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在第五屆世界聲博會暨2022科大訊飛1024全球開發者節開幕式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分享了關于量子計算未來15年的發展潛力與計劃,“我們希望在未來5年實現量子糾纏,然后完成數百個乃至數千個量子比特的相干操縱,以解決量子化學、新材料設計和優化算法里的一些問題。同時我們希望能夠通過10至15年的努力,實現在密碼分析和大數分解等方面的應用。”
在現場,潘建偉分析了一組數據對比。在1943年首臺計算機創建后,每秒鐘大概能計算5000次。當時IBM的總裁預測,這樣強大的計算機全球只需要5臺就足夠了。但到了2010年,智能手機每秒可以處理的計算達到15萬億次。也就是說1943年的計算機,現在每個人手上都有幾十億臺。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對數據的需求,對計算能力的需求是處于急速增長中的。”潘建偉說,發展計算能力一般是通過加強晶體管的集成度,目前晶體管的尺寸已經達到4個納米,在未來不到10年的時間里,它可能就會達到亞納米尺寸。這個時候量子效應就會開始發生作用。
這意味著什么?潘建偉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如果說要分解300萬大數據,用目前萬億次的經典計算機大概需要15萬年,用量子計算機只需要一秒鐘。
量子計算為什么這么強大?潘建偉解釋說,量子計算的能力隨著糾纏粒子的數目增加而指數增長。在經典世界里,手機和電腦中的比特處于0或1的狀態,但量子系統里就可以處于0+1,當有50個比特,在傳統計算機里,只能處于2的50次方個狀態中的某一個。到了量子世界,它就可以處于2的50次方種狀態的相干疊加。
前景聽起來非常光明,這樣的量子計算機什么時候能造出來?
潘建偉說道,其實量子計算的概念在上世紀80年代就被提出來,經過科學家將近40多年的努力,才達到了第一階段。因為這個路太長,所以整個領域的專家把量子計算的發展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目標是實現50個粒子左右的相干操縱。“一旦達到45個粒子,它的計算能力就跟目前世界上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差不多。一旦達到100個粒子,它就是目前全球計算能力總和的100萬倍。”潘建偉說。
目前,在某些特定計算上,針對若干問題,比如玻色取樣組合優化,計算能力能夠超過現在的超級計算機。“這已經在這一兩年順利完成了。”潘建偉說。
那科學家目前在做什么?因為量子計算特別容易出錯,所以必須找到某種手段讓計算過程中不發生錯誤,這個手段就是量子糾纏,能確保計算中發生的錯誤在計算過程中消除。潘建偉目前正在做的就是這件事,他和他的團隊希望能夠通過4至5年的時間完成。
在完成這個目標之后,如果能夠操縱數百個乃至數千個量子比特,就可以構建專用量子計算機,這在某些方面具有重大的科學意義,即解決目前超級計算機完全沒辦法求解的物理問題、化學問題、醫學問題。潘建偉繼續說道,“通過10至15年的努力,我們在糾錯順利完成的基礎之上,希望能夠構建通用量子計算機。”
在演講的最后,潘建偉總結稱,“未來盡管離我們還稍稍有點遠,但正在以非常快的速度向我們走來。”
今天,2023世界制造業大會在安徽合肥開幕。大會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務院國資委、安徽省人民政府等主辦。本次大會一共有7個展館,8萬平方米,參展企業數量、展覽面積雙雙創下歷屆之最,參展企業帶來的展品涵蓋......
19日從安徽省量子計算工程研究中心獲悉,國產量子計算機操作系統本源司南PilotOS客戶端正式上線,用戶可以直接進行本地量子計算編程,不需要聯網使用,實現用戶對量子計算軟件服務“打開即用”,助力量子計......
量子計算機似乎“天生”易出錯,周圍環境微小的擾動,如溫度、壓力或磁場變化,都會破壞它們脆弱的計算基礎——量子比特。美國芝加哥大學普利茲克分子工程學院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方法,可持續監測量子系統周圍的噪......
密碼是我們每個人幾乎天天都會用到的東西,但大多數人可能對其知之甚少。根據我國法律規定,不屬于國家秘密的信息,都由“商用密碼”來守護。換句話說,普通人、法人和一般組織使用的密碼都是商用密碼。個人使用的手......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徐飛虎等與上海微系統所、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哈爾濱工業大學等單位的科研人員合作,通過發展高保真度集成光子學量子態調控、高計數率超導單光子探測等關鍵技術,首次在國際上實現百兆比特......
近日公布的2023年第一批安徽省首版次軟件擬評定名單,本源量子ChemiQ量子計算化學應用系統V1.0成功入選。本源量子計算化學軟件ChemiQ。受訪者供圖據悉,首版次軟件是指企業自主開發或者合作開發......
翟中和院士訃告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著名細胞生物學家,杰出的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翟中和先生,因病醫治無效,于2023年2月10日14點4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翟中和先生1930年8......
美英科學家合作發明了一種可擴展的新型模擬量子計算機,有望用于解決現有最強大的數字超級計算機也無法解決的物理學前沿難題,例如幫助科學家更好地理解超導性,最終找到在室溫下具有超導性的材料。相關研究刊發于最......
1月29日,記者從安徽省量子計算工程研究中心獲悉,孵化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量子計算創企“本源量子”近日已與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牽手合作,共同開展金融欺詐等領域量子金融算法的研究與落地。據介紹,這是國產......
據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網站消息,我國著名化學家、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院長、中國共產黨員錢逸泰同志,因病于2023年1月14日11時50分在合肥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