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一次門診,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教授段鐘平遇到了三個丙肝患者。經診斷顯示,其中兩人為肝硬化,一人則為肝癌。
雖然經常碰到這樣的事情,段鐘平依然很痛心。
在我國,丙型肝炎的標準療法是利巴韋林加干擾素,這兩種都是抗病毒藥物。“丙肝其實很容易治好,只要發現及時,好好用藥,50%以上人的病情都可以得到控制,甚至痊愈。”段鐘平說。
然而,事實是,很多丙肝患者,一經發現,就已經到了非常嚴重的程度:肝硬化或者肝癌。“丙肝從預防到診斷到治療,整個過程都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段鐘平說。
丙肝危害被低估
到現在為止,國內還沒有針對丙肝開展過全國流行病學的調查。
有調查研究表明,我國丙型肝炎感染率大概在1%左右。也就是說,全國有接近1300萬的慢性感染患者。不過,這些都是一些小樣本的調研,且不是專門為丙型肝炎的流行病學調查而開展的。
前段時間,段鐘平主持了一項關于我國丙肝治療經濟負擔的調查研究,結果顯示,如果一個慢性丙肝病人不接受治療的話,15%~30%的人會得肝硬化,而5%~10%的肝硬化患者會變成肝癌。
2013年度全國法定傳染病報告發病、死亡統計顯示,與2012年相比,丙肝的死亡率增加了41.25%。
其實,丙肝的預防很容易,其傳播途徑不外乎輸血、母嬰傳播、靜脈吸毒及性行為。
而現在,“基本的家底都沒有摸清,預防、診斷和治療的效果更難以保證。”段鐘平說,對于丙肝不管是從診斷,還是預防和治療上,國家給予的重視程度都不夠。“有些既有的診斷,也很不規范。”
事實上,2007年,丙肝的應對曾面臨一個契機。當時,歐洲學術界和患者組織積極促請歐盟,將丙肝列入最危險的傳染病名單,并設立肝炎防治專項計劃,中國也曾打算開展丙肝普查工作。
不過,由于認識的問題,機遇最終失之交臂。中國疾控中心的一名專家表示,丙肝所帶來的危害性被低估了。
“炒新是政績”
被忽視的不只是丙肝。
布魯氏菌病,是一種人畜共患的傳染變態反應性疾病。20世紀50~60年代在我國有較重流行。不過,由于政府采取措施加強疫情監測等,至90年代初其感染率下降到0.3%,發病率也只有0.02/10萬。
然而,進入2000年以來,布魯氏菌病疫情強勢走高,每年的報告發病人數逐年上升。以寧夏為例,其發病率已經由2004年的0.02/10萬人上升到2013年的13.95/10萬人。
而面對布魯氏菌病再次復燃的勢頭,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所一位不愿具名的專家表示,隨著一些新型傳染病的暴發或出現,部分常見的、多發的、傳統的傳染病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故而愈演愈烈。
而分析其原因,該專家使用了一個詞——“炒新”。“炒新能獲得重視,吸引注意力,是政績。”
而事實上,這些傳染病有著相當大的人口基數,所造成的嚴重后果也是無法衡量的。有的地區,病發率甚至已經不好控制。
今年廣東省暴發的登革熱也是一個很好的例證。廣東全省累計報告登革熱病例超過4萬例,創10年來最高。
“登革熱的發生是常規的,暴發機理很明確,需要常年采取應對措施,卻沒有人去落實。”有專家告訴記者,登革熱的抗原有激活作用,如果二次感染,治療很不容易。
此外,幾位專家都指出,直到上世紀90年代,我國政府都一直在努力開展群眾愛國衛生運動,從日常生活中關注傳染病的預防,但是,現在類似的舉動已經很難再看見。
科學積累亟須增加
“對于常規的、多發的傳染病,我們在應對技術和方法上已經有所儲備,所以投入更多的精力、物力等到新發傳染病的研究,并沒有問題。”中科院廣州分院副院長、微生物與分子生物學專家郭俊說。
不過,對于常規的傳染病,郭俊表示,也必須要加強重視。在他看來,應對傳染病,關鍵不是看它是新生還是既有的,而是要關注其在社會和人群中傳播的程度,只要達到一定程度,就要加強預防,并及時切斷其傳播鏈,而這需要加強監控的力度。
