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在2025中關村國際技術交易大會開幕式上,全國科技成果轉化協作聯盟(以下簡稱聯盟)正式成立。聯盟由國內13家機構共同倡議發起,各成員單位秉持“品牌共塑、標準共制、人員互認、數據互通、資源共享”的理念,致力于構建全國科技成果轉化協同體系。
聯盟的首批發起單位覆蓋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等創新區域,包括北京首都科技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北京中關村科技服務有限公司、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大灣區科技創新服務中心(廣州)股份有限公司、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天津天開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科大硅谷服務平臺(安徽)有限公司、武漢市技術轉移研究院、吉林省工業技術研究院、重慶技術轉移研究院、山東省技術成果交易中心、秦創原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據悉,自201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修訂通過以來,我國科技體制改革不斷深化,科技成果轉化率顯著提升,但區域間轉化服務能力失衡、技術要素流通梗阻等問題仍待破解。聯盟的成立旨在進一步提升科技成果轉化效能,打破跨區域、跨領域的協作壁壘,為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北京首都科技發展集團董事長朱曉宇表示:“未來我們將持續聚焦基礎創新、源頭創新,與聯盟成員緊密合作,共同探索科技成果轉化的新模式、新路徑,為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創新發展貢獻力量。”
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主任劉慶表示:“加入聯盟,我們可以更好地整合資源、打破行政壁壘、構建覆蓋‘技術需求—成果轉化’的全鏈條協同網絡,呼應‘十四五’強化全球創新資源配置的要求。”他希望聯盟發揮“轉換器”作用,聯通區域創新與國家戰略,搭建數據共享樞紐,增強產業鏈韌性協同,聚力突破關鍵技術難題。
大灣區科技創新服務中心董事長秦海鷗介紹:“我們中心自主研發成果需求生成算法并通過國家備案審批。未來我們將繼續依托人工智能(AI)開展有組織的成果轉化,為聯盟提供從需求預判到落地的全鏈條賦能,助力形成全國科技成果轉化協同一盤棋的良好局面。”
未來,聯盟將成為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創新發展的重要力量,積極推動國家相關科技成果轉化政策落地實施;加強區域間協作與交流,推動科技成果跨區域轉移轉化;聚焦科技成果轉化的關鍵環節和難點問題,通過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提升轉化效率和成功率。
科技創新是產業創新的關鍵支撐,產業創新是科技創新的價值體現。近年來,湖北省科技廳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技術合同成交額從2020年的1687億元提升到2024年的5500億元,連續4年每年跨越一個......
記者日前從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獲悉,2025年京津冀黨政主要領導座談會審議通過京津冀三地科技部門聯合牽頭制定的《促進京津冀區域科技成果轉化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標志著京津冀協同創新在科......
科技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關于開展2024年度科技成果轉化年度統計調查工作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財政局,國務院有關部門、直屬機構辦......
關于印發《深化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改革綜合試點實施方案》的通知魯科字〔2025〕31號省直有關部門、各有關單位:經省政府同意,現將《深化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改革綜合試點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
3月27日,在2025中關村國際技術交易大會開幕式上,全國科技成果轉化協作聯盟(以下簡稱聯盟)正式成立。聯盟由國內13家機構共同倡議發起,各成員單位秉持“品牌共塑、標準共制、人員互認、數據互通、資源共......
3月27日,在2025中關村國際技術交易大會開幕式上,全國科技成果轉化協作聯盟(以下簡稱聯盟)正式成立。聯盟由國內13家機構共同倡議發起,各成員單位秉持“品牌共塑、標準共制、人員互認、數據互通、資源共......
3月27日,在2025中關村國際技術交易大會開幕式上,全國科技成果轉化協作聯盟(以下簡稱聯盟)正式成立。聯盟由國內13家機構共同倡議發起,各成員單位秉持“品牌共塑、標準共制、人員互認、數據互通、資源共......
為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推廣,2月26日,青海省科技廳舉辦科技成果政策解讀活動,廳成果轉化與區域創新處、省科技成果轉化中心、省環境地質勘查局相關處室、直屬企事業單位60余人參加學習......
2025年科技成果轉化聯合基金擬立項項目公示經省科技廳2025年第7次黨組會、第6次廳長辦公會審議通過,現對2025年科技成果轉化聯合基金擬立項項目(見附件)予以公示,公示期為2025年3月14日至3......
《海南省全面深化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改革實施方案》于近日印發,自3月15日起實施,有效期三年。實施方案提出目標,海南省將力爭在3年內,全面構建權責清晰、有效激勵的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制度體系,加快形成促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