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Balfour Sartor醫學博士
一項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上的新研究表明,一組旨在補充炎癥性腸病(IBD)患者不平衡微生物組缺失或功能不足的細菌,在人源化小鼠模型中預防和治療了慢性免疫介導性結腸炎。
該研究的資深作者,醫學、微生物學和免疫學的Midget特級教授,北卡羅來納大學多學科IBD中心的聯合主任Balfour Sartor醫學博士說,這些結果對于將來用于治療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是鼓舞人心的。
Sartor說:“這種治療的想法是恢復腸道保護性細菌的正常功能,針對IBD的來源,而不是用傳統的免疫抑制劑治療其癥狀,后者可能會導致感染或腫瘤等副作用。”
這種被稱為GUT-103和GUT-108的活菌群是由生物技術公司Gusto Global開發的。GUT-103由17種細菌組成,它們共同保護和喂養彼此。GUT-108是GUT-103的改良版本,使用了與17種菌株相關的11種人類分離株。與其他不能在腸道中生存并快速通過系統的益生菌相比,這些組合使細菌在結腸中停留更長時間。
GUT-103和GUT-108每周口服三次,給“無菌”小鼠,這些小鼠經過特殊培養并使用特定的人類細菌治療,創建了人源化小鼠模型。治療性細菌聯盟通過解決上游目標,而不是針對單個細胞因子來阻斷下游炎癥反應,并逆轉已建立的炎癥反應。
Sartor說:“它還減少了病原體——可能造成傷害的細菌——同時擴大了本地保護性細菌,并產生了促進黏膜愈合和免疫調節反應的代謝物。簡單地說,治療增加了好人,減少了壞人。”
由于本研究的穩健結果,以及對克羅恩病更多替代療法的需求,Sartor希望在未來看到GUT-103和GUT-108在1期和2期臨床試驗中進行研究。他計劃繼續與Gusto Global合作,進一步探索細菌聯盟的用途。
在微觀世界里,微生物會爭奪地盤、向敵人噴射化學物質,有時還會利用微觀地形來獲得優勢。一項研究發現,細菌可以利用鄰近酵母細胞形成的液體小囊加速移動。這些微觀的水分痕跡使細菌能夠游得更遠、傳播得更快,揭示......
研究人員發現,即使使用60℃高溫水洗程序清洗衣物,洗衣機仍無法清除潛在有害細菌,這一發現可能與抗生素耐藥性上升有關。近日,PLoSOne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受污染的織物可能成為持續數周的感染源,但研究......
水稻白葉枯病、番茄青枯病、獼猴桃潰瘍病……這些細菌性病害會引發作物葉斑、枯萎、腐爛,嚴重時可造成作物絕收。然而,傳統抗細菌農藥不僅種類匱乏,而且大多采用銅制劑和抗生素等方式“無差別殺菌”,對環境并不友......
近日,東北農業大學單安山教授團隊成功構建了兼具抗菌活性和細胞穿透活性的“雙功能”自組裝納米抗菌肽用于對抗細胞內細菌,相關成果發表在《先進科學》上。“雙功能”自組裝納米抗菌肽的性能。東北農業大學供圖隨著......
在人類肉眼難以察覺的微觀世界中,微生物無處不在,它們之間的博弈與互動構成了復雜的生態系統網絡。鐵是微生物維持生存的必需元素,也是微生物之間的博弈互動所爭奪的核心稀缺資源。然而,微生物在鐵元素博弈中遵循......
近日,包括天津大學生物安全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北洋講席教授張衛文在內的一個由國際頂尖合成生物學家組成的國際專家團隊在《科學》發文,呼吁謹慎并采取集體行動來解決鏡像細菌發展帶來的潛在風險。據介紹,“鏡像細......
想象一下,有一款新型疫苗,接種時不需要用針扎進肌肉注射,只需在皮膚上涂抹一種乳膏,使用起來毫無痛感,不會引起發熱、腫脹、發紅或手臂疼痛。人們無需排隊等待接種,而且其價格低廉。據最新一期《自然》雜志報道......
科學家擔心,人造細菌會從培養皿中“逃脫”,從而引發一場全球瘟疫,屆時地球上的生命將無法抵御。近日,38位科學家在《科學》發文呼吁,世界各國政府應該停止資助并禁止有關“鏡像細菌”的研究,因為這種細菌的化......
無論是人類還是細菌,生命過程中都會面臨病毒的威脅。你知道嗎?細菌雖然比人類簡單,卻也有自己的“免疫系統”用來保護自己免受感染。北京時間12月13日,中國藥科大學藥學院藥理系、重慶中國藥科大學創新研究院......
近日,國際學術期刊《先進科學》在線發表了四川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趙興洪/萬紅平團隊的研究論文,該研究成果成功利用仿噬菌體策略增強了肽類抗生素的治療效能,為細菌耐藥性控制提供了新策略。這是該團隊繼今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