常規傳染病威脅持續存在,新發傳染病又不斷出現,我國面臨來自傳統傳染病和新發傳染病的雙重壓力。為此,相關的傳染病監控和預防體系也在不斷完善中。
不過,在專家們看來,在基層和相對比較貧困的地區,體系建設還有相當大的完善空間。
上述中國疾控中心工作人員表示,必須要提高該體系的早期預警能力,讓其能夠早期發現疾病的流行以及暴發、流行的信號。
“要提高其覆蓋面,做到橫向到邊、縱向到底。”郭俊說,健全的科學體系、醫療體系、疾病預防體系和知識傳播體系是應對傳染病的基本支撐平臺。
而其中,更多的科學積累是必需的。郭俊說,對常規的既有的傳染病要加強監測,更新技術儲備;與此同時,也要建設高水平的研究平臺和研究隊伍,使得新發傳染病能夠追溯到病原,以便作出及時的分析和判斷,更好地加強對傳染病的控制。
按照中國疾控中心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和大興調查研究的部署要求,5月至7月期間,李群副主任帶隊先后赴浙江、山東、上海等地專題調研智慧化預警多點觸發機制、多渠道監測預警等早期監......
海關總署物資裝備采購中心就“大連海關2023年口岸傳染病快速檢測設備采購項目”進行國內公開招標采購,現邀請符合資格條件的投標人前來投標。本項目招標活動將嚴格落實節約能源、保護環境、扶持不發達地區和少數......
意向公示遼陽市傳染病醫院2023年4(至)8月政府采購意向為便于供應商及時了解政府采購信息,根據《財政部關于開展政府采購意向公開工作的通知》(財庫〔2020〕10號)等有關規定,現將遼陽市傳染病醫院2......
近日,隨著“二陽”的陸續出現,新冠感染相關話題再次引發關注。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的疫情周報顯示,2023年第17周(4月24日-30日)以來,新冠感染連續兩周超越流感,重返法定傳染病病種排名第一......
由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NIAID)疫苗研究中心(VRC)的研究人員開發的一種實驗性通用流感疫苗的臨床試驗已經開始在北卡羅來納州達勒姆的杜克大學招募志愿者。這項1期試驗將測試被稱為H1ssF-3......
丙通沙通用名為索磷布韋維帕他韋片,副作用有頭痛、惡心、疲勞、皮疹、心動過緩等索磷布韋維帕他韋片的主要成分包括索磷布韋和維帕他韋,用于治療成人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在臨床研究中,頭痛、疲勞和惡心、皮疹是......
近日,OxfordNanopore公司和BioMérieux宣布合作開發傳染病體外診斷(IVD)檢測。本次交易的財務條款沒有披露。該公司表示,他們正在研究將納米孔測序引入傳染病診斷市場的機會,初步合作......
在國家發改委等部門3月16日召開的專題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常昭瑞表示,我國已初步形成多渠道傳染病監測體系,有助于及時有效地掌握疫情走勢。常昭瑞介紹,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疾控局密切配合,加強......
近日,廣東省農業科學院動物衛生研究所(以下簡稱動衛所)聯合華南農業大學等單位在傳染病新型分子現場快速檢測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發表于SensorsandActuatorsB:Chemical。動衛......
近日,“瞰見未來”2023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新年論壇在線上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聞玉梅分享了以《新時代醫學的新內涵、新目標》為題的主旨演講。她表示,醫者的新征途是從單純治病擴大到推進人民健康,從關愛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