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caaaa"><source id="caaaa"></source></table>
  • <td id="caaaa"><rt id="caaaa"></rt></td>
  • <table id="caaaa"></table><noscript id="caaaa"><kbd id="caaaa"></kbd></noscript>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 <noscript id="caaaa"></noscript>
  •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td id="caaaa"></td>
  • 發布時間:2009-09-29 06:14 原文鏈接: 我國重金屬污染治理方案已經初步完成

      節能減排有成就 懲治重金屬污染正在制定方案

      中廣網北京9月27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國慶新聞中心9月27日上午舉行主題為“中國節能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的新聞發布會。

      今天出席發布會的是國家發展改革委的副主任謝振華,以及國家環境保護部的副部長張力軍。介紹節能減排、環境保護和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方面,與會嘉賓介紹到,在十一五以來,我們國家的污染減排工作應該說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比如說看一些指標,113個環保重點城市的空氣優良天數比例已經是達到了91.3%,這個數字比05年同期提高了8.2個百分點,二氧化硫的平均濃度比05年同期下降了1/3。

      這些污染減排成績取得主要是得益于,一是加強了制度建設,強化了責任追究。二是制定一批污染減排的經濟政策,對于很多減排措施都是超計劃的完成了,比如我國累計關停小火電機組已經是5407萬千瓦,已經提前一年半完成了關閉5千萬千瓦的任務,淘汰落后造紙的產能500多萬噸,全國燃煤脫硫機組,綜合脫硫效率由05年的50%提高到08年80%。

      當前節能減排、環境保護的形勢還是不容樂觀的,結構性的矛盾仍舊突出,例如第二產業占國民經濟的比重不降反升,兩高行業增長比較快。有《光明日報》記者問到,今年以來,發生幾起重金屬的污染事件,為了從根本上解決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應該做哪些工作?

      環境保護部的副部長張力軍說,主要做兩方面的工作,第一是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對重金屬污染物的排放企業的專項檢查,把它們列入到今年國務院九個部委開展的打擊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的專項行動中,通過專項行動對符合產業政策、排放超標的、有環境污染隱患的企業停產或者限期治理。

      第二是會同國務院八個部門正在制定全國重金屬污染防治的綜合整治方案,方案的主要內容就是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提高環境準入門檻,加大責任追究的力度,盡快建立起排放重金屬污染的長效管理機制和全防全控的監控體系。

     

      我國重金屬污染治理方案呼之欲出

      在“中國節能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的新聞發布會上,環保部副部長張力軍透露,我國重金屬污染治理方案呼之欲出。

      如何從根本上解決重金屬污染對環境和人體健康的影響,是社會各界最為關注的焦點。張力軍介紹,環保部已經會同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衛生部等部門,制定了《重金屬污染綜合整治實施方案》,該方案將對開展重金屬污染防治執法大檢查活動有詳細規定,特別是對汞、鉻、鎘、鉛和類金屬砷等污染進行整治。據介紹,該方案已經初步完成,其主要內容是要加大產業結構的調整力度,進一步提高環境的準入門檻,加強企業污染的治理,落實治污責任,并加大責任追究力度。

      近期我國陜西、湖南等地陸續發生重大重金屬污染事件,給當地的環境和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都造成了較大的影響,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張力軍透露,這幾起重金屬污染事件均已經得到妥善處置,目前正在進行責任追究。

     

    相關報道:

      環境保護部在國慶新聞中心舉辦的發布會上通報

      減排取得突破性進展

      張力軍回答了記者的有關提問

    來源:中國環境報

      國慶新聞中心今日舉行“中國節能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新聞發布會。會上,環境保護部通報了“十一五”以來污染減排工作的進展情況。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和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張力軍就中國節能減排、環境保護及應對氣候變化等方面的政策和舉措回答了中外記者提問。

