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提名、遴選,11名國際著名科學家被授予“中國化學會榮譽會士”稱號(2024年度)。中國化學會榮譽會士(Honorary Fellow)是中國化學會面向國際著名化學家設立的榮譽稱號,授予對中國化學和中國化學會與國際學會間交流做出貢獻的國外卓越學者專家。目前,已有103名國際著名科學家被授予中國化學會榮譽會士。
2024年度榮譽會士介紹
Christopher J. Chang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
Christopher J. Chang教授在化學生物學和材料化學等領域做出了具有深遠影響的創新性貢獻,開創了活性傳感領域,開發了基于反應化學而非傳統鎖鑰模型的化學傳感器,并設計了模擬天然酶和材料的分子催化劑,推動了可持續能源領域的發展。
Christopher J. Chang教授是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他積極支持華裔科研人員的發展,培養了多位在國內外知名機構任職的優秀學者。他在推動期刊出版、促進學術交流和培養科研人才等多方面的工作,極大地促進了中國化學事業的發展,加強了中國與國際化學界的合作與交流,為中國化學學科的全球化做出了重要貢獻。
Ferdi Schüth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煤炭研究所
Ferdi Schüth教授長期致力于多相催化研究,在催化新材料創制、生物質催化轉化、氫能制取與儲存等領域做出了杰出貢獻。近年來,他開創了機械化學制備催化材料的新方向,致力于開發更環保、更節能的化學技術,引領和推動了催化學科的發展。
Ferdi Schüth教授是德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他十分重視與中國的學術交流,在與中國的合作研究和人才培養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多年來,他多次訪問中國的多所高校和研究機構,并保持緊密合作,擔任多所高校的榮譽教授,推動了中德科技交流與合作。
James Durrant
英國帝國理工學院
James Durrant教授研究了一系列用于可持續能源轉化的無機、有機和混合材料。主要聚焦于光伏和光電化學材料,并擴展到了包括電化學方法在內的可持續燃料和化學品領域。
James Durrant教授是英國皇家學會院士。他通過學術交流、人才培養和科研合作,為中國化學事業發展和國際合作做出了重要貢獻。他的工作不僅推動了中國在太陽能轉換和可持續能源領域的研究發展,還為中英學術交流搭建了橋梁,并為中國培養了一批優秀的科研人才。
Eiichi Nakamura
日本東京大學
Eiichi Nakamura教授長期致力于物理有機化學、有機合成化學、催化化學及現代電子材料化學等領域的研究,在電子顯微鏡技術應用于有機化學研究中取得了國際首創的研究成果,尤其在光電功能材料研究領域取得了大量的、獨創性的研究成果。
Eiichi Nakamura教授多次對中國進行訪問及學術交流,多次組織中日雙邊交流,并為中國培養了眾多化學及相關專業人才,為中國化學科學發展和化學教育做出了突出貢獻。
Jonathan L. Sessler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
Jonathan L. Sessler教授的研究開創性地將功能性分子設計與疾病治療相結合,尤其在環狀咯分子和功能性分子識別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他發明的卟啉及衍生物的合成方法被廣泛應用于癌癥治療、藥物遞送和環境檢測領域。他的研究不僅推動了超分子化學的發展,還在醫學、環境科學等領域實現了重要應用。
Jonathan L. Sessler教授是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發明家學院院士。他通過科研平臺建設、學術交流與合作,推動了中國在超分子化學領域的研究進展,促進了中美化學界的交流與合作,為中國化學界做出了重要貢獻。
侯召民
日本理化學研究所
侯召民教授在金屬有機化學、有機合成和高分子合成化學等領域做出了重要貢獻。他長期致力于新催化劑、新反應及新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研究,發展了一系列高活性、高選擇性的稀土催化劑,拓展了稀土金屬有機化學及烯烴聚合的新方向。
侯召民教授為中國培養了大批優秀科研人才。他積極參與和支持中國化學的學術交流活動,促進了中國化學會與日本化學界的合作與交流。聯合中國高校承擔多項國際合作項目,為中國化學研究的國際化和人才培養提供了重要支持。
Henning Sirringhaus
英國劍橋大學
Henning Sirringhaus教授長期致力于有機電子學研究。他在分子體系的電荷傳輸器件物理、有機自旋器件和印刷電路等方面做出了開拓性貢獻,揭示了影響有機晶體管性能的基本機制,建立了有機晶體管產業應用的新模式,推動了相關領域的一系列突破。
Henning Sirringhaus教授是英國皇家學會院士。他是中英科技合作的積極踐行者。他與中國學者保持長期密切的合作關系,培養了一批杰出青年科技人才,推動了中國在有機半導體領域的發展。此外,他積極倡導中英產業合作,加速了有機晶體管的產業化進程,為中國化學事業的發展和國際交流合作做出了重要貢獻。
William Miller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
William Miller教授的研究工作奠定了理論化學動力學的發展方向。他在化學反應微觀動力學、化學反應速率、半經典量子動力學、非絕熱動力學現代理論中的開創性工作是當今化學反應動力學理論和實驗聯系的基石。
