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caaaa"><source id="caaaa"></source></table>
  • <td id="caaaa"><rt id="caaaa"></rt></td>
  • <table id="caaaa"></table><noscript id="caaaa"><kbd id="caaaa"></kbd></noscript>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 <noscript id="caaaa"></noscript>
  •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td id="caaaa"></td>
  • 發布時間:2022-04-19 19:11 原文鏈接: 我國學者在大氣有機物排放清單和來源解析取得新進展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21625701、92044302、22188102)等資助下,清華大學王書肖教授和趙斌助理教授團隊在大氣有機物排放清單和來源解析方面取得了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全揮發性范圍排放清單框架修正了此前缺失和低估的二次有機氣溶膠的來源”(Full-volatility emission framework corrects missing and underestimated 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 sources)為題,于2022年4月15日發表在《一個地球》(One Earth)雜志上。論文鏈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590332222001488

    準確認識大氣細顆粒物(PM2.5)污染的來源是改善空氣質量、保護人體健康乃至正確預測氣候變化的基礎。在PM2.5的各類成分中,有機氣溶膠占比高且其化學組成和形成機制十分復雜,是當前大氣化學研究的熱點和難點。目前主流的空氣質量模型對有機氣溶膠、尤其是經過大氣化學反應生成的二次有機氣溶膠的模擬能力欠佳,使得人們對有機氣溶膠的污染來源認識不足,不利于科學精準控制排放源。針對這一難題,研究團隊以有機物排放清單為切入點,建立了覆蓋了全揮發性范圍的全新有機污染物排放框架,大幅改善了空氣質量模型對二次有機氣溶膠的模擬效果。以此為基礎,評估了各類污染物排放源對二次有機氣溶膠污染的貢獻,提升了人們對二次有機氣溶膠污染來源的認識。

    污染源排放清單記錄著各類排放源的各類大氣污染物排放量,是空氣質量模型最重要的輸入數據。大氣中的有機氣溶膠從根源上來自于人類活動及自然過程排放的各種有機物。各類有機物無論揮發性高低,都是潛在的二次有機氣溶膠貢獻源。然而,傳統的有機污染物排放清單通常包括顆粒態有機物(POA)和氣態揮發性有機物(VOC),不但缺乏揮發性分布的信息,更遺漏了大量的中等揮發性和半揮發性有機物(IVOC和SVOC)的排放。基于重點源氣粒同步的有機物詳細化學物種排放測試結果,研究團隊建立覆蓋完整揮發性范圍的我國2017年有機物排放清單,從體系上更新了傳統的POA+VOC排放清單框架。該全揮發性范圍排放清單比傳統清單增加了338萬噸/年的IVOC和SVOC排放。這一排放清單明顯提升了空氣質量模型對我國有機氣溶膠濃度和構成的模擬效果。以此排放清單為基礎,該研究發現,雖然中等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量遠低于揮發性有機物,但其對二次有機氣溶膠濃度的貢獻卻接近甚至超過揮發性有機物。該研究結果表明,揮發性化學品使用(如涂料、油墨等)、民用燃燒源、交通源和生物質開放燃燒源均是重要的二次有機氣溶膠貢獻源,分別貢獻了二次有機氣溶膠來源的35%、24%、15%和12%。

    建立全揮發性范圍有機物排放清單,不僅解決了二次有機氣溶膠模擬的科學問題,提升對有機氣溶膠來源的科學認識,也為我國未來有針對性地制定大氣污染源控制政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20220419-B06-莊老師-王書肖成果.jpg

     圖. 利用傳統有機物排放清單和全揮發性范圍有機物排放清單評估得到的不同排放源對我國平均二次有機氣溶膠濃度的貢獻


    相關文章

    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陳剛調研時強調堅決不要造成生態環境污染的GDP

    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陳剛赴河池市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實地督導檢查生態環境保護問題整改工作。他強調,全力抓好涉重金屬環境風險排查整治,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問題整改,堅決不要造成生態環境污染的GDP,厚......

    合肥研究院等舉辦第七屆大氣臭氧污染防治研討會

    4月11日至13日,由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北京大學、中國環境科學學會臭氧污染控制專業委員會主辦,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環境研究院、北京大學......

    注意!這些大氣固定源排放標準4月起實施

    由生態環境部印發的《煉焦化學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16171.1-2024)》《鋼鐵工業燒結廢氣超低排放治理工程技術規范(HJ1408—2024)》《回轉窯無害化處置消耗臭氧層物質技術規范(HJ......

    復旦大學等機構研究揭示中國PM2.5污染致病負擔30年變化與區域差異

    近期,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闞海東教授課題組聯合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周脈耕研究員團隊聯合開展了一項全國性研究,基于2021年全球疾病負擔研究數據庫,對我國各省在1990至20......

    江蘇召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指揮部視頻會議

    日前,江蘇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指揮部視頻會議召開。江蘇省省長許昆林要求,要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力度謀劃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堅持以高水平保護支撐高質量發展的工作導向,堅持在美麗中國先行區建......

    水安全保障與減污降碳的協同治理有新策略

    近日,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校區智能學部生態環境學院教授王旭團隊在城市水循環模擬與評估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在《自然—通訊》上發表。研究團隊以新污染物為對象,開創性提出以“水-環境-健康協同效益”......

    重慶發布《重慶市固定污染源大氣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標準》征求意見稿

    近日,重慶市生態環境局組織編制了地方標準《重慶市固定污染源大氣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標準》(征求意見稿)。本文件規定了重慶市固定污染源的大氣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控制要求、監測和實施與監督要求等內容,適用于重慶市......

    公開征求國標《粒子加速器輻射安全與防護規定(二次征求意見稿)》意見

    關于再次公開征求國家標準《粒子加速器輻射安全與防護規定(二次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和《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規范粒子加速器的輻射安全與防......

    生態環境部:公開征求2項國家生態環境標準

    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了“關于公開征求《固定污染源廢氣揮發性有機物的采樣氣袋法(征求意見稿)》等2項國家生態環境標準意見的通知”,征求《固定污染源廢氣揮發性有機物的采樣氣袋法(征求意見稿)》和《環境空氣......

    抗生素的污染現狀與管理策略,看這篇就夠了

    標題:Reviewonantibioticpollutiondynamics:insightstooccurrence,environmentalbehaviour,ecotoxicity,andma......

    人体艺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