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caaaa"><source id="caaaa"></source></table>
  • <td id="caaaa"><rt id="caaaa"></rt></td>
  • <table id="caaaa"></table><noscript id="caaaa"><kbd id="caaaa"></kbd></noscript>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 <noscript id="caaaa"></noscript>
  •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td id="caaaa"></td>
  • 發布時間:2023-01-15 09:27 原文鏈接: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開發出高性能相變纖維織物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氫能與先進材料研究部熱化學研究組(DNL1903組)史全研究員團隊、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二維材料化學與能源應用研究組(508組)吳忠帥研究員團隊和澳大利亞迪肯大學陳英教授團隊合作,在柔性纖維型相變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合作團隊通過濕法紡絲和真空浸漬制備了柔性石墨烯—氮化硼纖維基的相變無紡布,并將其用于可穿戴人體熱管理器件中。該復合相變無紡布具有優異的柔韌性、儲熱能力、透氣性能,為智能可穿戴管理器件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變儲能材料能夠在相對恒定的溫度下吸收和釋放大量相變潛熱,可作為熱能儲存和溫度控制介質應用于人體熱管理領域。然而,傳統相變材料固有的液態易泄漏、透氣性差以及固態剛性等特點,使相變儲能材料很難應用于可穿戴智能熱管理器件中。

    在構筑柔性可穿戴型熱能存儲控溫器件工作中,史全團隊曾開發出多種制備方法,如化學合成制備本征柔性固—固相變膜(Energy Storage Mater.,2021)和刮涂復合法制備石墨烯基柔性相變膜(Chem. Eng. J.,2021)等。本工作中,為了進一步提升相變器件的透氣性能和儲能密度,在之前研究的基礎上,史全團隊結合吳忠帥團隊的石墨烯三維多孔組裝體的制備技術(ACS Nano, 2020;ACS Nano,2019;Nano Energy,2019;Energy Storage Mater.,2019;J. Am. Chem. Soc.,2012),以及利用陳英團隊在氮化硼納米片制備領域(Sci. Rep.,2016;Nat. Commun., 2015)的獨特優勢,三個團隊合作提出了一種通過濕法紡絲方法制備高焓柔性相變無紡布的通用策略。該相變無紡布表現出206.0 J g-1的高焓值、優異的熱穩定性、1000次循環后焓值保持率仍達到97.6%的熱循環能力,以及超高的水蒸氣透過率,優于當前已報道的相變材料薄膜和纖維。此外,該相變無紡布可與口罩復合應用于人體可穿戴熱管理系統,能夠使人體保持在舒適的溫度范圍內,展現出可應用于人體可穿戴熱管理領域的潛力,為可穿戴智能織物的開發提供了新方向。

    相關研究成果以“A Thermoregulatory Flexible Phase Change Nonwoven for All-Season High-Efficiency Wearable Thermal Management”為題,于近日發表在《納微快報》(Nano-Micro Letters)上。該工作的共同第一作者是我所DNL1903組博士研究生劉漢卿和508組副研究員周鋒。上述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我所創新基金等項目的資助。(文/圖 劉漢卿、周鋒)

    相關文章

    體溫就能充電!可穿戴設備告別“續航焦慮”

    智能手表、智能眼鏡、智能耳機、智能戒指……隨著智能化腳步的加快,五花八門的智能穿戴設備也“卷”出了新花樣,不管“硬件”升級,還是設計“上新”,都面臨著共同的痛點:續航。一沒電就“歇菜”,續航問題成了智......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開發出高性能相變纖維織物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氫能與先進材料研究部熱化學研究組(DNL1903組)史全研究員團隊、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二維材料化學與能源應用研究組(508組)吳忠帥研究員團隊和澳大利亞迪肯大學陳英教授團隊合......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開發出高性能相變纖維織物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氫能與先進材料研究部熱化學研究組(DNL1903組)史全研究員團隊、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二維材料化學與能源應用研究組(508組)吳忠帥研究員團隊和澳大利亞迪肯大學陳英教授團隊合......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開發出高性能相變纖維織物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氫能與先進材料研究部熱化學研究組(DNL1903組)史全研究員團隊、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二維材料化學與能源應用研究組(508組)吳忠帥研究員團隊和澳大利亞迪肯大學陳英教授團隊合......

    新型的基于激光熱效應的纖維內微粒精確操控技術

    近年來,基于多功能纖維材料科技的快速發展,更多種類的纖維具備了傳感、光電轉換、能量收集及儲存等功能。隨著對織物類可穿戴電子產品需求的不斷增加,多功能纖維狀器件與智能纖維織物為其提供了一種新的解決方案。......

    一種基于激光熱效應的纖維內微粒精確操控技術

    近年來,基于多功能纖維材料科技的快速發展,更多種類的纖維具備了傳感、光電轉換、能量收集及儲存等功能。隨著對織物類可穿戴電子產品需求的不斷增加,多功能纖維狀器件與智能纖維織物為其提供了一種新的解決方案。......

    揭曉為何智能穿戴設備是物聯網的關鍵載體

    從1969年美國出現因特網至今已經46年了,按人的發展階段來看,正處于不惑和知天命的年齡段。整個產業技術路徑非常清晰,由之前的PC互聯網發展到了今天正火爆的移動互聯網,并正在準備跨入物聯網的時代,而導......

    互聯網+”智能穿戴大會在京召開

    4月24日,金一文化2016首屆健康中國·“互聯網+”智能穿戴大會在京召開。會議由中國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促進會、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和北京金一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一文化)共同舉辦。會上,......

    手環能治癌癥,谷歌你在放什么大招?

    由谷歌眼鏡搞大的智能穿戴產業還在河里摸石頭,而谷歌最近又來了個更刺激的,就是基于智能手環進行癌癥治療。根據ZL文件的描述信息來看,谷歌智能手環是利用超聲波或無線電頻率等“外部能源”來鎖定人體中的這些對......

    跨界的魅力:當生物傳感器進軍服裝市場

    這款名為“拉夫·勞倫智能POLO衫(RalphLaurenPoloTech)”的發短袖衫由加拿大初創公司OMsignal負責研發。它通過生物傳感器和移動技術收集用戶的運動和方向數據,在云端使用各種算法......

    人体艺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