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華盛頓大學資深研究員王阿蓮博士,日前率領研究團隊在休斯敦國際月球及行星科學大會(International Lunarand Planetary Science Conference)上,發表有關火星硫酸鹽,月球礦物學及光譜學等六項最新研究成果。
華裔科學家王阿蓮博士日前發表最新火星研究成果。(金能爾)
而由王阿蓮協助及審核的“登陸火星”中文版,也在今年1月,由中國宇航出版社出版,讓更多對火星研究有興趣的華人,得以隨著火星登陸車阿西娜等,一探火星的真面目。
目前在圣路易華盛頓大學擔任研究員的王阿蓮及其研究團隊曾負責火星登陸車“精神號”和“機遇號”從火星傳回的照片及資料。2007年1月,王阿蓮被歐洲航天局聘為歐洲火星探測車科研載荷項目科學家,同時也被選為美國航空航天局科學家團隊成員,與歐洲航天局的“地外火星”探測項目,進行合作研究。
美國航空航天局火星登陸車項目首席科學家史蒂夫·斯奎爾思 (Steve Squyres) 博士所撰寫的“登陸火星”中文版,在王阿蓮協助及審核下,今年1月已經由中國宇航出版社正式出版。
這本書是有關于美國“阿西娜”火星探險計劃、“精神號”和“機遇號”登陸車的研制、組裝、發射和著陸整個過程,以及前90天火星探測過程的紀實回憶錄。
7月27日-8月2日,第28屆國際拉曼光譜學大會(XXVIIIICORS)在意大利羅馬舉行。會上頒發“拉曼終身成就獎(RamanLifetimeAward)”。中國科學院院士、我院田中群教授獲此殊榮。......
硫酸鹽是大氣細顆粒物(PM2.5)的主要成分,對全球氣候變化、區域空氣質量和人類健康具有重要影響。目前全球和區域大氣模式未能準確模擬硫酸鹽的觀測結果,表明大氣中存在硫酸鹽的未知生成機制。中國科學院生態......
稻田干濕交替的環境驅動了土壤一系列的氧化還原反應。有研究表明水分和硫酸鹽對土壤As活性與水稻As積累具有顯著影響,但關于水分耦合硫酸鹽對土壤-水稻系統中As遷移積累的作用和機制尚不明確。中國科學院亞熱......
第二?屆北京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暨展覽會(BCEIA2023)將于2023年9月6-8日,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順義館)舉辦。BCEIA展覽會作為展示國際新技術、新儀器、新設備的窗口一直以來受到國內......
近日,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了解到,該校李夢涵博士以高精度硫同位素分析為主要手段,對澳大利亞悉尼盆地的二疊—三疊紀地層進行了系統研究,提出西伯利亞大火成巖省噴發產生的硫酸鹽氣溶膠在全球范圍內的擴散和沉......
除另有規定外,取各品種項下規定量的供試品,加水溶解使成約40ml(溶液如顯堿性,可滴加鹽酸使成中性);溶液如不澄清,應濾過;置50ml納氏比色管中,加稀鹽酸2ml,搖勻,即得供試品溶液。另取該品種項下......
在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未來先進核裂變能-ADS嬗變系統”先進核能系統中,激光誘導擊穿光譜(LIBS)技術可以實現各功能環節核燃料的原位實時定量檢測。近代物理所科研人員等利用自主搭建的顆粒LIBS......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深海極端環境模擬研究實驗室研究員周義明與博士后萬野,在EarthandPlanetaryScienacceLetters上,發表了研究論文Roleofsulfate......
氫是宇宙中最常見、最基礎的元素,但其質子電荷半徑大小仍是未解之謎。德國科學家在最新一期《科學》雜志撰文指出,他們利用高精度頻梳技術,在高分辨率氫光譜中激發氫原子,首次將量子動力......
“七彩光譜萬象更新”主題系列—訪中國農業大學閔順耕教授 眾望所盼,在經歷疫情被迫延期后,第21屆全國分子光譜學術會議暨2020年光譜學會將于2020年10月30日-11月2日在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