括醫療機構、科研院所、公共衛生部門及生物醫藥企業。華大基因的核心優勢在于公司的高通量基因檢測技術、大型項目承接能力以及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深度合作。C端(個人消費者)業務近兩年穩步增長,產品主要集中在消費級基因檢測產品,如遺傳性腫瘤檢測、癌癥早篩和個人基因組服務等。
談及公司對于未來的營收結構有何拓展方向,華大基因稱,公司將在鞏固B端優勢的基礎上,推動B端與C端的協同發展,實現雙輪驅動的增長模式:
·B端持續深耕首先,公司將繼續緊跟如精準醫療推廣和疾控體系升級等國家政策,深化與醫院、藥企在伴隨診斷、腫瘤早篩等領域的臨床轉化合作。同時,公司將通過技術創新提升服務質量,如在公司自主研發的基因檢測多模態大模型GeneT基礎上,利用AI大模型技術,結合百萬級高質量數據和專家經驗,實現全基因組數據的精準解讀,顯著提升數據分析的效率和準確性,為B端客戶提供更高質量的服務。
·C端增量布局另一方面,公司將依托“火眼”實驗室網絡及消費級檢測產品,
通過線上線下融合提升C端市場滲透率。今年,公司已對華大互聯網醫院系統進行數據重構,打通了用戶管理與服務流通環節,為C端提供以健康為中心的便捷式多組學醫學檢測服務及遺傳咨詢服務。未來公司將大力拓展自營商城等私域渠道,推動公域與私域業務場景的深度聯動。此外,公司開發的ChatBGI也將為C端用戶提供快速、精準的基因數據解讀,進一步增強用戶體驗和擴大品牌認知度。
談及公司毛利率,華大基因表示,毛利率的波動目前是行業普遍現象,公司毛利率雖有所下滑但仍保持行業較高水平,得益于技術創新和成本控制能力。
一方面,行業競爭加劇也在加劇,基因檢測領域參與者增多,這部分產品和服務價格相應呈下降趨勢。另一方面,醫保支付改革的推進使部分檢測項目面臨醫保控費壓力,醫療機構對成本敏感度提升,間接影響了定價。同時公司產品結構變化,毛利率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此外,公司在部分民生項目采取普惠性定價,在實現業務拓展同時擴大基因科技受眾群體,進一步提升基因檢測服務的滲透率。
華大基因還透露,隨著測序成本的不斷降低,如生育、腫瘤、病原微生物、消費級基因檢測等終端應用場景的不斷成熟和滲透率的提升,高通量測序的市場將持續保持高速增長。此外,如何進一步降低數據分析及解讀成本并提升效率也將變得至關重要,目前AI大模型在檢測流程以及解讀報告分析過程中的應用有助于進一步降低數據產出及分析成本,提升整體基因檢測產能從而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求。
華大基因還向投資者介紹了公司質譜業務的開展情況。公司的主營業務為通過基因檢測、質譜檢測、生物信息分析等多組學大數據技術手段,為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醫療機構、社會衛生組織等提供研究服務和精準醫學檢測綜合解決方案。公司已經建立了以高通量測序平臺、高分辨質譜平臺為基礎,傳統檢驗平臺為輔助,生命大數據為核心的精準醫學綜合解決方案。可根據不同檢測需求,以不同的檢測平臺匹配不同的臨床應用場景,形成多平臺、多產品的梯次化布局,滿足臨床的多樣化需求。
在質譜平臺方面,公司已配備全系列可用于蛋白質組、代謝組、脂質組和基因組研究的自主開發的液相色譜串聯質譜儀及飛行時間質譜儀,擁有高通量靶向蛋白質、代謝物定量分析的各類型儀器配備。質譜平臺在公司的科研項目和臨床檢測方面都有相關應用,以醫學檢測為例,公司基于質譜平臺推出了新生兒遺傳代謝病檢測、孕期營養檢測系列、羊水代謝物檢測等多種服務。
3月1日,深圳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于2月28日接受了多家機構投資者的特定對象調研。在調研中,華大基因透露,AI大模型未來將考慮與醫院端合作并催生多元化的產品形態和創新商業模式。在產品形......
3月1日,深圳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于2月28日接受了多家機構投資者的特定對象調研。在調研中,華大基因透露,AI大模型未來將考慮與醫院端合作并催生多元化的產品形態和創新商業模式。在產品形......
3月1日,深圳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于2月28日接受了多家機構投資者的特定對象調研。在調研中,華大基因透露,AI大模型未來將考慮與醫院端合作并催生多元化的產品形態和創新商業模式。在產品形......
#華大基因:AI大模型開啟醫療創新與商業拓展新征程3月1日,深圳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揭示了其在AI大模型領域的最新動態與未來規劃,引發市場關注。在2月28日的特定對象調研中,華大基因透露了A......
機器學習(machinelearning,ML)作為AI的關鍵,在處理大量數據方面具有顯著優勢,因此在醫學診斷、疾病預測、圖像分析、健康管理、治療效果和預后預測等方面得到廣泛應用,在醫學領域展現出了變......
機器學習(machinelearning,ML)作為AI的關鍵,在處理大量數據方面具有顯著優勢,因此在醫學診斷、疾病預測、圖像分析、健康管理、治療效果和預后預測等方面得到廣泛應用,在醫學領域展現出了變......
“我們能教會AI像頂尖專家一樣思考。”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以下簡稱中山醫院)內科主任葛均波表示。2月26日,由中山醫院聯合上海科學智能研究院共同研發的“AI心醫生”——觀心大模型Ca......
“我們能教會AI像頂尖專家一樣思考。”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以下簡稱中山醫院)內科主任葛均波表示。2月26日,由中山醫院聯合上海科學智能研究院共同研發的“AI心醫生”——觀心大模型Ca......
最近,DeepSeek火爆出圈,人工智能熱度再上新高。在高校,學生們利用AI工具輔助論文寫作已越發普遍,相比翻閱厚重的書籍資料或者利用互聯網搜索引擎查找資料,借助AI工具讓論文撰寫方便了很多。但在調查......
最近,DeepSeek火爆出圈,人工智能熱度再上新高。在高校,學生們利用AI工具輔助論文寫作已越發普遍,相比翻閱厚重的書籍資料或者利用互聯網搜索引擎查找資料,借助AI工具讓論文撰寫方便了很多。但在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