      據通報,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國家先后出臺了一系列促進污染減排的環境經濟政策,制定并實施了污染減排的管理制度,加大了污染減排財政投入,治污工程建設取得跨越式進展,淘汰落后產能超額完成“十一五”計劃。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形勢下環保工作面臨的嚴峻形勢,環境保護部及時提出和堅持污染減排“目標不變、要求不降、力度不減”的原則,要求各地強化責任考核,完善政策機制,加大資金投入,加強綜合協調,促使各項減排措施落到實處。2006年~2008年,我國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累計完成“十一五”減排任務的66.1%和89.5%,實現任務完成進度趕上時間進度。2009年上半年,兩項指標同比又分別下降2.46%和5.4%,保持了持續下降勢頭。減排的成果得到了環境質量改善的有效印證。2009年上半年,全國地表水國控斷面水體高錳酸鹽平均濃度為5.3mg/L,比2005年同期(8.0mg/L)下降1/3;113個環保重點城市空氣中二氧化硫平均濃度為0.045mg/Nm3,比2005年同期(0.070mg/L)下降1/3;全國地表水國控斷面Ⅰ~Ⅲ類水質比例為55.8%,比2005年同期提高15.3%;113個環保重點城市空氣優良天數比例為91.3%,比2005年同期提高8.2%。

      據通報,污染減排成績的取得,主要得益于以下3個方面:一是加強制度建設,強化責任追究。黨中央、國務院明確要求把節能減排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國務院成立了以溫家寶總理為組長的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環境保護部以污染減排為抓手,逐步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減排考核、監測、統計、核查、調度、直報、備案、預警和信息公開制度。環境保護部聯合有關部門每半年發布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五大電力集團主要污染物減排考核結果公報。嚴格的考核問責在各級政府和全社會引起了強烈反響,地方各級政府進一步轉變觀念,完善減排機制體制,創造性地開展減排工作。二是制定促進污染減排的經濟政策,強力推動減排工程建設和運營。環境保護部先后會同有關部門頒布實施了《節能環保發電調度辦法(試行)》、《燃煤發電機組脫硫設施運行及電價管理辦法》、《中央財政主要污染物減排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一些地方也紛紛出臺激勵政策,有力地推動了減排措施的落實。三是污染減排措施全面超計劃完成。截至2009年6月底,全國新增城市污水處理能力近4000萬噸/日,占“十一五”計劃要求新增處理能力的90%,江蘇、浙江、河南等省已實現縣縣建成污水處理廠;全國新增燃煤脫硫機組1204臺、總裝機容量4.12億千瓦。脫硫機組裝機容量占全部火電機組的比重由2005年的12%提高到現在的66%。

      全國累計關停小火電機組5407萬千瓦,已提前一年半完成關閉5000萬千瓦的任務;分別淘汰水泥、煉鐵、煉鋼、煉焦等落后產能1.4億噸、6059萬噸、4347萬噸和6445萬噸,浙江和河南兩省已全部淘汰水泥立窯生產線;淘汰落后造紙產能500多萬噸,占要求關閉650萬噸任務的80%。國控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實現了對85%的國控重點企業的監控;全國燃煤脫硫機組綜合脫硫效率由2005年的50%提高到2008年的80%。

      據通報,“十一五”還有一年多的時間,環境保護部將全面落實國務院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重點抓好四個方面工作:一是強化減排目標責任考核,二是繼續加快推進工程減排、結構減排和監管減排;三是推行排污權交易和生態補償試點;四是加強環境監督執法,保障減排工程切實發揮作用。

      發布會上,張力軍還回答了中外記者的提問。有記者問,近期中國連續發生重金屬污染事件,在社會各界引起了很大反響,環保部門如何對事件進行處置,下一步將采取哪些預防措施?張力軍表示,事件發生之后,環境保護部立即派遣了前方工作組深入現場,協助并指導地方政府開展污染防治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組織地方環保部門迅速排查確定污染源,督辦企業停產治理,切斷污染源排放。二是加大環境監測力度,并根據監測的結果來劃定受污染范圍。三是公開發布信息,保障人民群眾對環境的知情權。四是進行責任追究,督辦地方政府對肇事的責任單位和責任人進行責任追究。為從根本上解決重金屬污染問題,環境保護部最近在做兩方面的工作:第一,部署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對重金屬污染物排放企業的專項檢查,并列入今年國務院九個部委開展的“打擊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的專項行動中;第二,會同國務院八個部門正在制定全國重金屬污染防治綜合整治方案,力求盡快建立起重金屬污染排放的長效管理機制,建立起全防全控的監控體系。

