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三亞7月2日電(張月和)“奮斗者”號完成萬米海試,開啟全球深淵深潛探索之旅;“深海勇士”號將中國水下考古從近海帶向深遠海,今人得以借深海沉船遺址一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繁華盛景……是什么力量支撐中國深海科研向深淵、深遠海一再突破?
日前,筆者走訪位于海南省三亞市的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簡稱“中國科學院深海所”),了解到該所黨委將“圍繞深海科技創新,服務國家戰略大局”理念融入基層黨建,帶領深海科研人員不斷攻堅克難、逐夢深藍,并于2021年榮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中國科學院深海所由海南省人民政府、三亞市人民政府和中國科學院三方聯合共建,其定位是立足三亞,在中國最為臨近深海的地域,建立完備的深海研發基地,成為國家深海研發試驗的共享開放平臺,填補中國深海戰略上的地域空白。
2019年3月11日,中共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委員會(簡稱“深海所黨委”)成立。圍繞中國載人深潛事業發展這一主線,深海所黨委注重推進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融合,多次在船改現場和科考航次等重大任務現場組建臨時黨組織,保障深海技術研發、科學研究、人才建設、深海科技重大裝備研制等方面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
圖為3月28日,“探索一號”科考船搭載“奮斗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在完成中國-印度尼西亞爪哇海溝聯合深潛科考航次任務后返回三亞。(資料圖)中國科學院深海所供圖
2020年11月,“奮斗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完成萬米海試。2022年,中國科學院深海所牽頭發起實施“全球深淵深潛探索計劃”,開啟了以中國為主導的深淵科考國際合作新模式,相繼完成國際首次環大洋洲載人深潛科考航次、中國-印度尼西亞爪哇海溝聯合深潛科考航次,并安排新西蘭、印度尼西亞等國的科學家搭乘“奮斗者”號,到達了曾被稱作“海底無人區”的深淵海溝。這些科考項目在深海領域促成國際合作的同時,也推動了人類對全球深淵的地質、環境與生命科學問題的系統性認識。
在中國-印度尼西亞爪哇海溝聯合深潛科考航次中,深海所黨委組建的臨時黨支部號召黨員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在艱巨任務面前當先鋒、作表率。近日,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遺址深海考古調查圓滿完成,也得益于在深海所黨委帶領下,“深海勇士”號載人深潛團隊的專業專注、攻堅克難和不懈努力。
2022年10月,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在1500米深度海域被發現。2023年5月至2024年6月,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深海所和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組成聯合考古調查隊,借助載人潛水器“深海勇士”號,累計開展了3個階段數十次水下考古調查,共提取出水陶器、瓷器、原木等文物928件套。
據介紹,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遺址深海考古調查,首次應用了多種深海技術和裝備。如長基線定位系統提高了定位導航和位置標注的精度;使用三維激光掃描儀和高清相機完成了沉船遺址分布區域的全景攝影拼接和三維激光掃描;使用潛水器柔性機械手提取文物,采集了大量海底沉積物、底層海水、海洋生物等樣品;尤其是采用載人潛水器和無人潛水器結合作業的形式,為中國深海考古調查探索出了一套世界矚目的新路徑和模式。(完)
中新網三亞7月2日電(張月和)“奮斗者”號完成萬米海試,開啟全球深淵深潛探索之旅;“深海勇士”號將中國水下考古從近海帶向深遠海,今人得以借深海沉船遺址一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繁華盛景……是什么力量支撐中......
記者從17日在滬召開的“深海勇士”號/“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用戶科學指導委員會年度會議上獲悉,2022年,我國“深海勇士”號和“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共完成175個潛次,不僅作業能力達到世界先進,運維能......
“我們不僅要把活干好,還要讓干的活能用得上。”這一年,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以下簡稱金屬所)研究員馬英杰深刻感受到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對工程化應用的意義。他告訴《中國科學報》:“我們圍繞下一代航空發......
十年來,科技界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在關鍵核心技術上奮力攻堅,重大創新成果不斷涌現,企業核心競爭力日漸增強,把創新發展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墨子號”探路量子通信2016......
“一切偉大成就都是接續奮斗的結果,一切偉大事業都需要在繼往開來中推進。新時代必將是大有可為的時代。”新時代是追夢者的時代,每一個人都是新時代的見證者、開創者、建設者,人們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干篤定前行......
新華社三亞12月5日電(記者趙穎全、陳凱姿)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獲悉,“探索一號”科考船5日順利結束第21個科考航次第二航段。截至目前,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奮斗者”號共計搭載我國27名科......
建設科技強國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夢想,也是廣大科技工作者孜孜以求的奮斗目標。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風雨兼程,接續奮斗,以滿腔熱情奉獻聰明才智,寫就了一個又一個攀登科技高峰的故事。這些故事既是個體的、家庭的,......
2021年2月27日,科學技術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基礎研究管理中心)發布了2020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我國科學家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取得突出進展、嫦娥五號首次實現月面自動采樣返回、“奮斗者”號創造......
沒有光,沒有氧氣,也沒有浪濤,對于人類來說,這里仍是神秘之境——千米以下的深海。胡震(見圖,資料照片)領銜研制的“深海勇士”號載人作業潛水器,就是要讓中國人在4500多米的深海海底任意潛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