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caaaa"><source id="caaaa"></source></table>
  • <td id="caaaa"><rt id="caaaa"></rt></td>
  • <table id="caaaa"></table><noscript id="caaaa"><kbd id="caaaa"></kbd></noscript>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 <noscript id="caaaa"></noscript>
  •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td id="caaaa"></td>
  • 發布時間:2014-08-06 09:48 原文鏈接: 歐陽竹:30年致力于把“荒原”變“沃野”

      詩人西川說,荒涼窮盡了“荒涼”這個詞。

      中科院禹城試驗站站長歐陽竹第一眼見到禹城鹽堿地時就是這種感覺:“不能更荒涼”了。

      1983年從華南農業大學農學系畢業的歐陽竹,當時在工作上并沒有太多的選擇余地:“臨畢業時認為最理想的工作是能留在廣州某個政府部門或科研單位”。然而,事與愿違,身為廣東人的歐陽竹被分配到了中國科學院禹城試驗站工作。

      當時的禹城,有30多萬畝低洼、易澇、鹽漬化嚴重的洼地,學術界稱之為“河間淺平洼地”,這種土地類型在黃淮海平原具有代表性,遍地都是“地檁子、沙包子、堿窩子”。

      巨大的心理落差讓歐陽竹用了將近3年時間調整自己。終于,歐陽竹把禹城當成自己的家,吃住在農村,白天在田野工作,晚上在昏暗的燈光下整理試驗數據。

      與歐陽竹共事多年的中國科學院禹城綜合試驗站高級工程師王吉順說:“過去試驗站設備條件非常簡陋,住在荒郊野外,只能靠收音機獲取外界的信息。”

      歐陽竹對鹽堿地治理的興趣始自對“井灌井排旱澇堿綜合治理試驗區”工作的參與。這個項目由國家科委主導,當時的國家科委副主任范長江帶領國家科委和中科院所屬地理、地質等研究所的120多名科研人員,為解決黃淮海平原旱澇堿問題,來禹城調研。“頂級專家們的戰略思想讓我開闊眼界,受益匪淺”,歐陽竹說。

      在禹城的前10年,歐陽竹的工作基本就是鹽堿地改造,原來30多萬畝的鹽堿地現在還剩不到5萬畝的零星地塊。從2007年開始,歐陽竹和他的團隊開始在改良過的鹽堿地上搞現代農業。

      “我們提出的資源節約型現代農業就是使用節水、節能、節藥、節肥的新式農業耕作方式,且覆蓋有農業信息服務網,簡稱‘四節一網’。”歐陽竹說。

      針對以前大水漫灌的問題,歐陽竹團隊與地方水利部門合作,通過末級渠系改造、墑情監測、按方收費以及在農村成立用水者協會等方法,使農業灌溉用水節約30%以上;通過推廣小麥、玉米免耕播種和合作化統一作業,節約能源50%;通過在農田周邊搭配種植楊樹、紫穗槐、苜蓿等植物,增加生物多樣性,以及引進赤眼蜂等生物防治技術,減少病蟲害發生,正常年份可以完全不施農藥;通過推廣控釋肥、緩釋肥、長效肥等新型肥料,優化施肥技術,節肥15%以上。

      “四節一網”模式的現代農業目前已經推廣10余萬畝,而節水、節肥等單項技術推廣面積更遠遠大于這一數字。農業新技術的推廣應用,讓昔日的鹽堿荒灘變成了豐饒秀麗的沃野。自2008年起,禹城市連續7年實現了平均畝產過1000公斤,成為“噸糧市”。

      如今,中科院禹城試驗站又開始承擔國家重大科技支撐計劃“渤海糧倉”科技示范工程項目。歐陽竹和他的團隊的任務是,在山東項目區改造20萬畝濱海鹽堿荒地,改良100萬畝中輕度鹽堿地棉田改種糧食;推行1300萬畝的糧食增產計劃,到2020年,實現糧食增產30億斤。

      記者采訪時,歐陽竹一身戶外運動裝扮,兩鬢已生白發,長期艱苦的野外科技工作使他的皮膚有些黝黑。先后獲得過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等重大科技獎項的他依然樸實謙遜。30年的田野守望,其中的艱辛非常人能夠想象,歐陽竹坦承期間有過動搖,是老科學家的鼓勵讓他堅持下來,“只要你認為方向是對的,堅持下去,終會得到認可。”他說。

    相關文章

    農科講壇邀請谷曉峰講授農業生物制造創新發展與未來趨勢

    4月11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舉辦2025年第1期農科講壇,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作物耐逆性調控與改良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院重大任務局副局長谷曉峰研究員以“我國農業生物制造創新發展與未來趨勢”為題作......

    變廢為寶,新型碳基納米材料助力農業應用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副研究員高翔團隊聯合上海交通大學教授楊琛團隊,在《通訊-材料》上發表最新研究成果,團隊成功研發了一種以農業廢棄物生物質為原料合成的碳基納米材料——碳量子點(CDs),......

    農業、資源等行業,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批準發布一批重要國家標準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批準發布一批重要國家標準,涉及居家生活、育幼養老、農業生產、新興產業、資源利用等方面,將在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在居家生活方面,發布......

    農業農村部發布《全國農業科技創新重點領域(2024–2028年)》

    近日,農業農村部正式印發《全國農業科技創新重點領域(2024–2028年)》(以下簡稱《規劃》),明確了未來五年我國農業科技創新的重點方向和目標任務。《規劃》聚焦十大重點領域,旨在通過科技創新引領農業......

    協同治理:中國農業食物系統可持續轉型的關鍵路徑

    當代很多年輕人已經難以想象,整日饑寒交迫是什么樣的情景了。就在幾十年間,中國前所未有的經濟增長使數億人擺脫了貧困和饑餓,同時也重塑了農業食物系統。然而,我國農業食物系統的快速變化也對公共健康、生態環境......

    8項農業行業標準正式獲批發布

    近日,農業農村部印發《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公告第873號》,公布了330項經專家審定通過的農業行業標準,將于5月1日起實施。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科研人員主持制修訂的8項農業行業標準正......

    協同治理:中國農業食物系統可持續轉型的關鍵路徑

    當代很多年輕人已經難以想象,整日饑寒交迫是什么樣的情景了。就在幾十年間,中國前所未有的經濟增長使數億人擺脫了貧困和饑餓,同時也重塑了農業食物系統。然而,我國農業食物系統的快速變化也對公共健康、生態環境......

    新技術聚焦“以木代糧”農林牧復合模式

    近日,國家科學技術部“十四五”“畜禽新品種培育與現代牧場科技創新”重點專項“木本源新型蛋白飼料加工與高效轉化技術”項目現場觀摩與成果發布會在廣東省梅州市五華縣舉行。200多位專家學者、行業從業者參加會......

    國家標準委發布一批重要國家標準涉及農業、碳排等方面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批準發布一批重要國家標準,涉及安全生產、百姓消費、農業生產、碳排放核算等方面,將在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在安全生產方面,發布了防火門......

    南開大學微生物菌劑攻克大豆鹽堿地種植難題

    中新網天津10月11日電(孫玲玲劉峰奇)近日,南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喻其林教授帶領學生創業團隊“顆碩一號”成功研發出大豆增產抗逆人工微生物菌劑。據悉,該創新菌劑能夠顯著提高大豆對鹽堿地的適應性和抗逆性,......

    人体艺术视频