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星上的一天究竟有多長?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網近日消息,美國科學家利用NASA“卡西尼”號探測器提供的新數據,給出了答案:10小時33分38秒,比20多年前的測量值短了約6分鐘。
土星的旋轉周期一直難以估算,因為土星是一個氣態巨行星,沒有堅固表面,因此,在其旋轉時沒有可供跟蹤的地標,且土星磁場非同尋常,“隱瞞”了土星旋轉速度。
發表在最新一期美國《天體物理學雜志》上的研究發現,土星每天時長的答案,就隱藏在土星環中。2017年9月,“卡西尼”號在結束自己波瀾壯闊一生的最后時刻,對土星冰冷的環進行了前所未有的詳細觀測。
加州大學克魯茲分校研究生克里斯托弗·曼科維奇的研究顯示,土星環會對土星內部的震動作出反應,土星內部的震動頻率會對其引力場產生影響,而土星環能夠“感受”到引力場中的震蕩。在環中的特定位置,這些震蕩會在恰當時間捕獲環粒子,以逐漸集聚能量,且這些能量會作為可觀察的波傳播開來。
曼科維奇開發了土星內部結構模型,以匹配土星環的這種波,從而追蹤土星內部的震動以及它的旋轉周期。分析顯示,土星的旋轉周期為10小時33分38秒,比1981年科學家基于“旅行者”號航天器發出的無線電信號數據估算的結果縮短了約6分鐘,當時認為土星一天為10小時39分23秒。
來自美國、法國和西班牙的科學家利用“卡西尼”號探測器提供的數據,發現土星上存在巨大的季節性能量失衡。這是科學家首次在一個氣態巨行星上觀察到此類季節性全球能量失衡。這一發現為研究行星氣候與進化提供了新線......
科技日報北京6月20日電 (記者劉霞)來自美國、法國和西班牙的科學家利用“卡西尼”號探測器提供的數據,發現土星上存在巨大的季節性能量失衡。這是科學家首次在一個氣態巨行星上觀察到此類季節性全球......
美國宇航局的卡西尼任務數據表明,土星環很年輕,可能只有幾億年的歷史,并可能在類似的時間范圍內消失。星環的質量、純度和碎片積累率表明它們的年齡相對較小,壽命較短。有兩項研究表明,星環形成的時間相對較短,......
據英國《新科學家》網站10日報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宣布,土星的衛星家族再添28名“新丁”,使其衛星總數達到117顆,超越木星的95顆,一躍成為太陽系的“衛星之王”。作為太陽系中質量最大的行星......
記者29日從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獲悉,土星合月將于29日登臨天宇。有著“指環王”美譽的土星將悄然來到“月姑娘”身旁,在天宇共同演繹一幅“星月童話”。作為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之一,土星非常適合觀賞:一方面......
土衛二是太陽系中最可能存在生命的地外星球之一,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員郝記華等人研究發現,土衛二的冰下海洋中可能含有豐富的溶解態磷酸根,能夠支持潛在微生物的起源與繁衍。這個發現填補了土衛二海水宜居性......
木星和土星是太陽系中體積第一大和第二大的行星。天文科普專家介紹,11月11日,多情的“月姑娘”會來到木星和土星之間,上演“雙星伴月”,奏響“星月交響曲”。屆時只要天氣晴好,這幕浪漫的“星月童話”肉眼清......
木星和土星是太陽系中體積第一大和第二大的行星。天文科普專家介紹,11月11日,多情的“月姑娘”會來到木星和土星之間,上演“雙星伴月”,奏響“星月交響曲”。屆時只要天氣晴好,這幕浪漫的“星月童話”肉眼清......
據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10月21日消息,本月22日和23日,天宇將上演土星、木星“雙星伴月”的美麗天象。屆時,在“猶抱琵琶半遮面”的上弦月旁,依偎著土星和木星,演繹出一幅“秋日星語”的美麗......
據“中央社”報道,當地時間18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了土星最大衛星“泰坦”(Titan)首張全球地質圖。科學家表示,“泰坦”有草原、由冰冷有機物質形成的沙丘與液態甲烷聚集而成的湖泊,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