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caaaa"><source id="caaaa"></source></table>
  • <td id="caaaa"><rt id="caaaa"></rt></td>
  • <table id="caaaa"></table><noscript id="caaaa"><kbd id="caaaa"></kbd></noscript>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 <noscript id="caaaa"></noscript>
  •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td id="caaaa"></td>
  • 發布時間:2010-08-26 09:21 原文鏈接: 垃圾越少越好政策鼓勵減少才是上策

      垃圾越來越多了,多到什么程度?一位攝影師用一年半時間,走遍北京周邊數百個垃圾堆積場,拍了幾百張照片,并把每個垃圾場的位置標注在地圖上,顯示京城已被垃圾場包圍。這些圖片觸目驚心,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怎么有那么多的垃圾?

      垃圾多了好還是少了好?思維正常的人肯定會說少了好。可是,生活中的一些做法,卻給出相反的答案。

      前不久,江蘇南通的一個大學生村官向媒體講了一件事。說是最近鎮里出了環境整治新政策,按每人每天產生8兩垃圾為準,計算出每個村每月應有多少垃圾。各村送到中轉站的垃圾必須達到計算的重量。少送了,公開批評;連續兩次不達標,就要扣分。上月評比,他們村倒數第一,村干部緊急召開會議商量辦法,最后決定花錢買垃圾,還得送給中轉站稱重量的人兩條煙,請他多報點數。

      這個故事有點黑色幽默的味道。本來是減少垃圾、消除垃圾的環境整治,卻被異化為垃圾夠多才達標,逼得人花錢買垃圾、弄虛作假。顯然,讓事情完全變味的,是那個垃圾定量考核的辦法。定量考核沒有錯,但考核的方向錯了,應該是鼓勵減少垃圾,而不是鼓勵垃圾越多越好。

      對待垃圾處理,國際社會的共識是減量化、再回收、再利用,這也是循環經濟的原則。減量化,是從源頭上減少垃圾,消費得少,垃圾自然就少。然而,源頭減量只是一種理想,在現實中經濟發展需靠消費拉動,源頭減量不能強制,只能用宣傳教育和激勵機制來引導。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人們消費能力提高,消費的東西越多,產生的垃圾越多。生產垃圾、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醫療垃圾等種種垃圾,許多并非無用之物。所謂“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通過分類、回收、再利用,剩下的才是真正的垃圾,剩的垃圾越少,處理起來無論是填埋、焚燒,遇到經濟、社會各方面的麻煩越少。

      做不到從源頭上減少垃圾總量,則退而求其次,通過中間環節減少垃圾量,所有與之相關的制度、辦法、技術路線,鼓勵減少才是上策。

      就拿生活垃圾來說。在城市,人們拎著混裝在塑料袋中的生活垃圾出門,往小區的垃圾桶里一扔了事。到了農村,且不說許多村仍然是垃圾遍地,就是做到了戶分類、村收集、鎮運輸、區處理,也沒幾個人關心這些垃圾最終去了哪里。如果制度設計沖淡了垃圾越少越好的概念,人們就不會想著少產生一點垃圾,不會去認真分類,不會想著如何利用。對待其他垃圾又何嘗不是這樣。

      目前,國內外普遍采用填埋或焚燒的辦法處理“最后的垃圾”,實在是不得已而為之。填埋產生占地、臭味、有害物質滲漏污染等問題,焚燒存在二惡英污染隱患,填埋場、焚燒廠挨著誰,誰都不樂意。面對這樣的困局,難道不應該在全社會大力倡導生產、消費各個環節的垃圾減量嗎?垃圾還是越少越好。

    相關文章

    誰在產生電子垃圾?全球一年產生5740萬噸電子廢棄物

    近日,根據國內有關媒體報道。,目前全球范圍內每年產生的電子廢棄物總計達到了驚人的5740萬噸,而在這其中僅有17.4%的電子廢棄物被妥善回收再利用。在這種情況下,為了有效緩解電子廢棄物對環境造成的威脅......

    這里垃圾堆積成山,廢棄衣物200年才能降解

    據央視財經報道,位于南美洲西海岸的阿塔卡馬沙漠素有世界“干極”之稱,以其獨特的氣候條件聞名世界。不過,阿塔卡馬沙漠在智利境內的部分區域卻飽受垃圾的困擾,當地生態環境變得更加脆弱。CFF20LXzkOy......

    形勢嚴峻!北太平洋垃圾帶漁具污染嚴重

        海洋清理組織的塑料研究,對001B系統在太平洋垃圾帶捕獲的物品進行分析,根據語言和國家代碼來尋找關于來源的線索。圖片來自海洋清理組織 &nbs......

    告別“埋埋埋”?氣化細渣有望資源化利用

    中科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循環流化床實驗室針對煤化工中難以處置的固體廢棄物——氣化細渣開展系統研究,提出了氣化細渣熔融資源化利用的技術路線,目前已完成千噸級/年中試試驗研究,即將開展工程應用。煤氣化是煤化......

    疫情下暴增5倍的醫療垃圾去哪了?

    口罩、防護服、棉簽、針頭、注射器……這些來自醫院、方艙、隔離點和核酸檢測點的醫療廢棄物,只用了不到三個月的疫情,就幾乎超過了過去一整年的產量。5月24日上海疫情新聞發布會上透露:自3月1日以來,上海已......

    飛灰顆粒物中鐵同位素檢測有方法了

    近日,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博士后李銳與唐明金研究員等人對比分析了煤飛灰、垃圾焚燒飛灰與沙塵顆粒物中鐵(Fe)元素的含量、可溶性、存在形態及同位素組成。相關研究在線發表于《整體環境科學》(Sci......

    世界最大的垃圾場就在我們頭頂

    空間碎片是人類航天活動的產物。空間碎片的定義非常嚴格,是指地球軌道上或再入大氣層的一切已失效人造物體,包括其碎塊或部件,俗稱“太空垃圾”。空間碎片的構成主要包括:失效航天器、火箭殘骸、操作性碎片、解體......

    廚余垃圾可轉化為可充電電池

    蘋果核、谷粒和核桃殼有什么共同點?它們有朝一日可用于為數據中心供電。隨著世界致力于以經濟和環保的方式為這些設備供電,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的兩名研究人員正在研究如何將食物垃圾及其相關生物質轉化為可充電電池。......

    解決海洋垃圾,勢在必行

    從珠穆朗瑪峰頂到南極洲的偏遠角落,到處都有塑料的身影。每年,數百萬噸的廢棄塑料被沖進海洋。有些漂浮在巨大的海洋垃圾帶里,有些則沉到了海底,甚至出現在深海海溝中甲殼類動物的腸子里。根據聯合國近日發表的一......

    一文介紹上海垃圾精細化分類情況

    分類覆蓋質量穩步提升“整區域”推進模式全面實施。在去年長寧等6個區實現“整區域覆蓋”的基礎上,今年全面推動“全市整區域覆蓋”。首批18個“示范街鎮”創建成功,2019年度創建工作全面啟動。分類實效快速......

    人体艺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