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caaaa"><source id="caaaa"></source></table>
  • <td id="caaaa"><rt id="caaaa"></rt></td>
  • <table id="caaaa"></table><noscript id="caaaa"><kbd id="caaaa"></kbd></noscript>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 <noscript id="caaaa"></noscript>
  •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td id="caaaa"></td>
  • 發布時間:2018-03-05 14:48 原文鏈接: 全國政協委員熱議土壤污染防治

       土壤污染不僅影響著生態環境,還可能對糧食安全造成影響。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多位政協委員向大會提交了關于加強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提案。

    圖片.png

      堅持預防為主 保護健康土壤

      “當前,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必須堅持預防為主,做好未被污染的土壤預防工作。否則,在基礎薄弱的情況下,治理難度更大,需要的時間更長,付出的代價也更大。”全國政協委員周健民說。

      周健民表示,土壤污染具有隱蔽性、滯后性等特點,多數情況下看不見、摸不著,土壤一旦被污染,治理代價甚至比水、空氣污染治理更大。他建議,對于健康土壤的防護,最重要的是掐掉污染源。

      全國政協委員潘碧靈表示,目前,一些地方對土壤的保護重視程度仍有待提升,一些可能影響土壤健康的現象并沒有引起重視,也沒有采取相關舉措。比如,長年以來,高速公路兩旁的土壤受汽油車、柴油車排放等影響,土壤中的多環芳烴很有可能超標。

      潘碧靈建議,一是在我國相關法律中明確,實行最嚴格的油品標準和農產品投放物標準;二是建立生態補償機制;三是樹立“取之于土,用之于土”的理念,如按比例拿出土地出讓金的一部分用于土壤修復與保護。

      摸清底數,建立大數據庫

      “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當務之急,就是摸清底數,要有大數據。”周健民說。

      目前,我國對土壤污染情況的了解都是基于2006年的土壤普查。正在進行的土壤污染源詳查,將在2018年底前查明農用地土壤污染的面積、分布及其對農產品質量的影響。

      周健民表示,數據的缺失將導致決策和管理缺乏依據、防治缺乏針對性,很難在短時期改善土壤環境質量。

      對此,農工黨中央建議,開展土壤污染徹查,建立土壤環境質量大數據庫。具體來說,就是通過收集已有的污染源普查資料、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污水灌溉區等資料,開展全國農用地、污染地塊、廢渣場地及土壤污染源初步調查與評估。

      同時,在國家和各省級有關土壤標準和規范下,利用強大的海量空間數據存儲管理技術和GIS技術,將獲取的調查結果進行規范化處理,將土壤污染因子、污染程度、污染面積、污染范圍等內容統一入庫,形成土壤污染大數據。在獲取大數據的基礎上,疊加基礎底圖、行政區劃圖等專題數據,建立土壤環境基礎數據庫。

      加強城市土壤重金屬污染防治

      受工業“三廢”排放、采礦和冶煉、家庭燃煤、生活垃圾滲出及汽車尾氣排放等影響,我國城市土壤容易受到重金屬的污染,相關防治工作也引起了委員們的關注。

      民盟中央提交了《關于加強城市土壤重金屬污染防治的提案》,指出我國城市人口高度密集,土壤污染可以通過揚塵和土壤直接接觸而對人體產生危害。隨著汽車尾氣排放的控制和能源結構的調整,土壤揚塵將會繼續成為城市大氣重金屬污染的主要來源,不僅直接影響食物品質,而且還會導致大氣污染、地表水污染、地下水污染、微生物活性變異和生態系統退化等問題。

      提案建議,鑒于城市土壤對人類健康的影響,應建立和完善城市土壤環境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如針對已經受污染的城市土壤地塊,制訂促進治理和恢復的專門法規、方法及標準體系;加快制定城市土壤重金屬健康評價標準體系。