William Miller教授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德國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科學院外籍院士、國際量子分子科學院院士。他培養了許多中國理論化學界和華人理論化學界的學者。他積極與中國化學界開展學術交流,推動了中國理論化學研究的國際化,顯著提升了中國學者在國際理論化學界的影響力,為中國化學事業的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
Katharina Kohse-H?inghaus
德國比勒費爾德大學
Katharina Kohse-H?inghaus教授系統發展了激光誘導熒光、光腔衰蕩光譜和發射光譜等等燃燒診斷技術;率先開展生物燃料燃燒研究,揭示了燃燒反應機理和污染物生成機制;開發了新型低溫燃燒技術,為理解低溫燃燒機理提供了新方法。
Katharina Kohse-H?inghaus教授是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德國科學院院士、德國國家工程院院士。她與中國的多家科研機構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并為中國培養了多位青年學術領軍人才,積極推動了中國基礎燃燒研究的快速發展和國際交流,顯著提升了中國在國際燃燒化學領域的影響力。此外,她積極參與中國科技體制建設和對外宣傳工作,為我國創新性國家建設、國際科技合作等建言獻策。
Keiji Maruoka
日本京都大學
廣東工業大學
Keiji Maruoka教授在有機小分子和相轉移不對稱催化研究領域取得了開創性和引領性的研究成果。他設計了新型高效、環保的手性相轉移催化劑,并深入解析其反應機理,極大地拓展了有機小分子催化的應用范圍,推動了不對稱催化領域的發展。
Keiji Maruoka教授目前擔任日本化學會會長。他為中國培養了許多杰出科技人才,并通過與中國相關醫藥企業合作,致力于手性藥物構建和新型高效、綠色催化體系的研究和開發,推動手性技術的落地轉化。此外,他積極推動中國化學界的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并促進了中日科技合作,提升了中國學者在國際舞臺上的影響力。
Javier García-Martínez
西班牙阿里坎特大學
Javier García-Martínez教授在納米材料化學、催化劑開發和可持續發展領域取得了卓越成就。他開發了新型介孔分子篩催化劑,顯著提升了催化反應的效率和選擇性,廣泛應用于能源、化工和環境保護領域。此外,他在能源效率、產氫技術和光能利用方面的研究推動了綠色化學的發展。
Javier García-Martínez教授曾擔任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主席。他多次訪問中國高校和科研院所,開展學術交流與科研合作。作為IUPAC主席,積極推薦中國化學家參與國際組織工作,并積極參加中國舉辦的國際會議,提升了中國化學界的國際影響力,推動了中國化學事業走向國際舞臺。
經過提名、遴選,11名國際著名科學家被授予“中國化學會榮譽會士”稱號(2024年度)。中國化學會榮譽會士(HonoraryFellow)是中國化學會面向國際著名化學家設立的榮譽稱號,授予對中國化學和中......
經過提名、遴選,11名國際著名科學家被授予“中國化學會榮譽會士”稱號(2024年度)。中國化學會榮譽會士(HonoraryFellow)是中國化學會面向國際著名化學家設立的榮譽稱號,授予對中國化學和中......
2024年1月,中國化學會新晉級高級會員17位,祝賀新一批成功晉級的各位高級會員!中國化學會高級會員均享有專屬會員主頁,并可即時自主更新主頁,變更信息或添加代表性論文等。登錄網址http://www.......
根據《中國化學會會士條例》,經中國化學會會士提名、會士工作委員會審議、常務理事會投票等程序,2022年度中國化學會選舉產生了31位會士,分別來自國內26所高校和科研院所。謹向新當選的中國化學會會士們致......
根據《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條例》,經同行評議和專家集中審議,并經中國化學會獎勵工作委員會決議,決定授予福州大學陳秋水等10位優秀青年化學工作者“2022年度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中國化學會向各位獲獎......
北京時間2023年3月3日,加拿大化學會、美國化學會、日本化學會、中國化學會、韓國化學會、新西蘭化學會、澳大利亞皇家化學會在線上聯合舉辦2025年環太平洋化學大會(PACIFICHEM2025)簽約儀......
各位會士:為完善中國化學會會員體系,建立中國化學會學術認可制度,鼓勵本會會員不斷攀登科學技術高峰,促進我國化學事業發展,中國化學會自2019年設立會士制度。中國化學會會士(英文名稱為:Fellowof......
2020年11月21日,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工作者委員會(青委會)主辦,大連理工大學承辦的“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工作者委員會第三屆菁青論壇”在大連召開,會議期間舉行了第二屆“菁青化學獎”頒發儀式。大連理工......
2019年1月12-13日,由中國化學會主辦、中國南方科技大學承辦的“手性中國2019”學術研討會在深圳召開,會議期間舉行了第四屆“中國化學會手性化學獎”頒發儀式。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唐勇院士......
根據《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條例》,經中國化學會獎勵工作委員會決議,授予清華大學陳晨等10位優秀青年化學工作者“2018年度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中國化學會向各位獲獎者及其單位表示衷心的祝賀!圖片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