      有記者針對垃圾焚燒可能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和未來中國將會選擇的垃圾處理方式提出問題。對此,張力軍介紹說,垃圾焚燒減量化、資源化效果顯著,在歐洲、美國得到普遍應用,但若控制不好會產生二惡英等污染物。垃圾填埋的最大優勢是它的處理成本相對較低,但同時,也會產生惡臭、排放甲烷氣和垃圾滲濾液等諸多環境污染問題。目前,垃圾處理等方式無論是焚燒還是填埋,我國都有相關的標準和規范要求。每個城市選擇何種處理方式必須因地制宜。

      針對香港媒體記者關注的珠三角區域污染防控問題,張力軍介紹說,珠三角地區包括香港、廣東、澳門,這一區域的空氣污染已經形成了明確的區域特征性污染。為了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環境保護部會同廣東省政府及有關部門正在積極采取措施。一是要完善珠三角大氣污染防治協調機制;二是要強化科技先導作用;三是進一步加大工業污染治理和機動車污染治理力度,推動加油站的污染治理。

    相關文章

    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赴廣西壯族自治區專題調研重金屬污染防治工作

    5月10日至11日,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赴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百色市、崇左市調研重金屬污染防治工作,在南寧市主持召開座談會并講話,推動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尾......

    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陳剛調研時強調堅決不要造成生態環境污染的GDP

    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陳剛赴河池市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實地督導檢查生態環境保護問題整改工作。他強調,全力抓好涉重金屬環境風險排查整治,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問題整改,堅決不要造成生態環境污染的GDP,厚......

    復旦大學等機構研究揭示中國PM2.5污染致病負擔30年變化與區域差異

    近期,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闞海東教授課題組聯合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周脈耕研究員團隊聯合開展了一項全國性研究,基于2021年全球疾病負擔研究數據庫,對我國各省在1990至20......

    江蘇召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指揮部視頻會議

    日前,江蘇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指揮部視頻會議召開。江蘇省省長許昆林要求,要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力度謀劃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堅持以高水平保護支撐高質量發展的工作導向,堅持在美麗中國先行區建......

    水安全保障與減污降碳的協同治理有新策略

    近日,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校區智能學部生態環境學院教授王旭團隊在城市水循環模擬與評估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在《自然—通訊》上發表。研究團隊以新污染物為對象,開創性提出以“水-環境-健康協同效益”......

    隱形殺手:建筑用鎳砂中的重金屬污染與健康威脅

    近日,山東省臨沂市莒南縣鑫海科技公司產生的鎳渣問題引起了公眾的廣泛關注。該公司每天產生數千噸經過熱處理的鎳渣,部分被運往江蘇省連云港市,并在當地被加工成鎳砂,用于混凝土生產。這一做法引發了對建筑安全和......

    公開征求國標《粒子加速器輻射安全與防護規定(二次征求意見稿)》意見

    關于再次公開征求國家標準《粒子加速器輻射安全與防護規定(二次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和《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規范粒子加速器的輻射安全與防......

    華南植物園在重金屬毒性調控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環境中的有毒金屬通過各種途徑進入食物鏈,并可能對人體造成多種危害,例如鎘過量攝入引起骨脆性或腎損傷,鉛會導致腎、腦中毒(神經膠質瘤)等。某些特定膳食補充劑(維生素族、抗氧化劑、礦質元素)具有緩解重金屬......

    重金屬毒性調控研究獲進展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海岸帶生態系統過程與環境健康組博士生孫碩、碩士生陳香華等人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聯合資助下,在重金屬毒性調控研究方向上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近日分別在線發表于《......

    抗生素的污染現狀與管理策略,看這篇就夠了

    標題:Reviewonantibioticpollutiondynamics:insightstooccurrence,environmentalbehaviour,ecotoxicity,andma......

    人体艺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