      二是大力倡導清潔生產,減少或切斷重金屬污染源。繼續加大監管力度,全面強化監督執法,嚴控工業及城市“三廢”的排放,積極淘汰高能耗高污染及落后產能企業,提高準入門檻,調整能源結構及能源供給方式。

      三是制訂城市土壤的環境監測方案,建立監測的保障機制。嚴格按照“土十條”時間進度表,在深入開展土壤環境質量調查的基礎上,加快建設土壤環境質量監測網絡,整合優化土壤環境質量監測點位,全面建成土壤環境質量監測網絡。各省市可借鑒大氣污染治理的網格化管理模式,分片管理,設立監測點位,納入常規監測體系,總體把握轄區土壤環境質量狀況。

      四是嚴控已污染土壤,減輕對人體的危害。在人群與土壤直接接觸較多的地方(如公園),建議進行土壤重金屬污染的檢測與評價。對重金屬污染的土壤進行相應的治理,植樹種草,減少直接暴露;對污染嚴重的土壤進行表土填埋或移除,減少兒童與重金屬污染土壤的直接接觸。

      此外,有關部門還應加強土壤與環境質量的宣傳與科普工作,增強人民群眾對土壤污染的嚴重性和危害性的認識,從而進一步提高全民生態環保意識。

    相關文章

    生態環境部:關于促進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綠色低碳修復的指導意見

    為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推進綠色低碳發展、持續深入打好凈土保衛戰的決策部署,積極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堅持問題導向、因地制宜、系統治理,綜合運用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兩種手段,......

    華測檢測:深耕土壤檢測多年具有完備的土壤污染檢測能力

    有投資者在投資者互動平臺提問:請問貴公司能否進行土壤有毒物質檢測?華測檢測11月13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在土壤檢測領域深耕多年,具有完備的土壤污染檢測能力。同時,自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工作開展以......

    聚焦耕地保護,加強土壤污染防治

    保護好耕地,事關國家糧食安全、生態安全,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中央財經委員會近日召開第二次會議,研究加強耕地保護和鹽堿地綜合改造利用等問題,提出要全力提升耕地質量,真正把耕地特別是永久基本農田建成適宜......

    預算報告:中央財政2023年污染防治資金這樣安排!

    3月6日,《關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2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摘要)》發布,其中提到,支持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落實財政支持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促進農業綠色發展,支持農作物......

    涉土壤/水/大氣污染防治這5項含質譜等檢測標準6月實施

    近日,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防治生態環境污染,改善生態環境......

    生態環境部:推薦先進固體廢物和土壤污染防治技術

    關于推薦先進固體廢物和土壤污染防治技術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廳(局),生態環境部有關單位,各國家環境保護工程技術中心和重點實驗室、全國性行業組織及有關單位:為深入貫徹黨的......

    朱利中:如何打贏凈土保衛戰

    朱利中,中國工程院院士,環境工程專家,長期從事土壤污染物相關研究,帶領團隊解決了土壤修復的關鍵技術難題,構建了復雜有機污染場地土壤協同修復的技術體系,提升了我國污染土壤修復的技術水平,先后獲得國家科技......

    最高罰200萬!北京出臺土壤污染防治條例,明年1月施行

    近日,北京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三次會議通過《北京市土壤污染防治條例》,為加強北京市土壤生態環境保護、守住土壤環境安全底線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條例》共六章五十七條,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北京市......

    珠海:加強土壤污染防治,杜絕非法傾倒固體廢物

    各區政府(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自2020年底以來,珠海市發生多起非法傾倒填埋固體廢物事件,傾倒填埋的固體廢物數量巨大,因清理處置難度非常大,已造成巨額的經濟損失和嚴重的生態環境損害。為......

    環境中的土壤污染及檢測手段研究

    環境污染問題已經受到國內外普遍關注。本文擬對環境污染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檢測技術的分析,為我國的環境檢測技術發展提供借鑒,從檢測做起,積極落實環境保護工作。1土壤的相關污染類型概述土壤環境的污染源......

    人体艺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