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caaaa"><source id="caaaa"></source></table>
  • <td id="caaaa"><rt id="caaaa"></rt></td>
  • <table id="caaaa"></table><noscript id="caaaa"><kbd id="caaaa"></kbd></noscript>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 <noscript id="caaaa"></noscript>
  •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td id="caaaa"></td>
  • 發布時間:2021-12-06 16:04 原文鏈接: 染色體核型分析方法

      鏡下選擇染色體分散適度(不過于分散和相互重疊),染色體長短合適,染色清晰的分裂相,在油鏡下觀察。

      1.計數

      將一個細胞中的全部染色體按其自然位置劃成幾個小區,為了防止重數或漏數,可按其鏡下形態畫出簡圖然后計數,確定有無數目異常。人類正常體細胞2n=46,其中常染色體22對,性染色體1對,正常男性核型表達為46,XY,女性核型表達為46,XX。

      2.觀察染色體的形態結構,確認隨體

      觀察染色體的形態結構確認每條染色體的兩條染色單體著絲粒、長臂和短臂以及某些染色體短臂端的隨體。

      3.識別染色體的類型

      每條染色體含有2條染色單體,通過著絲粒彼此連接。自著絲粒向兩端伸展的染色體結構稱染色體臂,染色體臂分為長臂和短臂。根據著絲粒位置的不同,可把人類染色體分為三類:中央著絲粒染色體,長臂與短臂幾乎相等;亞中央著絲粒染色體,長臂與短臂能明顯區分;近端著絲粒染色體,短臂極短,著絲粒幾乎在染色體的頂端。在顯微鏡下觀察染色體的形態結構、次縊痕的位置以及有無結構上的畸變,比如斷裂、缺失、重復、易位、倒位、環狀、等臂染色體等。

      4.判斷性別

      根據Y染色體有無判斷性別。G組染色體為5條(2l,22對+Y),則為男性。G組為4條(21,22對),則為女性。可將染色體以不同色彩進行標記,按ISCNl978規定進行配對,描繪于記錄本上。習慣上先記述G組,以判斷性別,然后再找D,E,F,A,B組,最后分析C組。再逐一細看,觀察每一條染色體的結構有無異常。如有結構、數目畸變時,需記錄屬何種類型畸變以及畸變發生部位染色體號,單臂或雙臂。

      5.核型照片剪貼

      根據ISCN規定的各組及各號染色體的結構特征進行分組、排號,依次找出A,B,D,E,F,C組,最后辨認C組,即在每條染色體旁用鉛筆標出其組號;然后將每號染色體剪下,將每組染色體按照大小順序依次排列;最后,將染色體排在染色體核型分析表的相應位置上。粘貼時,應使染色體的短臂居上、長臂居下,并使著絲粒在一條直線上。剪貼過程要細心,防止丟失染色體。

      6.拍照,并進行核型分析。

    人体艺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