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是常見的頭頸部惡性腫瘤之一,近半數發生在中國。
盡管大多數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在接受標準治療(分支性同步放化療加或不加誘導化療)后可以達到完全臨床緩解,但復發風險仍然很高。無論是否使用誘導化療,約30%的患者隨后會在局部或遠處部位復發。這些患者仍需要額外、有效的輔助治療來進一步降低復發和死亡的風險。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馬駿教授團隊帶來的節拍卡培他濱輔助化療方案有望為局部晚期鼻咽癌增添有效治療選擇。3期隨機對照試驗結果顯示,在放化療的基礎上加用節拍卡培他濱輔助治療,顯著提高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生存率,安全性可控且不會影響患者生存質量。
這項研究入選了此次2021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口頭報告,并于6月7日同步發表于《柳葉刀》。馬駿教授為論文通訊作者,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唐玲瓏教授、謝方云教授、孫穎教授為共同資深作者。
《柳葉刀》同期發表的評論文章指出,這項試驗可能將改變臨床實踐,而且口服用藥、采用老藥的節拍化療可及性高、成本低,對患者尤其是基層患者特別有幫助。
研究在中國14家醫院開展,納入了406例高危局部晚期鼻咽癌(Ⅲ~ⅣA期,不包括T3-4N0和T3N1)且經根治性放化療后無局部區域病變或遠處轉移的患者。末次放療后12至16周內,患者1:1隨機分組接受口服節拍卡培他濱治療(劑量為650 mg/m2,每日2次,持續1年)或標準治療(僅觀察)。
節拍化療是指,在不延長無藥停藥期的情況下,以比常規低得多的劑量、頻繁而規律地使用化療藥物,具有毒性低和依從性良好的優點。鼻咽癌治療的一大挑戰是,放化療完成后最初6個月對輔助治療的耐受性差,部分原因是傳統順鉑輔助化療方案缺乏療效。節拍化療可能是鼻咽癌患者的理想輔助選擇。
中位隨訪38個月后,在意向治療(intention-to-treat population)人群中,節拍卡培他濱組的疾病復發或死亡累積發生率為16.6%,標準治療組為29.0%。節拍卡培他濱治療組的3年無失敗生存率(FFS,入組至治療失敗)顯著更高(85.3% vs 75.7%),復發或死亡的分層風險降低50%(HR 0.50 [95% CI 0.32–0.79];p=0.0023)。在符合方案人群(per-protocol population)中,3年FFS結果相似。
此外,節拍卡培他濱輔助化療也改善了總生存率、遠處無失敗生存率和局部無失敗生存率。
節拍卡培他濱組的3年總生存率更高(93.3% vs 88.6%),分層死亡風險降低56%(HR 0.44 [95% CI 0.22–0.88];p=0.018)。
節拍卡培他濱組的3年遠處無失敗生存率更高(82.1% vs 89.4%);遠處復發或死亡的分層風險降低48%(HR 0.52 [95% CI 0.30–0.88];p=0.01)。
節拍卡培他濱組的3年局部無失敗生存率更高(87.8% vs 92.6%);局部復發或死亡的分層風險降低50%(HR 0.50 [95% CI 0.25–0.98];p=0.041)。
▲節拍卡培他濱輔助化療組的無失敗生存率、總生存率、遠處無失敗生存率、局部無失敗生存率都更高
在所有患者亞組中,都觀察到了節拍卡培他濱對于改善無失敗生存率的一致益處,包括不同腫瘤和淋巴結分期的患者、不同疾病分期的患者。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否接受誘導化療,節拍卡培他濱輔助化療都能帶來獲益。
節拍卡培他濱組17%和標準治療組6%的患者報告了3級不良事件;手足綜合征是與卡培他濱相關的最常見不良事件(9%患出現3級手足綜合征),除此之外,。節拍卡培他濱組中1例患者(<1%)發生4級中性粒細胞減少癥。兩組均未報告與治療相關的死亡。治療期間,與節拍卡培他濱輔助相關的健康相關生活質量沒有顯著惡化。
香港中文大學(港中大)20日召開記者會公布,港中大醫學院研究團隊利用信使核糖核酸(mRNA)技術研發出一種創新的鼻咽癌治療藥物,可針對性地殲滅攜帶EB病毒的癌細胞。港中大醫學院介紹,鼻咽癌是香港常見的......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市場監管局(廳、委):為貫徹落實《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監督管理規定》(市場監管總局令第60號),督促食品生產經營企業(以下簡稱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指導......
5月31日,由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常務副院長馬駿牽頭的研究團隊,通過一項前瞻性、多中心、隨機對照3期臨床試驗,首次發現在高危局部晚期鼻咽癌病人的標準放化療基礎上,加用PD-1抗體信迪利......
當以后的人們為人工智能(AI)撰寫一部編年史時,這可能是一個里程碑。因為這是人類第一次由一個龐大的國際頂尖專家組,就先進AI的風險推進全球政策制定。人們已清晰認識到:我們離不開AI,亦需要大力推動AI......
4月23日,《美國醫學會雜志·神經病學》發表了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吉訓明院士團隊一項隨機對照研究結果顯示,急性缺血性卒中發病24小時內靜脈應用替羅非班抗血小板治療可以顯著降低早期神經功能惡化,且不增加......
4月3日,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婦科海扶中心在國內首次成功應用聚焦超聲消融技術(FUAS)治療一例復發轉移性子宮內膜癌患者。這一創新性療法成功實施為復發和轉移性子宮內膜癌患者的治療提供了新選擇。薛敏教授術......
腫瘤微環境(TME)與腫瘤發展密切相關,大量研究顯示TME呈現高度免疫抑制狀態,CD8+T細胞是介導抗腫瘤免疫應答的關鍵效應細胞,經抗原活化后,釋放γ干擾素(IFNγ)、顆粒酶(Granzyme)和穿......
=近日,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付鈺和王琳淇研究團隊在《細胞-宿主與微生物》(CellHost&Microbe)上,在線發表了題為Fungicide-tolerantpersisterforma......
近日,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王琳淇研究團隊在《自然-微生物學》(NatureMicrobiology)上,發表了題為BrainglucoseinducestoleranceofCryptococcus......
設計系列納米酶,與光熱治療、光動力治療、免疫治療等結合,用于癌癥、老年病等重大疾病的治療;突破太陽能電池關鍵技術瓶頸,構建高能、低成本、高效率的全新有機太陽能電池體系,將有機太陽能電池效率快速提升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