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正在接近小行星“龍宮”。圖片來源:JAXA
本報訊 在經歷了3年半的旅行之后,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本周飛抵目標小行星“龍宮”。該探測器將于今年晚些時候在這顆小行星的表面釋放著陸器,并于2020年將珍貴的樣本帶回地球上的實驗室,在此之前,它已經為行星科學家提供了針對此類神秘小行星的近距離觀測。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上周發布了一些距離“龍宮”約300公里拍攝的模糊圖像。這是一顆普通但很少被研究的小行星,它看起來與旋轉的陀螺相似。
而本周,一幅從40公里外的地方拍攝的更詳細的圖片,展示了一個布滿了大石塊的表面。JAXA宣布,當地時間6月27日9時35分(北京時間8時35分),隼鳥2號順利抵達“龍宮”上空20千米處的預定觀測點。該探測器將繼續向小行星靠近,預計到達約10公里外。“龍宮”的軌道位于地球和火星之間。
該項目經理Yuichi Tsuda在6月25日發表的一份聲明中說:“從遠處看,小行星‘龍宮’最初表現為圓形,然后逐漸變成了一個正方形,后來又變成了一個類似于螢石的美麗形狀,在日語中被稱為‘螢火蟲石’”。
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小行星采樣探測器是2003年日本發射的隼鳥號,它于2010年成功將“絲川”小行星的一些物質微粒送回地球。重約600千克的隼鳥2號是隼鳥號的后繼探測器,它搭載了撞擊設備,可有目的地撞擊小行星形成“人工隕石坑”,以采集小行星的地下物質樣本。
隼鳥2號探測器于2014年12月從日本鹿兒島縣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升空,預計將在“龍宮”附近逗留約一年半,2020年返回地球。
小行星“龍宮”直徑約1千米,大約是小行星“絲川”的3倍,但僅為歐洲空間局“羅塞塔”號探測器于2014年和2016年拜訪的彗星67P/Churyumov-Gerasimenko的1/4。它被認為存在含有水和有機物的巖石,與約46億年前地球誕生時的狀態相近。科學家希望通過分析采集到的“龍宮”樣本,解答太陽系形成和生命起源的若干謎題。
“龍宮”是一顆“C型”小行星,它的表面比小行星“絲川”更暗,而后者是一顆“S型”小行星。1997年,美國宇航局(NASA)一個名為NEAR Shoemaker的任務,從1000多公里的距離外飛過一顆名為“253馬蒂爾德”的C型小行星。“隼鳥2號是唯一一艘接近C型小行星的探測器,這特別令人興奮。”曾參與NEAR Shoemaker任務的Lucy McFadden說。
“我們對C型小行星了解不多。”McFadden說,她是馬里蘭州格林貝爾特市NASA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的行星科學家。然而此類小行星的成分與早期太陽系相似。特別是隼鳥2號探測器將會確定,昏暗的“龍宮”表面是由于富含碳——正如人們通常認為的那樣,還是像磁鐵礦這樣的小型金屬粒子所造成的。
對“龍宮”巖石的化學和同位素分析——由隼鳥2號探測器的著陸器在太空中以及隨后在地面實驗室中完成——可以幫助解釋地球,特別是水的起源。許多研究人員認為,地球的海洋是由富含水的小行星或彗星撞擊形成的。
隼鳥2號探測器進行的第一批測量著重關注“龍宮”的旋轉周期,大約是7.5個小時。這是一個好消息,因為更快的旋轉會使接近其表面變得更加困難,松原市JAXA太空與航天科學研究所任務經理Makoto Yoshikawa說。但他表示,“龍宮”的形狀令人驚訝,因為它在赤道附近有一個凸起,而這通常與快速旋轉的天體有關。
隼鳥2號探測器目前最重要的任務是利用激光測距確定自己的位置,以便進行相應操作。“我們想知道宇宙飛船與小行星的確切距離。”Yoshikawa說。同樣重要的是利用機載相機和紅外光譜儀繪制小行星表面圖。而溫度的變化會暗示小行星表面的構成。所有這些數據對于決定在哪里釋放MASCOT—— 一個鞋盒大小的著陸器是至關重要的。同時由隼鳥2號探測器攜帶的另外3個探測器將對這顆小行星進行拍攝。
“我們將利用從母船獲得的信息進行著陸地點的選擇。”科隆市德國航空航天中心著陸器有效載荷經理Stephan Ulamec說。Ulamec也是“菲萊”的項目經理。“菲萊”是一臺洗面機大小的著陸器,由“羅塞塔”號探測器將其釋放到67p/Churyumov-Gerasimenko彗星表面。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2526.shtm11月16日,在深圳舉行的“2023企業科技創新發展論壇”上,中國知識產權研究會正......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2521.shtm11月17日,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高能同步輻射光源(HEPS),成功實現電子束升能......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2520.shtm正在深圳舉行的第二十五屆高交會上,記者在中國科學院專館看到,由中國科學院控股有限公......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2519.shtm......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2518.shtm......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2517.shtm近日,第七屆中關村國際前沿科技大賽華東賽區決賽在安徽合肥·中安創谷全......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2516.shtm11月17日,國際頂級期刊《科學》在線發表南開大學最新研究成果。該研究表述了全金屬......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2510.shtm......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2505.shtm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都市農業研究所聯合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等科研機構,系統闡......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2498.shtm11月17日,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團隊在《大氣科學進展》(Adva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